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的時候,我特高興,發誓再也不學什麽碩士博士學位了,我要開始享受大好人生了。
然後不小心出了國,迫不得已拿了一個碩士學位。那會兒如果誰讓我學博士我會跟誰吵,大好時光拿來念書簡直是非人道行為。
在當時的我的眼中,能讀的書隻有一種:小說。
我在接近三十高齡的時候,把席絹的,瓊瑤等等一係列的言情小說看了個遍,幾百本是不成問題的。除了看小說,上完班每天追一集連續劇就能讓我滿足得直哼哼。
如果不是經曆人生的超低穀,恐怕我會一直這麽小說連續劇下去。
可是,人生它不是小說。
很多實實在在的問題非常現實地橫在麵前。
我曾經多麽鄙視拿一本書,照著書本養孩子的行為啊,可是孩子他真的很不好養啊。我也鄙視拿一本書學習夫妻關係的行為,可是婚姻和愛情怎麽這麽地讓人痛苦啊。
在痛苦中,在發現自己所有的方法都不可行之後,我才開始真正認真地看書了。
這是我人生轉折的開始。
先列一下書單:
Scott Peck: 《Road Less Traveled》
John Gottman: 《Why Marriages Succeed or Fail: And how you can make yours last》
Gary Chapman:《The 5 Love Languages》
Emerson Eggerichs: 《Love & Respect》
John Gottman: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Adele Faber & Elaine Mazlish:《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Adele Faber & Elaine Mazlish:《Siblings Without Rivalry》
Adele Faber & Elaine Mazlish:《How To Talk So Kids Can Learn》
Deborah Stipek & Kathy Seal:《Motivated Minds》
黃維仁:親密之旅培訓 (最為係統的課程)
下麵我再介紹一點作者。
最開始接近的一本心理學方麵的書,是Scott Peck的《少有人走的路》(Road Less Traveled),這本書剛剛開始出版時無人問津,N 年之後才開始被發現,成了暢銷書。作者Scott是名心理醫生,他是個思想非常深刻的人,很有自己獨特思考的角度,他對於愛的分析,到目前為止是我看到的最深刻最好的分析。那些“離開了他我不能活”偉大的愛在他的分析之下一點點暴露本真,真是讓人豁然開朗。這本書的英文版和中文版我都讀過,我們家領導也認真讀過,還特別仔細地做了很多筆記。
John Gottman是心理學界的大牛,他的marriage clinic非常有名,測試幾年之內是否離婚的準確率為92%。至於具體方式,我就不囉嗦了,感興趣的朋友自己網上搜一搜。其中的兩本書我傾力推薦《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和《Why Marriages Succeed or Fail: And how you can make yours last》,他在書裏麵對情緒的重視程度超過我們常人的想象。他主要靠臨床實證,與佛洛依德式的心理分析不一樣,但又從側麵證實了很多佛洛依德的理論。
還有一本非常流行的書《The 5 Love Languages》,作者Gary Chapman.他有專門的網站,可以去那裏看看具體的信息。另外還有一本《Love & Respect》作者:Emerson Eggerichs,這本書跟基督教信仰關係很密切,對男人的第一需要和女人的第一需要以及如何滿足對方的第一需要方麵有非常深入的探索。
關於育兒方麵,有三本書也很好,《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Siblings Without Rivalry》and 《How To Talk So Kids Can Learn》。作者:Adele Faber & Elaine Mazlish,他們是Dr. Haim Ginott 的學生,Dr. Ginott 也是John Gottman非常推崇的兒童心理學家,他在《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一書裏非常驕傲地宣布他用臨床方式證實了Dr.Ginott的理論。
同時,我這些年的學習跟我的信仰是根本沒有辦法分家的。我1997年受洗,當時別人一說我就信了,非常盲目,比較無知無畏。之後很多年,我都沒在基督教信仰方麵有任何的長進。
直到婚姻觸礁前後,我才開始到教會,對信仰開始認真。不認真還沒問題,這一認真問題就大大地出來了。我是個很喜歡自己琢磨很愛思考的人,讀《聖經》的時候基本每句話都看不進去,問題問的那叫一個多,很多人沒法回答我的問題。但我知道,自己的舊的思想體係不推翻,沒法建立新的體係。
信仰在我看來是精神支柱,不是單純地相信那麽簡單(Believe in 和Entrust是兩回事),必須去信任。如果要信任,就得有了解,盲信在我這裏是行不通的。
於是我從考古考據方麵,思想哲學方麵,以及具體生活方麵各個角度找了書來學,因著上帝的恩典,他借著這些書打開了我的眼睛,使得我非常篤定地相信上帝一直都在我的生命裏,從沒離開過。我想,如果沒有上帝的幫助,今天的我不可能擁有如此的平安喜樂和幸福。所以,我必須得把這些書也列出來,因為這是我所有學習的根基。
在這些書讀完之後,在我終於在上帝麵前跪下之後,《聖經》在我的眼裏,成了天下最美的一本書。
Josh McDowell《鐵證待判》《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
Josh McDowell《千載懸疑》《More Than a Carpenter》
C.S.Lewis《返璞歸真》《Mere Christianity》他也是《Chronicles of Narnia》的作者,牛津劍橋兩所學校教授。
C.S Lewis《卿卿如唔》《A Grief Observed》
遠誌明《老子與聖經》
Philip Yance《Where Is God when It Hurts》
書是好朋友,我會一直讀下去,一直學習下去,因著書,生命更加豐盛,我也更加感恩。
PS: 忘記了一本很重要的書《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以及用7個習慣寫的關於孩子,青少年和家庭方麵的,超棒的係列,雖然沒有很多心理學方麵的討論,但不少規律是相通的。
thanks for sharing. now I will start reading the ones that I haven't read.
想把你推薦的全讀一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