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我父親寫的回憶錄,在第一頁上簡單介紹了一下祖父的履曆,祖父在“複旦公學”的教育背景和隨後的職業生涯讓我對中國100年來的近代高等教育的發展頗為感慨。
祖父生於1890年,1912年左右在“複旦公學”獲得“高等正科”機械專業的文憑。畢業後在上海鐵路局實習一年以後,被聘為平漢(北京-武漢)鐵路公司高級工程師/業務主任。6年後升任為平漢北京豐台材料總廠廠長(科長)。
祖父在職場靠的是誠實肯幹,還有那張過硬的文憑。一紙文憑這麽值錢?隨手百度了一下當年中國高等教育的曆史進程。
複旦公學(複旦大學前身)在始建的1905-1911六年時間裏,僅僅培養出57名高等正科畢業生。1911年-1916年由於辛亥革命局勢動蕩的影響,複旦公學僅有15名高等正科畢業生,另外有200名左右的高中生畢業。從1916年開始複旦正式升格為大學(College)。從那以後才有了正式的國產大學畢業生。清華,燕京,南開等大學早期的辦學情況相似,隻是學校規模要大一些。
"高等正科"畢業生中的一部分考到了國外的大學繼續深造,一般插班到國外大學的二年級或三年級學習。高中預科班畢業的學生到了國外,一般從大學一年級開始讀起。
祖父上複旦公學的時候家境已經敗落,勉勉強強地完成了學業。我猜這也是祖父畢業以後馬上進入職場,沒有去留洋的主要原因。
1937年77盧溝橋事變後,我家一路後撤到保定,鄭州,武漢,桂林,昆明,河內,饑寒交迫。直到1938年底祖父在敘昆(昆明-宜賓)鐵路重新找到工作,全家在四川宜賓安頓下來。
抗戰期間很多大學都內遷到四川堅持辦學,上海同濟大學搬遷到四川宜賓的李莊鎮。同濟大學還在李莊鎮辦起了附中,父親和大伯就是在那裏讀完同濟附中,考入同濟本科的。一個學醫,一個學工。
在最近100年的近代史中,中國高等教育加入追趕世界文明洪流。除了文化大革命那10年的“停辦整頓”,還是克服了艱難險阻一路向前的。今天的北京市的一所重點中學招聘一名教師,平均會有2個博士,7,8個碩士,20幾個本科生前去申請職位,今非昔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