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芬蘭,過我向往的生活

(2014-01-25 19:56:48) 下一個



























9
































































































































































=============================


 

 

 



Free counters!
 

---------------------------------------------






常言說三歲看到老,發現自己從小就是一自由散漫的人: (摘自托兒所和後來學校老師給的評語)不喜歡午睡,不按時小便,不求上進隻求無過,上課時與同桌說閑話,學業上淺嚐輒止不求甚解,最大最嚴重的方麵,大概就是“不積極靠攏組織”,當時已是文革初期,空氣中充滿極左的氣氛,每天下課後都會開小組政治討論,所謂批評和自我批評一番的。這可是十分大逆不道的缺點,而我,居然利用參加籃球隊訓練的借口,從不主動參與班級政治活動。。。。。

回憶那時候,我對自己的感覺也是類似的,比如不愛循序守規,讀書隻憑一時喜歡的興趣,無刻意為之的方向也無既定的人生目標,隻要感到有點兒勉強的事,不管 是在校還是在家,我就不做了,不愛當班幹部也沒申請過入團,那時候最喜歡的狀況是隨遇而安,順其自然,別人不要打攪我的混沌狀態才好。。。


小學某老師倒是非常理解我的缺點,在家長會上曾單獨找我媽媽說過。因他感覺平時課堂上不見我認真積極,但提任何疑難問題襲擊一下讓我回答都難不倒都有正確 答案,於是甚為奇怪: MS天馬行空神知無知的不用功學生看來是個明白人,難道這學生不學自會?也許屬於天才那一類,大約不能拘束其天性,不能以對付普通孩子的態度來要求吾等人士,怪不得媽媽從來就對我另眼相看,是小學那位老師的箴言雷到她了?她總是賦予我其他兄弟姐妹沒有的充分自由、信任和高度評價。

一直到我成人。

謝謝媽媽。。。。。


任外邊局勢天翻地覆,黑白混淆,思想觀念上一代代地顛覆,人人都有如此之大的變化,我卻不受改變,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當然至今也無怨無悔過。

特別明顯的例子,是放暑假有學工學農活動,與所有嬌滴滴的上海女小囡不同,吾不喜歡留在城市進工廠車間幹活,因為廠裏規矩重特別感到受拘束,吾最喜歡是到鄉下喜歡在地裏勞作,看看雲彩,看看田壟,吃燒柴火的大灶台煮出的香噴噴飯菜,望月上柳梢那一刻的寧靜天地,給自己發傻的頭腦提供廣闊遐想機會。當然這都是文革前的事///所以等文革開始,我對所有人趨之如鶩削尖腦袋動用各種關係想得一工礦名額的”風氣“,額居然不以為然也不去努力爭取,導致把當時無比珍貴的上海市戶口主動遷出,於70年自己報名跑去淮北農村修地球了,一呆15年,雖說後來也換過地方,但從此再也沒有返回過上海市區(指戶口)。

幾十年後才知道,任憑時代變遷和觀念轉移,這一路過來的路,不管遭受怎樣的所謂曲折和獲得怎樣的所謂成功,外表上或是處理一些事體上方式方法有貫通和容忍,但骨子裏沒變,還是我行我素地做事,隨心所欲地做人。。。自評結論:固有的心理習慣已無法讓位於攀附,導致雖有滿腹點子,最終一事無成,豪宅?名車?投資項目?存款天文數字? 不追求,沒關係,樂在自己的生活節奏中就滿足。

也沒法子,是性格決定了命運。。。既然沒有攀權仰貴的本事,也沒有爭強好勝的願望,沒有對財富的渴求,更沒有得富貴之人的推助,還不如不比攀不羨富吧,不勉強不渴求,一直在隨意和隨性地按個人心願做事,就隻能這樣了。。。說自鳴清高也好,說不落俗套也好,說心態簡單樂觀也好,如此,隻有不受拘束地活,這才是我向往的生活節奏和氣氛,就這樣走過來了,這生活之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