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
2023 (79)
現在已經是國內的八一建軍節了。本來以為出國這麽多年了,國內的一切都已經離我遠去。就算每年頻繁回國,也是以回鄉異客的身份挑剔但又包容著已經不習慣的一切。但兩天前和老媽的通話以及這兩天城裏閱兵視頻和討論的高潮再次勾起我從小就滋長出來的部隊情結。
老媽在電話裏問我到底哪天到家,說是家裏發了肉票,菜票和副食票,她吃不完。以往的八一節不發東西的,這次可能是90周年大慶吧。記憶裏一到八一節,老爸就在單位裏會餐。胡吃海塞加海飲,晚上回家可以不吃晚飯了。近些年好像開始發點小錢,以示慶祝。
我的部隊情結開始於記事的年齡,三歲左右?小時候一到周末父親就常帶我和弟弟出去,有時也和鄰居的父親小孩一起。那時部隊的穿軍裝不能抱小孩,所以父親總是換上便衣和我們出門。有時穿著軍裝上街還會碰上各種問路的,或者打聽事情的。對方開口第一句永遠是:解放軍同誌… 讓旁邊的我異常自豪。後來進了總政幼兒園全托,世界裏每天滿眼都是穿軍裝的,我們反而是少數的小老百姓了。
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和父親去他的一個朋友家,家裏夫婦二人加上四個孩子都是穿軍裝的,站在那裏快一個班了!我當時好生羨慕,參軍的願望一直延續到初中。初二的時候父親又帶我來到這個朋友家,希望對方能把我收了當小通訊兵。要不是老媽反對我14歲就離開家了。上高中以後院子裏的同齡人有點門路的都參軍了,在當時看來去部隊總比插隊強。我家鄰居顧城的父親遊說我去總後文工團當報幕員,既可以穿軍裝又可以不插隊,很誘惑吧?我媽一口拒絕。
中學期間開始流行穿軍裝。父親用他自己的男式軍裝為我換了一套女式的,我美滋滋地穿著去學校,一直穿到大學畢業。剛開始非常招人羨慕,畢竟能穿上地道軍裝的是少數。我的同學就借了我的衣服去買料子找裁縫做,但那料子怎麽看都不一樣。其實那時的軍裝幾乎沒什麽樣式,上衣偏肥,褲子就是一又短又肥的大免襠褲。當我大學畢業後還傻乎乎地穿著軍裝的時候,已經被人看不起好幾次了。那時已經流行筒褲,我的裝束連農村人都不如。
我生長於部隊大院一直到去外地上大學,又在象牙塔裏呆了四年。給人的印象說好聽了是單純,還有點傲。說難聽了就是傻,不懂人情世故。報考大學的時候也報了軍工學校,怎奈被更靠前的學校錄取了。畢業分配時按照父母的意願全力爭取回北京,也就沒有去爭取部隊的名額。從此以後一切參軍的機會與我徹底失之交臂,這個部隊情結也就伴隨著我的生活體現在其它小的方麵。
我曾經非常喜歡軍旅作家的文學作品,像王海翎,畢淑敏等女作家的文字。唱卡拉OK的時候我一定會選幾首軍歌,如軍港之夜,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風采等。出國這麽多年,在外麵碰到北京老鄉不會讓我激動,但碰到一個部隊子弟卻會給我帶來欣喜,我一定會接著問哪個部隊的,北京哪個大院兒的?你爸以前是幾野的?就因為我們部隊子弟有一種特殊的,獨特的,圈外人沒有的,因成長環境造就的氣質,還有就是隻有我們之間可以互譯的交流密碼。
祝中國有個強大的軍隊,祝父親八一節快樂!
66年文革開始那年,北京市委把中學生送到駐石家莊的 27 軍軍訓,軍訓了一個月。文革後上大學又去駐保定的38 軍 軍訓,時間也是一個月。27軍和38軍,在六十年代的解放軍裏可謂王牌裏的王牌。覺得過足了當兵的癮。這兩個月不比在那些雜牌軍裏混上兩年強嗎?那會兒,就覺得若解放軍都像27-38軍,還有對手嗎?
海灣戰爭時,看電視轉播美軍的空地一體戰,精確製導的炸彈,才體會到軍隊光有精神,物質力量跟不上,隻剩下挨打的份了。所以,強軍之路永無止境。愛這支軍隊,就是希望它更強,是為了在為來戰場上的勝利,而不僅僅是在過去和平年代裏的溫馨記憶。對吧?
有過軍旅生涯的人多把那段經曆看得比其它任何經曆都重,這可不僅僅是額個人的感覺。
90閱兵那天接到黃寺一戰友的微信,直喊“提氣”。
雖然…,但也不得不承認,大院出來經過基層連隊成長起來的人多了去,許其亮馬曉天丁一平張友俠(參加過對越作戰)劉卓明(遼寧號入列交接儀式上坐在胡錦濤後麵),陸軍野戰軍的恐怕更多...... 還有電視軍事節目中的嘉賓尹卓宋心之金一南 ...... 更別說那受閱隊伍中的後繼人張昊陳瀏 ......
城裏部隊大院的孩子或許能湊成一個加強團。
台灣眷村孩子的故事也是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