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毛先生這樣認真,我不回應一篇博文簡直說不過去。
其實我最開始想的倒不是怎麽回應阿毛先生,我最開始思考的是為什麽一篇關於精致的“拉雜的文章”(我老公評語)會讓這麽多人有反饋。我知道絕非我文筆多好,而是人到中年,我們對一成不變的生活都想有所改變。
所謂“精致”之說,無非是為“尋求改變”開了一個口子罷了。
如果我寫一些精致細節:比如玫瑰園子,精致的器皿,色香味俱全的菜,美麗的衣裳,鞋子,等等等等的,恐怕大家未必真的感興趣。文學城裏,細致的美貼美文隨處都有,從來都不缺這些。
而我特別強調的,是精致的心態。不是非得皇親國戚,或者富可敵國,我等普通人等,照舊可以有精致。精致麵前,人人平等。
阿毛先生說,精致的生活是無法量化的。比如每天10分鍾精致,怎麽個量化法呢?10分鍾也不夠啊。
另外,阿毛先生對每天精致10分鍾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也很困惑。你原文中寫:
當你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充滿了熱情,全身心的關注,
如果你需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 你的心裏麵就會有一點不情願的意思在
這裏我得回答兩個問題:
一:我怎麽量化我的10分鍾?
二:這10分鍾是需要,還是想要?
先說量化10分鍾。舉個例子吧,昨天晚上我想做紅燒肉,擱在平時,一般我隨便做做就好。可是因為這兩天在思考精致問題,我做的時候就特別精心了幾分鍾。用糖炒色,趁熱澆上料酒,之後把各種調料認真放好,之後慢慢等肉熟了。
之前,我會晃到別處玩,但昨天晚上因為心緒很靜,就把BSF作業拿出來認真地做了一個小時。
做好之後,老公回家,本來他都不餓了,可是這紅燒肉入口即化,實在太好吃了,他忍不住就倒了一罐啤酒,就著肉一口一口地吃喝了一個小時,能看出來他很滿足。
我吃了兩塊,也是滿意得不得了。
粗糙心態下,做飯是應付差事。而我告訴自己要精致,果真菜好吃了很多。做的時候,沒有想過要給網友看,或者是給誰看,我隻是想研究一下五花肉而已。
中年生活,每天吃喝拉撒,日日重複心底難免生煩,需要提醒自己找一找高質量的精致時間,此五花肉非彼五花肉,此紅燒肉也非彼紅燒肉了。
你看,這10分鍾顯得又不長,我又精致了一點點,是不是生活質量提高很多?
找一件慣常做的事,放顆想精致的心進去,即使不用背包走天下,我頭頂照舊有藍天。
接著再說說是需要還是想要這個問題。
我覺得,這種精致的心情,是我想要的。但如果想做到,就必須告訴自己,需要去做改變。我做的一個小改變是,每天早上疊被子。疊好被子之後,我看著被子上的圖案,覺得生活細節真的很有趣。
否則,早起匆匆忙忙,被子隨處一扔,反正晚上回來還要睡覺,不管它,再美的被子,老扔得亂七八糟的,也失去了美感了呢。
再好的老公老婆,日日相對,也同樣會變得麵孔模糊。
我們的生活,在日複一日的重複裏特別容易變得乏味,容易讓人消沉的。
如果一個男人想精致一下,早起試試穿得周正一點,找條不錯的褲子,配個襯衫試試,說不定老婆會在旁邊心裏嘀咕:忽然臭美,必有問題,這家夥是不是想泡妞了,啊啊啊?或者,就算老婆沒注意,自己穿雙好皮鞋出去,別人看著也是爽心悅目呢。
所謂的精致,就是好好地,仔細地過10分鍾,不管做什麽,象孩子一樣單純地享受10分鍾,讓時間略微停一停,管它釣魚,還是洗車,或者做飯,或者走路。
這些精致,其實是為了應付可能在心頭日日堆積起來的厭倦感,疲倦感,無力感,無奈感,寂寞,空虛,挫敗感。
精致之下,會製造一點驚喜。
無需改頭換麵,隻要一點點,送給自己10分鍾做禮物,是不是很精致呢?
