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呆久了,恐怕慢慢就開始適應美國學校對孩子脆弱自尊心的極度保護方式了。
這點在小學時候尤甚,什麽你好我好大家好,就算什麽都不好,也得想辦法整出一個獎讓大家感覺都特別好。
可是到了中學孩子都明白了,有些獎根本就是水的,哪個獎真金白銀誰心裏都有數。
當然,也可能美國學校認為到了中學孩子知道了自尊心就不再那麽玻璃脆啦。
也因為這個風氣,很多老中家長就無所適從啦。
尤其象我此等認真學習的好學生,拿著這個雞毛就當了令箭,簡直是亦步亦趨,生怕一個批評把娃給整壞了,使勁地誇啊,把他誇得天上難找,地上難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可是問題後來就來啦!
他根本聽不起批評!
完全就是給嬌慣壞了!
所以今天當我讀到《Motivated Minds》這一段時,那是一定要記上筆記,給大家一記強心針,咱老祖宗說忠言逆耳這還是有道理的!
作者是怎麽寫滴捏?
他說這孩子批評得批評的是地方。
比方說,一笨孩子考試就隻能考60分,他考了低分,你肯定不失望,對吧?當然直接就可以說:哇!你好棒啊。這話如果是對笨孩子,那肯定對。可是要是對著一個偷懶耍滑的孩子,你還這麽誇,那簡直是虛偽透頂啦!
要怎麽說呢:“60分!你這水平,就考60分!我根本不相信這是你的水平!”
為什麽說這種批評可以呢?因為批評背後的意思是說,我對你有信心,你很能幹,你這個成績是不可以的,你本來比這個厲害多了,所以雖然是批評,那實際是表揚啊!而如果虛偽地表揚,那實際是真心告訴孩子你就是天下第一小笨啊!
再有說到同情,也必須適度使用。
可以先說一句:“你考這麽不好,肯定挺失望的。”
不過如果看孩子情緒還算平穩,真話一定要跟上。
“那麽你覺得你為什麽考了D呢?是課堂跟不上還是理解力不夠?需要我給你找點什麽幫助嗎?”
千萬不要同情之後就徹底放任了。
一個生病孩子考試沒考好可以全然地表示同情,不用給任何建議。而一個不好好學習的孩子,父母是要建設性批評的,就算理解也適度表達,不能過分。
凡事過了就沒有度了。
所以批評的前提是:讓孩子覺得他能,然後就事論事具體討論哪裏可以改進。
同情的後續是:給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幫助,不能讓孩子自己在那瞎折騰。
不能象美國人一樣天天把孩子捧成國家領導。
也不要整天飛機轟炸把孩子批評得狗血噴頭。
所以最後結論就是:該批評得批評,該調理還得調理,沒有壓力就沒有進步,娃要有父母加壓,孩子才會有動力好好學習。
筆記引自《Motivated Minds》 Page 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