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53)
2015 (70)
2016 (66)
1975年9月底,我們體校來到土默特右旗,“二十四頃地”公社學農勞動。
這個村子很大,交通便利,很寬的道路兩旁是筆直的竄天楊樹。大片肥沃的土地種植著玉米和高粱,村子裏居然還可以看到四輪拖拉機這樣的農具。由於“以糧為綱”的政策限製,村民的生活水平一般。
我和另外三名同學被安排在一家農家的廂房裏。土炕挺寬大的,平時沒人住,一口大鍋用來熬豬食,室內蒼蠅的密度和糞坑周圍差不多。
剛來的頭兩天,關於夥食問題就鬧了一場風波。我們體校的夥食標準是21元/月,學校把每人每天7毛的夥食費交給大隊,他們在大隊部給我們開火做飯。
一日三餐主食是小米粥,窩頭,高粱米飯,青菜燴土豆粉條。每人早上一枚雞蛋是唯一的蛋白質。關鍵的問題是飯量受限製,有的同學還沒有吃飽就沒有飯了。每天吃飯的時候,村子裏成群的大人小孩跑來圍觀。
學校帶隊的老師到公社找來一名幹部和村裏協商,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這個村子每年都接待城裏來學農勞動的學生。村裏提供夥食,都是這個標準。今年體校的學生來,每人每天特意發給雞蛋一枚。7毛錢的夥食費,隻買一個雞蛋,大隊長自知理虧,馬上改善了夥食。
半個月的勞動都是大強度的。有一條1公裏左右的灌溉渠,淤積沉澱了多年,我們用了3天時間就完成了清理。其實,每天的農業勞動,遠沒有運動訓練(特別是中長跑項目)辛苦。我們每天仍然要出早操,保持一定的訓練。
最後的一天很有意思。到了夜裏十一點多鍾,隊長悄悄地通知同學們到大隊部食堂“開會”。給我們準備了油炸黃米糕,燉肉送行。飯還沒有吃完,就來了許多村民,大家一起 “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最後要說一下,村子的不遠處屹立著一座規模宏大的天主教堂。這樣的建築在現實生活裏是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們是又吃驚,又好奇。多年以後,才對“庚子之亂”那段曆史有了全麵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