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
2023 (79)
去城崎溫泉的路可謂一波三折。本來查好了一班火車中轉一次後中午以前可以到達,但在火車站沒有看到這一班火車。站台上都是西裝革履的上班人,好像隻有我們拖著箱子。好在碰到一個台灣人可以說中文,才幫助我們上了火車。車站和車上的穿製服的英語都二把刀,說不清道不明的。總算到了中轉站,總算看到同是拖箱子的同胞,台灣的和大陸的。我們總算知道沒有坐錯車。因為這已經不是我們事先查好的車次。隨後的一班火車好不容易來了,結果在到達城崎溫泉的前一站就停下不走了。我們又被莫名其妙地趕下車,過天橋到另一個站台繼續等待,我們離目的地隻有一站地了!
沒有通知,沒有解釋。日本交通魔鬼般準時的神話在我心裏被徹底打破了。後來聽說是發生了事故,才導致火車的晚點和錯亂,不解釋也許是英語太差?總之我們最後這一行人都是去同一個地方,都拎著箱子,反而沒什麽可怕的了,再倒黴也不是我們一家,集體效應這時候就彰顯出來了。
總算在午後我們到達城崎溫泉小站。車站真小,我在中國還沒見過這麽小的車站。好在小鎮也不大,我們都住在主要街道的附近,很快就分散了。這裏可是真幹淨,安靜!街上車不少,但沒有公交,因為不需要。
旅館還不能入住,我們放下行李先出去吃午飯。路上發現這裏的餐館和超市都比京都要便宜不少,尤其是水果。最令人驚喜的是小餐館裏有WiFi。這在京都和後來的大阪都是不可能的事。也許他們本地人的月計劃太好了,不需要WiFi吧。還有不管大店小店,飯前都會送上密封好的小白毛巾,濕的,很溫馨。
我們的旅館不大,但非常精致並友好。老板基本上說不了英文了,隻會最簡單的一點點。加上老板店員都太有禮貌了,一個勁兒地點頭哈腰,我要是老挺著腰杆兒都覺得對不起他們。一進門我們先脫鞋並把鞋留在大廳的一個鞋架上。在旅館裏就穿他們提供的皮拖鞋,出門泡溫泉要穿他們提供的木屐或者可以外穿的拖鞋,房間裏因為是榻榻米,所以要光腳。小廁所裏也有一雙皮拖鞋,專門為上廁所用的。我們在這裏是包早晚餐的,是由他們提供純日式的餐飲。辦好手續後我們訂好每天幾點開飯,他們自然會送到房間裏。然後給我們每人發一個戴在脖子上的牌子,可以到街上任何一家溫泉館泡湯。本店也有溫泉,但我一直沒有去泡。看到店裏提供的浴袍不太好看,我還租了一件顏色鮮豔一點的浴袍。一切就緒,我們進屋換上浴袍就出門泡湯去了。
連著進了兩家,知道規矩了。當然事先有在日本的同學已經啟蒙。進門先換人家的拖鞋,拿一把locker的鑰匙。泡湯完全是男女分開的。進去後先在那一排淋雨處把自己洗幹淨,小凳子是坐的,小水盆是接水往身上澆的,當然還有香波,護發素和浴液,完了以後這才可以進入溫泉池。溫泉池各家不同,但男女兩邊的裝置應該是一樣的,不會有好壞之分。有的簡單,隻有一個池子,有的會有好幾個。水很燙,我進去後基本上五分鍾就不行了,頭發暈。臨走時再次把自己洗幹淨。泡完湯出來後可以在大廳休息,這裏有沙發,賣冰飲料的機器,也有的提供桌椅。我們每次隻是大概約個時間,所以難免出來後要互相等,邊喝著冰飲料邊等人還是很舒服的。
就這一條主要街道,幾座小橋:
小鎮子的主街上有幾座小石橋,下麵是小溪。旁邊有垂柳,石板路,和路邊的小旅館加小商店。這是一個溫馨溫暖的小鎮,最適合休息放鬆。晚上的夜景也很美。
天色暗下來:
回來後店員小哥準時送來晚餐。他要跑幾趟從樓下端著大抽屜一樣的托盤裝著所有的食物和器皿。每桌都是二三十個小盤小碗,還有小火鍋,小烤爐等,視晚餐內容而定。他看上去最多20歲,但很專業。英語還行,基本的都知道。晚飯後我們出去散步,他會來到房間為我們鋪床。早上也一樣,送早飯,我們走後他來收床。鎮子小,散步或泡湯時會碰見一路上一起來的人,打個招呼,也算是認識了。
晚餐,後麵還有湯,蛋羹,米飯和甜點:
夜晚小神社裏的熱鬧:
溫泉館門口:
送飯小哥很友好:
溫泉対喜歓盆浴的人很対胃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