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紐約Sandy災後重建 (四)

(2013-09-19 11:06:23) 下一個
前麵提到Breezy Point是個獨特的社區。如果沒有這場颶風,它會和很多其他類似的社區,隱藏於外界的視野。
Breezy Point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一般在下午2點以後,島上就開始起風了,有時風還挺大的。
下麵這個鏈接是維基關於Breezy Point的介紹。
整個社區大約有3000多家住戶。常年住在裏麵的居民不多,大多數的房子是作為夏天的度假屋。屋主中白人占了絕大多數。在那裏呆了兩個多月,我隻看到過一個日本人,他的太太是白人。
當地的房價不菲。買房時要求50%的首期,很多房子是沒有土地產權的,盡管這樣,這裏的房子仍然供不應求。首先賣的就少,一旦有房源出來,本地居民的親戚或朋友往往早已排著長隊爭相購買,如果不認識裏麵的人而想要買房,基本上不太可能。並且買房也必須要經過Breezy Point Cooperative 的批準,因為整個社區是由Cooperative管理的。這種購房方式基本上決定了社區人口種族的單一性。也就是說,這個社區其實是一幫白人為自己營造的世外桃源。

這裏裙帶關係重重,很多人的親戚都在社區裏擁有房子。不一定整個社區3000多戶人家都互相認識,但是鄰近街區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所以這裏的信息傳播很快,一個人知道以後,整個社區很快就家喻戶曉。

這是進入Breezy Point的崗亭。訪客進入這個社區是需要通行證的,由住戶提前購買。裏麵的一些小區也設置了路障,要投入專門的幣才能通行。由此可見這個社區的安保做得很好。聽一個送外賣的小夥子說,每次他一進大門,那些保安盯著他就跟防賊似的。颶風之後,有很多警車在這裏巡邏。

這是社區唯一的商業中心


外麵看不出這家餐館有什麽奇特之處,但是去就餐卻是要求穿正裝的。餐館受災很嚴重,還處於停業中


社區裏有很多這樣的豪宅。這個房子基礎高,一層沒有進水。


也有很多這樣平平常常的小房子。右邊的房子是按照新規範抬高了基礎的,左邊的房子還保持了原來的基礎高度。社區裏的Walks都是這樣小小的巷落,安安靜靜的。有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的味道。有時,鄰居們就站在自家的門廊上隔著巷道聊天。


這個房子的主人是退休的消防隊員,40來歲,也參加過911。現在是房屋中介,他說他的房子現在估價在65萬。


房屋中介說這個房子因為靠近海灘,最近幾次易手的價格都在100萬以上。很多這樣其貌不揚的臨海房屋,每一扇窗戶和玻璃門,都是一幅美不勝收的海景圖畫。




海灘上孩子們的樂園


島上的燈塔,右邊的建築群是Coney Island


這家門牌很休閑


估計這家屋主是做消防員的


這個社區也是一個退休社區,很多人都是祖父母級別的。



這個社區居民守望相助,一個小小例子就是居民Ralph Spina生前總是自費買來很多的花草,把這個小巷打扮得很漂亮。他去世之後鄰居們給他立了這個牌子。


Breezy Point應該稱得上是個富有的社區。有很多的消防隊員,警察,軍人,教師,護士住在這裏。我們一度好奇地猜測消防隊員和警察等人到底掙多少錢,才能付得起這裏的房子。後來聽居民們說這裏年輕人買房大多是父母幫忙付50%的首付,以後慢慢還。那就是說至少他們的父母是富有的。

經常有同事小聲嘀咕說,政府拿著他們交的稅錢幫富人修度假屋。他們說的是實情。本來這個項目是隻指針對primary home的,但是確實有一些度假屋不知怎麽混了進來。但我們的工作並不是拷問屋主的道德水準和把不合格的房子踢出去,既然登記在冊了也隻有繼續服務下去了。這些度假屋在項目裏的存在讓我們心裏很不是滋味兒

至於不是度假屋的富人房子該不該修,我跟他們的看法不一樣。首先我認為富人很多也不是天生的,是自己努力打拚的結果。再有在失去家園的時候,富人跟窮人精神上受到的創傷也是一樣的。所以在我看來,災民不管貧與富,都應該幫他們。當然說到輕重緩急,窮人也許應該優先得到照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