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為了展示自己很牛X,喜歡引經據典“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的確氣蓋山河,是當年漢代征戰鄰國匈奴時的典故。可歌可泣。
土狼今天從邏輯上來說道說道這句話的可笑之處。首先這個典故的源頭時指的鄰國匈奴,真的不能算遠。把鄰國說遠牽強了。
戰國末期,秦國采用了遠交近攻的極其智慧的戰略,和楚國,齊國暫時修好,爭取了遠方大國的不插手。與此同時,秦國大舉興兵攻打臨近的國家,滅了魏國,趙國。這樣的戰略使秦國最終一統七國,秦始皇也成為第一位皇帝。 這樣的戰略是合理,合邏輯的。能和本國利益衝突最多的當然是鄰國,什麽土地,水資源,礦資源,商貿等等。 要施展軍事力量當然也是從鄰國下手。
看了成功的例子,再看“雖遠必誅”這個說法,本身就是反邏輯的。遠方的國家再如何利益衝突,遠遠不及和鄰國來的真切,從實施角度看,遠方國家如何“犯”也是個難題。那麽遠,人家怎麽犯你,犯得著你嗎?兩國即使不和,也很難有交手的著力點。多數情況下是觀點的衝突,利益的衝突最多也是通過鄰國的代理人表現出來。說到底,還是和鄰國的衝突最現實。 更多的時候是自己下台階,說遠方國家的行為還夠不上“犯”字,也就自己罵罵兒子打老子就沒有了下文。
“雖遠必誅”基本上都是說說而已的嘴炮。要是連鄰國都搞不定,又怎麽可能不遠千萬裏去誅誰呢?
既然和遠方的國家交惡交戰是極小概率,為什麽人民願意聽這樣的雞湯呢。 因為雞湯讓人暈乎。
萬裏之行始於足下。手邊上的事情要先搞定,才可以放言“雖遠”之類的豪語。今天很多人對身邊的不平不敢見義勇為,假裝看不見,回到家裏關上門,就瞬間變成了鍵盤蝙蝠俠,號稱願意與天邊的某某國家血戰到底。 真的還是省省吧。說句不中聽的話,慫人永遠是慫人。慫人被老婆戴了綠帽子,也會找借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除了會罵幾句兒子打老子的嘴癮,就是高屋建瓴地說隔壁老王這行為還夠不上“犯”字,而且,老王太近,我的誌向在“雖遠必誅”。或者自我解嘲地說,我真的不能出手,我一出手會出人命的。 到了晚上,慫人又會給老婆下跪,恩準老婆讓自己搭乘老王剛剛坐過的公交車。 和雖遠必誅絕配的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十年?人能活幾天都不知道。既然慫,就別裝出苦大仇深的樣子吧。慫不是你的錯,出來裝大尾巴狼就是你的罪孽了。
要是當年漢朝戰略上舍近求遠,不打鄰國匈奴,而攻打君士坦丁堡,那可真是必“豬了”。好在漢代人智慧比我們高明。
這是一個多麽扭曲變態的社會。
土狼 2020-06-15 Virg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