土狼的嗥叫

土狼遊走四方,現今在美國鄉村自我放逐。喜歡邊走邊寫邊拍。 愛美人愛山愛水愛人間情愁最愛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朋友圈的迷思

(2023-06-02 04:55:58) 下一個

朋友圈這個概念應該是從社交媒體流行以來得到了印證和推廣。在這之前,朋友間一般是“朋友”,“死黨”,“閨蜜”,“知己”這樣的分類。而沒有對“圈”這個字有特別的著墨。那時候的朋友基本上是點對點的,都是見過麵的現實中的朋友。那時候幾乎不存在虛擬的朋友,除了極少數的筆友關係可能未曾謀麵以外。

記得大概是從2003年開始玩QQ,一下子有了網上的個人空間,也聯係上了不少自高中畢業後就從未聯係的同學。當時的感覺是興奮的,有一種友誼重生的時光倒流的情景。我自幼比較內向,不善主動和人說話,就這樣一晃十年的中小學就過去了。離開大學的附中校園,一直都沒有參加中小學的同學聚會,那時這類的聚會也應該是有的,但我沒有被通知到,加上人在外省,自然無緣參與其中。另一個原因是,當時大家都年輕,想上班掙錢的忙著加班,想找男朋友女朋友的就膩在二人世界裏,多數人對中小學的朋友圈沒有太上心。

最先有email,後來又有了QQ,又有了微信,這下朋友圈這個概念一下子火了,至少對我而言。對多年不見的同學,同事,好友,要麽主動加別人,要麽是有邀請立馬接受。有一天一看,不善交際的我,竟然也有208個微信好友。當時一陣小激動,證明咱還是有朋友的嘛。

點對點聊天經曆還行,因為一問一答,禮尚往來。假如我連問三個問題,對方都不回應,而且還是幾個星期都不加解釋地忽略,那我也知道可能沒有什麽值得交流的,就不再主動發起聊天。但很快,我發現自己已經在幾個微信群裏:附小同學群;附中同學群;大學同學群;研究生同學群;留學生同學群。後來,在北美和海外的同學又增設了附小海外群,附中海外群,大學同學海外群。慕然間發現我竟然在好些群裏。再後來,又有了公司同事群,還有按照興趣建的群:摩托車騎友群;攝影發燒友群;射擊運動群;甚至還有趣味相投的男士群。

人數多的群,一般最早會發生三種情況:第一違規被封;第二人多意見雜,紛爭也多,退群的情況多;第三就是隻有不到5%的人還說話,其餘的群成員都忽略了群。所以說,人數太多的群,很難維持。群分裂從各占山頭開始,有影響力的幾位群成員會退出,再自立門戶,並且拉幾個關係好的人一起上梁山。粗略的看,假如一個群活躍的人數低於10%,這個群基本上就沒有什麽營養了,因為僵屍太多。

從學曆看,研究生的群最包容,因為大家見識比較多,加上成為同學的時候多數已經性格成熟,所以不太會起紛爭。最難整的就是小學群,然後就是中學群,主要是各種人都有,本來在校時可能連話都沒有說過,突然被拉進了一個朋友圈,尋找共同點的難度的確不小。這不是哪一方的錯,而是朋友圈的錯。因為在現實世界裏,今天社交App上同屬一個朋友圈的人幾乎不會成為朋友。

關於朋友,我很喜歡日語的發音,“同夢達契” (我按照近似的日語發音這樣譯成中文)。朋友最高境界的就是要有相同的理想,或是愛好,而且最好還有一種相守的不需要文字的契約。現在虛擬的朋友圈基本上不具備這樣的特征,甚至發展成為賺錢做生意的工具。人的一生,誌同道合的朋友不會很多,關係過密的更少,應該說能有5個就算是不虛此生吧。當然,我沒有包括親人和家庭成員,那種是血緣的關係,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

