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48)
2019 (1)
2023 (362)
今天出爐的美國2023年1月經濟數據是很漂亮的:PPI同比增長6%,預估為增長5.4%,前值為6.2%。 1月份PPI環比增長0.7%,預估為增長0.4%,前值為下降0.5%。
懂一點經濟和投資的人都知道,經濟數據好與壞的絕對數字是重要,但和預估相比更重要。就算絕對數字很爛,但結果好於預估通常被市場認為是利好。
這麽漂亮的1月份的經濟數據,讓今天股市開盤吃了一悶棍。美聯儲的Mester也放話說她看見令人信服的理由在下次加息時幅度再加0.5%。這一套組合拳很像是馬保國大師打出的接化發,有備而來有劇本演出。
PPI的計算有著固定的公式,我也願意相信原始數據的真實性。但是,不知怎麽搞的,看著這樣亮眼的數據,以下談幾點:
A.從拜登總統剛剛發布的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國情谘文,到1月份經濟數據的眼花繚亂的組合拳,給民眾一個信息就說美國經濟一片玫瑰色,而且失業率才3%,是幾十年來最好的時光。對此,個人感覺是誇大其詞。美國經濟在複蘇,但我看不出是幾十年來最好的時光。至少遠遠不如克林頓時期的經濟吧。
B. 美國目前的通脹水平比2022年有所回落,但依舊是很高的。美聯儲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打下來通脹。加息會持續進行,直到通脹回到可接受的水平。所以說今天的數據為美聯儲的下次加息的決定背書並提供了彈藥。試想,今天的數據要是說1月份PPI很差,甚至有衰退的現象,那麽美聯儲就沒有理由繼續加息,也就沒有彈藥再來打壓高通脹。在經濟衰退和高通脹之間,美聯儲的重點是打壓高通脹。如果說經濟衰退會在短期影響民眾,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和固定收入人群的生活;高通脹對美國經濟的打擊是長期和根本性的。所以,可以說美聯儲在揮舞大棒,什麽時候停止大棒要看政治上的信號,主要是失業率上升或者經濟衰退。
C.很多人說美聯儲是獨立的,不受政府影響。我認為這世界上沒有100%完全的獨立。美聯儲主席就是美國總體提名任命的官員。美國不會任命和自己理念向左太多的美聯儲主席,而且總統可以解除美聯儲主席的職務,盡管通常總統不希望行使這樣的不受歡迎的權力。
D. 不知道為什麽,幾年來以來,看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感覺在看牆內的“新聞聯播”。2022年以來,這類經濟數據在我看了更多的時候是在為政府的政績背書,為美聯儲的政策保駕護航。官方經濟數據和我平日看到的現實有著不小的出入。一段時間一來,不少超大公司比如穀歌,微軟,亞馬遜都在裁員,政府赤字每天都再創新高但失業率卻反應不出來這個趨勢,PPI也在上升。現在的情況是,政府和美聯儲對市場的壞消息充耳不聞,而不停描繪著玫瑰色的圖畫。
E. 市場的反應是懷疑的和反邏輯的。假如經濟數據是真實的,那麽PPI增長說明經濟在擴張,是正麵的消息。但市場的反應是下跌。
綜上,我們看到的信息是真實的嗎?今天我們每天看到聽到各類的信息,或許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對這些信息進行驗證比對,去偽存真。豹子 2023-2-16 寫於 Virginia,USA
我個人認為數據是可靠的。雖然高科技公司裁員,但那是這幾年與疫情有關大發展的後果,現在疫情結束了,必然要裁員。可是許多因疫情受影響的行業,正在恢複,例如服務業,所以勞動力緊缺,就業率高。民眾手中因疫情而存下的錢還沒有耗盡,所以消費未受影響,通膨壓力還在。美聯儲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加息是必然的,盡管這會導致經濟衰退。加息和衰退都是政府最不願意看到的,會導致股市下跌,失業增高。所以美聯儲還是在獨立的履行它的職責。政府一定會給美聯儲壓力,但隻要就業率高,經濟衰退不厲害,加息就不會停止,拜登也不會和美聯儲主席打架。但最倒黴的就是市場和要退休和退休了的人士。+1
----------------------------------------------------
美聯儲的政策原則上不受美國行政當局影響,更多的是聽命於美國國會。
美國國會讓美聯儲操作兩條:1)失業利;2)通脹。
但是美國國會還有自己關心的另一個重要議題(這個議題不歸美聯儲管),那就是美國的債務上限。美國的債務上限直接與美國的借貸利息有關,也就和美聯儲可以操作的利息空間有關。
PPI(producer price index) 增長率大致就是通貨膨脹率。
6% 是很糟糕的數據。
美聯儲力爭通貨膨脹率的目標是 2%。
為什麽博主認為 6% 是漂亮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