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
2023 (79)
一直以來回國都是靠了家人提供的中國電話卡,微信上綁了家人的國內銀行卡才得以生存。不知道那些獨自闖蕩中國,又沒有朋友家人幫助的老外們是怎麽活在中國的。至少我上次回北京期間,也就是今年的四月份,我還是可以在很多地方用現金買東西的。盡管很多時候被打入另一隊,有時被要求用微信付款,總的來說沒有感受到太大的不方便。最搞笑的是我離開北京時在機場吃早餐,付款的時候我終於選擇了微信付款,卻被告知機器壞了,隻能付現金。
早幾年回國我都會在當天去一趟家附近的超市,裏麵有賣電話卡的。當時隻要出示護照,就能當場買到有流量的電話卡。用完的時候再去充值就行了,還算方便。後來護照不好使了,要身份證,我隻好拉了家裏的小保姆一起去買,也還湊合。再後來就更麻煩了,據說帶著護照去正式的營業廳才能辦理電話卡,周邊無數的小代銷店都不行了。營業廳離我家遠了不少,裏麵不說人山人海吧,總沒有空的時候。從那以後我就投降了,靠家人維持一張電話卡,下飛機就能用。
最近在微信上看到一篇老外抱怨在中國不方便的文章加視頻,雖然身有同感但也沒有太在意。誰讓你們是老外呢?中國不缺人,甚至不缺旅遊者,自己人還放不下呢。不方便就別來了吧!可隨後看到很多關於國人在全體轉向手機付款以後的不方便和抱怨,我卻真的很同情那些不會用手機,不想用手機,不敢用手機付款的族群了,尤其是老年人。在店裏我看到店員手把手教老人用微信付款,態度倒是很和藹可親。可你知道這樣一個簡單的舉動會給老人造成多大的壓力嗎?
https://www.wsj.com/articles/welcome-to-china-you-probably-cant-buy-anything-though-11573415753
很多老人有了手機以後連最簡單的打電話都要學了忘,忘了學。電話響了全身的神經都繃緊了,好不容易東摸西摸找到了電話卻又不知道怎麽接聽,隨後自然錯過電話,一陣自責。在家裏手機響了聽不見,或者幹脆找不到手機,聽著鈴聲幹著急。如果是喜歡接受新事物的老人還好點,比如喜歡拍個照,發個微信圖,打字聊天,再厲害點發個朋友圈,做個小視頻等等,都算很與時俱進的老人了。可上街買菜你非讓人家一改幾十年用現金付款的習慣,轉而用手機付款總顯得強人所難。老人在家時神經放鬆,還能應付簡單有趣的手機操作。在商店裏排長隊,又在收銀員虎視眈眈催促下完成看似容易的微信付款並非都那麽簡單。老媽在世時做了多年的老年電腦班的輔導員,算是老人中的技術大拿了,最終也沒走到微信付款那一步,隻是學會了某個商店的手機付款,為了積攢點數。
看到有些文章裏描述的有個老人為了能用現金買到一串葡萄而和店員吵起來,就因為老人沒辦法用手機付款,真的心疼那些老人。人家拿的是真鈔,人家沒有違法,人家獨立自主,沒有靠兒女們陪著,人家身體尚佳,有能力自己逛商店買點東西,怎麽就被為難到連幾塊錢的東西都買不了? 這個世道還讓不讓人活了?誰規定了每個人必須購買手機?哪個文件宣布了中國已經取消現金,每個人必須隻能用手機付款?
可怕的還不是這些明顯歧視的事實,而是大眾的態度。在文章的末尾留言處我總喜歡看大家是怎麽看待此事的,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都支持強行實施手機付款,反而嘲笑那些跟不上時代步伐的老古董們早晚會被時代淘汰。整個社會風氣就是所謂的“正能量”:不學習新事物就會被拋棄!我不知道這些人家裏有沒有不太會用手機的老人?也不明白他們肯定自己永遠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不怕自己哪天也因為某種無能為力而被無情地拋棄?
我平時還是會經常用支票付款的。在美國的食品店裏我也會碰到哆哆嗦嗦掏出支票本付菜錢的老人們。我們大家都耐心等待,店員更是優哉遊哉,邊和老人聊天邊不緊不慢地幫老人裝袋子。末了還會問一句:要不要幫忙把東西放你車上? 我們排在後麵的更是耐心並保持距離,不給人家壓力。別忘了我們有一天也會老,說不定還不如眼前的老人自立呢!這裏開著電動輪椅自己來買菜的殘疾人也有,完全沒問題。一個文明的社會就該讓所有人都沒有壓力地生存,尤其是弱者。
中國已經跳過了支票付款,現在又基本跳過了信用卡付款,直接進入了手機付款。社會的飛速進步有目共睹,但能不能給那些腳步比較慢,或者不太可能跟上時代步伐的一群人留條活路呢?不要說現金總是需要的,萬一碰上機器失靈或者停電斷網的時候呢?手機丟了呢?被人偷了呢?這可不是天方夜譚吧,發生太多次了!一個文明的社會不該拋棄弱者,留給別人的活路說不定哪一天就變成了自己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