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頂級朋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

(2016-06-25 15:30:53) 下一個

看了快被女兒逼瘋了的文章,想到這篇文章,建議家長看看這篇文章。

文/Lori Gottlieb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
 
如果說我大學裏確實學到了什麽,那就是詩人菲利普•拉金言之有理:“他們害了你,你爸和你媽。雖然不是故意的,但他們的確害了你。”
 
我遇到了“特殊”病人

這個姑娘20多歲,聰慧美貌,姑且稱她為麗齊。麗齊有堅實的友情、親密的家庭,和極度空虛的感覺。她告訴我,之所來谘詢,是因為她“就是不快活”。她還說,令人沮喪的是,她找不出來自己到底是對什麽不滿。她說她有一對“棒極了”的父母,兩個出色的手足,支持她的朋友,極佳的教育,很酷的工作,健康的身體,漂亮的房子。她的家族史上沒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病人。那為什麽她老是失眠呢?為什麽她總是猶疑不定、怕犯錯誤、無法堅持自己的選擇呢?為什麽她認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評價的那樣“驚人”、覺得“心中總有一個空洞”呢?為什麽她描述自己感覺“飄忽不定”呢? 當我試圖弄明白時,令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類似的病人越來越多。我的沙發上坐滿了二三十歲的成年人,自述患上憂鬱和焦慮,很難選擇或專注於某個令人滿足的職業走向,不能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有種空虛感或缺乏目標感——但他們的爹媽無可指摘。

直到有一天,我想到,這些父母是否做得太多了?
會不會是父母在孩子小時過於保護他們,避免讓他們不幸福,才剝奪了他們成年後的幸福感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病醫生保羅•波恩說,答案可是肯定的。
 
在臨床實踐中,波恩發現很多父母會盡一切可能避免孩子體驗到哪怕一丁點的不適、焦慮或者失望。當孩子長大,麵對正常的挫折,就以為事情嚴重出錯了。他說:當學步兒在公園裏被石頭絆到,剛剛倒地,還沒來得及哭呢,一些父母就會飛撲過來,抱起孩子,開始安慰。這事實上剝奪了孩子的安全感。如果你不讓孩子體驗那刹那間的困惑,給她一點時間,讓她明白發生了什麽(“噢,我跌倒了”),讓她先把握跌倒的挫折感,並且試圖自己爬起來,她就不會知道難受是什麽感覺,以後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這些孩子上大學時,會因為最小的麻煩發短信給父母求救,而不會自己找辦法解決問題。假如,當孩子被石頭絆倒,父母允許她自己恢複一秒鍾,再去安撫她的話,孩子就學習到:“剛才有一秒鍾挺嚇人的,但我現在沒事兒了。如果有不快的事情發生,我能自己擺平。”波恩說,多數情況下,孩子會自己應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遠弄不懂這一點,因為他們忙於在孩子不需要保護時過早伸出援手。 哈佛大學講師、兒童心理學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體驗痛苦的感覺,就無法發展“心理上的免疫力”。

“這就像身體免疫係統發育的過程,”他解釋說,“你得讓孩子接觸病原體,不然身體不知如何應對進攻。孩子也需要接觸挫折、失敗和掙紮。 洛杉磯臨床心理師溫迪•莫格爾,10年前出版了《放下孩子》一書後,成為美國多所學校的顧問。她告訴我,過去幾年間,大學招生部主任們匯報,現在“茶杯”式新生越來越多——他們是如此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父母出於好意,在其整個童年期替他們消化掉了所有的憂慮,”莫格爾評論說,“結果他們長大後不知如何麵對挫折。” 父母的無私與自私

這也許就是麗齊那樣的病人最終會出現在心理醫生麵前的原因。“即便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父母,你還是會經曆不那麽開心的時光,”洛杉磯家庭心理師傑夫•布盧姆說,“一個孩子應該體驗正常的焦慮,才會有適應性。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後更加獨立,就應該每天為他們將來的離開做好準備。” 一個莫大的“如果”。布盧姆相信,我們很多人根本舍不得孩子離開,因為我們依賴他們來填補自己生活中的感情空洞。不錯,我們在孩子身上付出了無數時間、精力和財富,但那是為了誰? “我們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並認為這是最佳育兒之道,”布盧姆說著歎了一口氣。我問他為什麽歎氣,他解釋道,“目睹這種現象令人傷感。我曾無數次告訴家長,他們因為自身的心理問題而在孩子的感受上投入過多關注。如果一個心理醫生告訴你——你需要在孩子身上少花精力的話,你應該知道問題已經很嚴重了!”