今天,你精致了沒?
另外,字典裏,精致一詞有注解,而高大上沒進字典裏,說精致=高大上,不是字典裏出來的,是自己注解的。
精致真的不是高貴,富氣。一個做工精細的肥皂盒,別人也可用"精致"一詞。一個人鼻子生得小巧,漂亮,人家也可讚美她,鼻子生得精致,弄得精致好像平凡人是不能挪用的,真是裝模作樣,大驚小怪,我好想知道,哪誰更有資格過精致生活呢?找個大大有錢的老公不上班,就有錢有時間精致了,可也不對呀,王思聰有這麽有錢的老爸,還有大把時間享受,泡妞,我怎麽覺得他的生活粗糙,亂七八糟得要命啊?這個郭美美也是呀!這位博主隻提精致是需要經濟基礎與時間,是否還需要別的?
難道非得水晶杯子,晚禮服,精致妝容,菜擺得跟故宮展似的才能高大上地精致?
晚禮服俺穿過,水晶杯子也買過,精致妝容也化過,但讓我天天過那種日子,我會覺得受不了,太拘束了。
我向往簡單生活裏的精致瞬間。
精致麵前,人人平等,我就這麽說,非這麽說不可,哈哈哈,就精致。
--可將以上言論作為我今天精致的10分鍾。
我理解這種精致,也可以叫從容。我有個中學同學就是這樣一個精致女人。比如一頓晚飯,也是紅燒肉啊,她會擺一盤蘿卜花,真的是蘿卜頭泡在水裏長出蘿卜纓子來的那種。下班回來餓了,切幾塊北京自來紅,美其名曰“北京款下午茶”。給老公襯衫洗串色了,發個微信給老公:“如果你發現你多了一件粉色襯衫,不要驚訝,因為你白的少了一件。”一件普普通通的事,她也能做出不一樣來。幽默,從容,恐怕是精致的注腳。
客觀規律標準這玩意兒,也是主觀臆斷來的,畢竟這些都是形容詞,我之精致,於他人說不定粗糙之極。我不為結果所累,講究過程,用心,就是為了一段精致的心情。
比如這紅燒肉是否精致,到底是國家一級廚師判的是客觀標準,還是世界一級廚師評判的客觀標準?我何苦為這所謂標準所累,不允許自己心態精致一下?
不為所謂精致結果所累,不為最高標準所累,就是讓自己精致個10分鍾,屬於自己的精致,無需對任何人報備,這就是我強調的。
有情趣是一種生活態度,但能否達到“美好”“精美”的境界卻不一定。
前者是主觀意願,後者卻是有客觀標準的。
查查字典就很清楚的事情,實在沒必要長篇累牘去爭論。
我的理解是羽衣飛飛強調的是一種對生活的用心態度。在精致的心態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與有限的時間內也會打造出精致的生活,在粗糙的心態下即使富甲一方有大把時間,呈現的也是粗糙的生活。
精致生活並不就是物質化,精品化。它不僅與經濟基礎有關(所以要有工作),與時間有關(既使朝九晚五也無妨),更重要的與心態有關,與對生活的在意激情有關。
飛飛,讚同你對生活的態度。
我從來都不想跟人爭長短,隻是有時覺得是不是應該提醒一下/也隻是對有理想的人,讓人重新思考。
我們在這裏就結束吧。
祝好。
這篇文章,太精致太精彩太喜歡了.
尤其好喜歡: "精致麵前,人人平等". "找一件慣常做的事,放顆想精致的心進去,即使不用背包走天下,我頭頂照舊有藍天"。"所謂的精致,就是好好地,仔細地過10分鍾,不管做什麽,象孩子一樣單純地享受10分鍾,讓時間略微停一停,管它釣魚,還是洗車,或者做飯,或者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