但比起微信的朋友圈,我更加謹慎推特和臉書那類不加限製的開放式朋友圈。比如臉書會推薦和我完全沒有交集的人作為朋友。這一類的社交媒體毒害更大,個人的隱私管理更為不易。比如在推特上,不認識的人搭訕的很多。開始我還是禮貌回應,很快發現幾乎都是騙子,連對App本身的信心都沒有了。

我最先退群的是國內的中小學群,因為人數太多,經常會出現針鋒相對的兩派。即使選擇消息免打擾,遲早還是要去劃一下那些未讀信息。看了信息,情緒不可能不受影響。最後就索性三十六計,走為上。

後來退了國內的大學同學群,理由大致相同。不久被好友又拉了回去,基本上不發言了。

海外的同學群,總體來說,針鋒相對的情況少一些。主要是大家都忙,也比較現實,缺了改天換地的大理想。但這些群一樣不能算是有活力的群,因為絕大多數人是沉默的。愛說話的和不愛說話的人在一個群,就像性格不合的在一起過日子一樣,挺難的。最後的情形就是,海外群基本都在,但很快就從超新星變成了白矮星,繼而成為黑洞,幾乎沒有回音的絕緣體。

這些現象不是哪個人對哪個人錯,是人性所致。本來不同的人,不相幹的人,對立的人,甚至敵對的人被拉進各種App成為朋友,這本身就是滑稽的事情。

有幾種虛擬世界裏的朋友比較有生命力。第一種是真正的朋友,那種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深厚友情,因為他們/她們在現實中原本就是好朋友。第二種是按照興趣聚在一起的朋友,比如摩托車群,射擊運動群。這樣的關係,著重在共同點,就是興趣上,而淡化了朋友的關係,反而有生命力。 第三種是3-5人的小群,這樣的群以同性朋友為主,鮮見男女同群的。情趣相投的小群,往往可以敞開聊天,屬於相當活躍的群。

而最最近的虛擬朋友的關係應該是點對點的交流,就是兩人間的交流。虛擬世界不是烏托邦,隻是現實世界的鏡像。現實世界裏,朋友間能聊的最透的也多是發生在兩人之間。

最最危險的關係就是虛擬的異性朋友的關係。這樣的友誼有著極大的隨機性和潛在的核聚變能力。因為某個契機,朋友關係甚至可以出現量子跳躍,產生的能量和破壞力巨大。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各個文化裏都是這樣的,比如在大學校園裏,來自一個國家的留學生更喜歡聚在一起。

而親密的關係更講究門當戶對。做朋友不是拉郎配,實在沒有意義和三觀不一致的人花時間。有精力不如看書,寫作,聽音樂,養寵物。

兩人從來不在一個朋友圈裏沒有問題,而加了朋友,再刪掉別人甚至拉黑,有時會招來別人的怨恨。

我們本來沒有那麽多的朋友,更沒有必要去製造自己的敵人。非敵非友井水河水兩不相欠的關係總要好過好於公開的敵人。無緣好過孽緣。

豹子土狼 2023-6-2 寫於 Virgini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土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的評論 : 謝謝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的鼓勵!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說的好!
土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安然0203' 的評論 : 謝謝安然0203的分享評論!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大學群進去一個月就果斷推出。。。

誰勸都不成,不會出爾反爾,決絕。。。

留幾位盆友私聊即可,哈哈哈。。。
安然0203 回複 悄悄話 以前沒微信時的日子安靜 | 高質, 從來就未看好過這個鴉片似的東東。。。

先圈起來,再窺視你,嗬嗬。。。
土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niu' 的評論 : haha,ahniu的幽默感很讚!
ahniu 回複 悄悄話 用微信,得永生。
哈哈。
土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梅華書香' 的評論 : 謝謝梅華書香鼓勵!
梅華書香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好分析!!
土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refox01' 的評論 : 是的,有興有衰,順其自然。謝謝火狐兄評論!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與博主相比,雖然量有所不同,但質基本相同。還是那句話,順其自然吧,任何事物都有個興衰過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