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在美國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像早晨的落花一樣新鮮美麗,但很快就會枯萎消失。隻有拾起來並風幹保存它們才能留芳久遠。
個人資料
AprilMe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微信太強大了

(2014-09-27 21:08:46) 下一個
           開始玩微信還不到一年。隨著每天叮叮咚咚的來信提示,附近的朋友不用見麵也能聊一些話題。一個群裏的人不管認識不認識,想說兩句就搭茬,不想說話就不理,反正沒人在乎你是否參與。年初被拉進了大學同學的圈子,新鮮熱鬧了一陣子,這會兒雖然平靜了不少,但時不時冒出來的懷舊話題和那發黃的老照片還是一次次地引出了潛水的同學。群裏一陣熱鬧一陣冷清,再加上底下的私聊,封存的往事變得鮮活起來,記憶的閘門一旦打開當年的青春足跡變得異常清晰。
 
            最近因同學牽線,又牽出了我的另一個朋友圈,一個我早已忘記的小集體。在大學時曾加入校廣播台,每星期定期值班播音直到畢業前夕。台裏的播音員大都是北京來的,就因為普通話相對標準。當然也有幾個不錯的武漢人或外地人。他們大都有過播音的訓練,比起我們北京的質量還要好。當時除了兩三個校工作人員以外,上到台長,下到播音員和編輯都是由我們學生擔任。國內的集體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尤其是年輕的集體,那就是很多工作以外的活動是少不了的。除了舉辦朗誦比賽,表演以外,我們還一起出去旅遊,晚上一起找地方看電視。那時學校裏找個電視看並不容易,當年熱播的一些國外電視劇都是這麽辛苦而又不連貫地看到的。
 
            被拉到群裏以後接到一個又一個的問候,來自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真令人感動。隨即看到整個廣播台的台譜,每個人的近照,隻要是找到的人員。還沒找到的就放一張從老照片截下來的頭像。後麵還有各位台友貢獻的老照片,兩頭一對照,似曾相識的老朋友就對上號了。就算是不認識的,比如小好幾屆的,也都熱情地以師兄師姐相稱。隻要是曾經加入過同一個集體,就是緣分!
 
            有時大家都閑,就一起回憶往事。大學裏女生宿舍樓的那些不為人知的內幕,當年那些校內名人的花邊新聞,誰誰得神經病了,誰誰在學校就病故了,誰誰因犯錯被趕出學校了,等等。足可以寫一本紀實小說了。夏天宿舍樓裏賣雪糕的大媽一聲武漢腔的“雪。。。糕!”叫賣聲曾是我們最盼望聽到的美妙音樂。一旦聽到這個聲音,我們就會抓著事先準備好的錢,快速衝到走廊,生怕買不到遺憾。
 
            冬天宿舍樓門口的餛飩攤永遠是一個溫暖的期盼。武漢的冬天陰冷潮濕,而因為地處南方,室內沒有暖氣。每天晚上在冰冷的教室裏上完晚自習以後又冷又餓,就盼著到家門口的時候能吃上一碗滾燙的餛飩。一碗餛飩再簡單不過,一點蔥花,一小撮冬菜,一點醬油和幾滴油,一大勺開水,卻是實打實的雪中送炭。其他時間樓下也不時有賣小零食的,但都是可有可無了。
 
            進校的第二年就開始由當地的大媽們組織到我們宿舍樓收被子,洗被子。早上挑著扁擔收去的被子到了傍晚就洗幹淨送回來了。從那以後我再也不用周末抱著被子坐公車從武昌跑到漢口的親戚家裏洗被子了。就為了回憶洗被子需要多少天我們在群裏還起了爭議。有人記得要兩天時間,有人推理說那晚上蓋什麽?最後一致同意是當天洗當天送回。
 
            最近快到十一了,各地的廣播台台友們都在組織聚會。現在已經計劃並確定了四個聚會。美國波士頓一個,北京一個,武漢一個,日本一個。看著群裏幾個熱鬧的雅聚委員會在那裏籌劃和討論細節,我真希望每一個都能參加。怎奈離得太遠,一個都去不了。隻好遙祝他們聚會成功愉快。
 
            微信太強大了!它把我們這些隱藏在深山老林裏的常年隱居客都挖出來了。一個不留神就被加進好幾個群裏,隨後email, 電話等其他聯係方式隨機使用,不怕你再消失。如果你現在還沒有在用微信,如果你不存在於幾個群裏,我敢說你比微信還強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AprilMe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平民之子' 的評論 : 多謝來訪和讚美。
平民之子 回複 悄悄話 春梅姐好文筆!好幽默!好想象!好年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