培養自信導致不自信
幾個月前,我打電話給聖迭戈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自戀流行病》作者之一珍•圖文齊。她告訴我,對於很多病人聲稱自己有過非常幸福的童年,但成年後對生活不滿,她一點都不奇怪。當父母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而總說孩子“做得好!”——不僅僅是孩子第一次自己學會穿鞋,而是每天早上穿鞋時都這麽誇讚——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很特別。同樣,如果孩子參加活動,僅因“努力嚐試”就得到獎勵的貼紙,那他永遠都得不到關於自己的負麵評價(所有失敗都被粉飾成“努力嚐試”)。 圖文齊說,自1980年代以來,在中學和大學裏,孩子的自我評價指數日益上升。但健康的自信很快就會變成有害的自我膨脹,和自戀症如出一轍的自我中心和不勞而獲感。事實上,大學生的自戀指數上升速度跟自我評價保持一致。 與此同時,焦慮和沮喪人群比例也在上升。為什麽會這樣?“自戀者年輕時會很快樂,因為他們是宇宙的中心,”圖文齊解釋說,“父母就像仆人,開車帶他們參加各種活動,滿足他們每一個願望。父母不斷地告訴孩子,他們是多麽特別,多麽有才華。這給他們一種錯覺,仿佛與其他人類相比,他們簡直卓爾不群。他們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比所有人感覺都好。”
步入成年後,這成為一個大問題。“那些自命不凡的人會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圖文齊說,“他們不知如何在團隊裏合作,不知如何麵對限製。在辦公室裏,他們希望時刻得到新奇的刺激,因為他們的世界總是充滿各種活動。他們不喜歡老板說他們的工作尚需改進。如果沒有得到源源不斷的褒獎,他們會喪失安全感。 溫迪•莫格爾說,現在,“孩子要麽有學習障礙,要麽是天才,要麽兩者兼具,沒有平庸之輩。”她1980年代剛開始做心理測試時,很害怕告訴家長他們的孩子有學習障礙。但現在,父母們寧可相信他們的孩子有學習障礙,以便解釋孩子不夠卓越的表現,也不願意相信孩子本身資質普通。“他們認為,‘普通’不利於保護孩子的自我評價。” 選擇與安全感

諷刺的是,在很大程度上,自我評價無法預示一個人將來會感到多滿足,特別是當自我評價來自不停地寬容和表揚,而不是來自真正的成就時。瓊•圖文齊說,研究表明,能預示一個人將來是否充實和成功的是堅持不懈、靈活適應和接受現實考驗的能力,具備了這些品性,人們才能順利過日子。
但是現在,很多孩子沒有機會學習這些品性。幼兒園老師珍妮對此深有感受,她舉例說,一位母親送孩子來上學,她忙著簽到時,孩子跑到一邊玩,跟另一個孩子搶玩具。她的孩子先拿到了卡車,但另一個孩子把它搶走了。兩人爭吵了一會兒,那個孩子拿了一輛舊卡車扔給她的孩子。她的孩子看到取勝無望,也就接受了這種安排。 孩子沒事兒,但媽媽不幹了,跑過去講道理,說“這不公平”,要求那個孩子把卡車還回來。“你看,孩子本來沒事了,她的孩子很有適應性,但她破壞了這一切。我們的確教孩子不要搶玩具,但這種事時有發生,孩子需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孩子本來可以應付困難的,但他媽媽卻火冒三丈,我隻好花時間平息家長,盡管孩子在一旁玩兒得挺開心。”
 
另外一位從教17年的幼兒園老師兼母親則說,這些年來,父母越來越多地阻礙孩子的發展。“我看見這些父母如何對待孩子,而孩子一旦進了我的班,會經曆巨大的重新適應。入學之後,孩子會意識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這對他們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在某些時候,別人的感受的確比他們的更重要。但這要求孩子在家裏也遵守同樣的規則,否則他們會變得很乖張,因為他們不考慮別人。” “每年都有家長找到我,問‘為什麽孩子不聽我的話?為什麽她不能接受拒絕?’我會說‘孩子之所以不能接受拒絕,是因為你們從來不拒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