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
2023 (79)
第一次來日本因為是純粹旅遊,吃餐館為主,沒有感受到太多日本的方便。餐館嗎,哪裏都一樣,都是花錢買服務。但後來幾次隨著減少旅遊,更深入地體驗當地生活的時候就發現了日本有多方便,方便到我立刻就喜歡上了這裏。方便省事的生活誰不喜歡?
不管在哪個國家,我出門一定帶水。我的隨身包要足夠大,因為要放水瓶子。但在日本我從來不隨身帶水,實在是因為到處都是飲料機。三步一個,五步又是一個,想躲開都不易。隻要我想喝水了,不出五分鍾一定可以買到水。包裏麵那些永遠也用不完的硬幣買水最方便。機器裏有大瓶飲料,也有小瓶的。有涼的,也有熱的。有白水,也有甜的,有茶,也有咖啡。凡是大部分人日常喝的飲品這裏都有,100多日幣一瓶,除了方便還是方便。我是那種不喜歡喝水的人,所以經常突然就渴了,說明已經缺水。這時候我希望盡快補水,但在大部分地方幾乎不可能。隻有在日本不用擔心。有時候地鐵裏麵蒙圈,最後總算找到自己的站台,才發現忙亂中忘了喝水。沒問題,站台上一定有飲料機。買瓶飲料享受著,等著一定會準時到來的車,別提多舒服了。
超市裏賣的食品都是按照方便程度標價的。處理成半成品的蔬菜稍貴一點,比如切好的蔥花,圓白菜等,回家直接用就行了。綠葉蔬菜都是洗幹淨的,照我的標準就可以直接切了下鍋了。沙拉也是一袋一袋裝好的,旁邊一定有一次性的沙拉醬。這在美國卻很難買到。美國是假設你要買回家裏吃的,除非盒裝沙拉。購買半成品在日本很常見。人們太忙,回家做飯不用摘菜洗菜省了太多時間。也給不喜歡做飯,尤其是不喜歡處理食品的人提供了方便。第三個原因是我這次才想到的,就是很多日本人的居住空間太小,沒有地方鋪開了做飯。我在家是每天做飯的,在日本就不想做了。我相信很多人也一樣。
日本的所謂便利店是真的便利。滿大街都能看到的有7/11,Lawson,Family Mart,還有幾家不那麽出名,但功能類似的便利店。店裏的食品除了作為零食的一大類(這個和其它國家一樣),還有可以當正經飯吃的。盒裝便當可以當場加熱,然後有吃飯的台子及座椅。行人路過商店時經常可以從窗戶裏看到一排邊吃邊看街景的食客。很多上班族的午飯就在便利店裏解決,甚至很多單身族的晚餐也在便利店裏吃,回家就不用做飯了。這裏的食品健康便宜,否則每天吃餐館在金錢和時間上沒有多少人能承受。
我在外麵閑逛時特別喜歡便利店。進去買瓶喜歡的飲料(抹茶味的蔬菜青汁,無糖)外加一個魚肉餡的飯團,一包豆沙軟餅,一頓飯就解決了。如果想吃蔬菜,買盒沙拉就好了。店裏還有純中國的熱包子。美國的7/11有什麽?熱狗。
這次來下了好幾天的雨,每天要帶傘出門,要多不方便有多不方便。帶著濕漉漉的傘進商店也是很麻煩的事。日本的商店門口都提供裝雨傘的長塑料袋,也有短的,提供給折疊傘,傘就留在門口的專門盒子裏。人進去以後至少不用拿著一把滴水的傘,更不會把衣服也打濕了。出門時把傘拿出來,塑料袋裏底部一汪清水,扔到專門垃圾桶裏就可以走了。在其他任何國家我沒有見過這種服務。英國也是個多雨的國家,進商店雨傘怎麽辦?自己拿著吧您呐!
還有我喜歡的方便是衛生間。不管在哪裏,尋找衛生間都比其他國家容易。景點裏麵一定有,商店,快餐店,小公園,地鐵站裏都有。外麵的衛生間照例很幹淨,完全不用擔心因太髒而可能要放棄或者捏著鼻子湊合。外麵的衛生間有時候也很複雜,日本的馬桶蓋是出了名的。座椅不管天氣多冷都是溫熱的,會用的話可以享受不同的聲音,熱水清理等。我開始總也找不到哪裏可以衝水,現在算是沒問題了。
開始不敢自己坐地鐵出行,怕看不懂站牌和站裏麵的轉車指示牌。其實在日本坐地鐵非常方便。無論是頭頂上的指示牌,還是車裏麵的報站牌,都有幾種文字。日文(漢字和假名),英文,羅馬拚音和韓語。漢字我們認識,不會念沒關係,知道要去哪一站才是關鍵。英語我沒問題,羅馬拚音告訴我如何發音。所以某一站對我來說可以有兩種發音,一個是按照漢字的中文來發音,中國人都這麽幹,容易呀。另外一種就是用羅馬拚音按照日語發音,也不難,等於用漢語拚音。
還有很多其它方麵的例子,比美國方便太多了。所以生活在日本感覺非常舒服。很多生活裏的細節,你自己可能都沒想到,卻被人家設計進去,考慮周到了。所謂的人性服務,大概也就這樣了。
最典型的就是便利店和廁所,方便與幹淨程度世界第一,而且無論城市還是鄉間。
幾乎沒有便利店不能承辦的事情,除了鄉間地頭,大抵300米之內必能找到。幾乎所有的廁所都沒有任何臭味並且都是溫水洗P。
在日本住慣了以後,去其他任何國家,都會感到不便。就隻說廁所,又少又髒,包括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