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媽媽的生孩子養孩子還得教孩子。
有句話是最好的教育是陪伴,這個陪伴的意思是呆在孩子身邊,同時心也要在孩子身上。那麽在陪伴的過程中除了言傳身教應該教給孩子什麽樣的的技能呢?談一點切身體會:
民以食為天,孩子長大了很重要的一個技能是做飯。
我的一個很會做飯的朋友是個男士,勸告我別培養男孩子做飯,我頗不以為然,“會做可以有本事不做”,才是我給兒子們的忠告。
首先,要培養孩子做飯的興趣,這個因孩子而異。當孩子愛吃某些食物的時候,就要講講這些飯菜的烹調方法。老二很愛吃水煮肉,就曾經寫過水煮肉做法的中文作文。
教孩子做飯我是有利可圖的,那時我上班我一直想著進屋有飯吃,而且是兒子做的,應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就教老大用電飯鍋做米飯。所以我就可以進屋炒幾個菜,有飯吃了!
教老大做飯是在他高中畢業的那個夏天,係統的做了一些簡單的飯菜。知道他餓不著就可以了。後來他自己上班單獨過日子,經常打電話谘詢怎麽包餃子,做紅燒肉,甚至給我醃鹹雞蛋。他吃得講究,食材都很健康,隻是為了開爬梯做些特殊的。
老二對做飯沒什麽興趣,雖然念叨著要學做飯,但沒有機會。自從休學創業,天天在家開火,沒得閑錢吃餐館。每天就吃雞胸脯,用烤箱烤一下。吃得他回家就說,隻要不是雞什麽都行。有時中午做飯的時候就打電話給我,“媽,我又再烤那個難吃的雞。”聽得我眼淚都下來了。我告訴他, 雞也可以很好吃,用調料醃好可以做成各種風味的,他說沒時間,也沒心思去做。不過還好會煮麵條,會做米飯,會烤肉,也餓不著!
三兒可不一樣了,從去年起就開始琢磨做飯,而且是西餐。原因是不喜歡吃中餐,我說不喜歡吃我做的就自己做。人家先做意大利餐,後來在自己的飲食中去掉了麵粉,就與麵條絕緣了。現在改成法國餐了!食材是肉和蔬菜。即使炒米飯,也不是簡單的中國式的,要加上很多調料,做的有點像墨西哥和印度的雜交。開始還照著菜譜一絲一毫的不差,搞得我滿世界給他買食材。很多新鮮調料用一次就丟了,很浪費。我堅決不買,讓他找替代品放的住的東西用。慢慢的他接受了,還引以為豪的說,他的菜是獨創的, 味道沒得說!這個三兒做飯攔都攔不住了。
教會孩子們做飯應該是媽媽的責任之一,你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