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
2023 (79)
跳掉所有黃毛戲,終於看完整個劇。盡管所有正麵人物的戲還是很老套,包青天(陸毅演過少年包青天)式的人物還是百姓最喜愛和盼望的。隻是舊時的包青天上麵有皇上撐腰,現在的包青天有英明的黨組織領導並支持。但不管怎樣這部劇增加了不少時代感,所以我才能看到最後。關於政治,體製,反腐等等大題目不是我的興趣,在此隻就一個細節發表一孔之見。
我感觸最深的要數最悲劇性的人物吳老師。我完全能理解她為什麽不和高書記在離婚時就徹底決裂。她說為了女兒有一定道理。那時女兒應該還沒有在美國站住腳,有這樣一個被拉下馬的高官父親就等於斷了回國的路,還不要說感情上是否能承受。然後就是為了自己的麵子,畢竟享受著高官夫人的一切好處,自己單位裏沒人敢惹,生活上的福利就不用說了。但她付出的代價就是打碎牙齒用自己的眼淚往肚子裏吞,人前還得秀恩愛,家裏還得幫著高書記出謀劃策,然後盡全力隱瞞真相,同時也做著違心的幫凶。如勸說陸毅,設陷阱等。
但她能忍這麽多年是我不能理解的。女兒在國外站穩腳跟,按她的說法又很優秀,應該足夠成熟並支持母親走出這個陷阱。劇裏完全沒有她和女兒的交流,所以無從猜測。但我感到她和女兒應該沒有多少真正的心靈交流。這在中國母女之間雖屬正常,但對她後麵的生活將是災難。她心裏的支柱居然是她嘴上所謂的女兒的優秀。我們都知道早年出國讀博士的都不靠家裏,因為靠不了。就算畢業後找到一份好工作,也就是正常人的正常生活,也有不順和煩惱,和所謂“優秀”實在不沾邊。所以說她的精神支柱是虛幻的,完全沒有基礎。
如果她和女兒有交流,不管女兒是否同意她這樣維持和高書記的關係,她都不該如此痛苦。因為這已經變成了一時的權宜之計,她做出的犧牲換來了她想要的,談不上悲劇。隻要熬到高書記退休,他去香港,她去美國開始新的生活。想必母女對未來總會有大致的安排。
但我相信她和女兒沒有真正的交流,那麽她最後在失去一切,在本單位待不下去以後的退休出國其實就是一個新災難的開始。她女兒都在考慮是否移民了,顯然已經有多年的綠卡身份。正常情況下也該結婚生子了。那麽老爸被雙規,老媽因待不下去而來美國投靠自己無疑是給自己的小家庭帶來新的麻煩。當我看到她說要提前退休,到美國陪女兒時,很多人也許會羨慕她有這麽一條讓人羨慕的退路。我卻在心裏說:完了,她女兒一家不會有安生日子了。她會把自己這些年的苦水倒給女兒嗎?自立了一輩子的教授(盡管離婚,但她這些年一直還是經濟獨立的,和高書記也是聯手合作的關係)會安於美國的無聊日子,每天做飯帶孩子?她敢出去交朋友嗎?一個落馬貪官的前夫人?還不得接著隱瞞身份?
往好裏想,她能和女兒一家和睦相處,在美國安安靜靜地養老。但她並不是一個內心軟弱,沒有思想的女人,加上年齡也不夠老,她在美國的日子很難過得安心。以前好歹在自己家裏,從此寄人籬下,如何是好?
不過我覺得高育良這個角色本身是否合理值得懷疑。他會選擇離開大學任教的吳老師,與一個裝出來有文化的漁家女結婚?即使做了,恐怕也是違心的。那他對吳老師一定也不會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