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明如鏡

以平常之心,道平凡往事,暢心中所想,寧靜而致遠。
正文

感恩節,感謝有你!

(2016-11-24 04:43:28) 下一個

感恩節,感謝有你! 

轉自古典書城

古典書城

今年的感恩節是2016年11月24日,農曆丙申年十月廿五 星期四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


1941年,美國正式將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


節日起源

17世紀,英國清教徒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乘著“五月花”號船到達美洲。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學會了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等。

到了冬天,他們獲得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並決定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

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們和馬薩索德帶來的90名印第安人歡聚一堂,慶祝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感恩節。

他們點起篝火舉行盛大宴會,將獵獲的火雞製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白人和印第安人圍著篝火,邊吃邊聊,載歌載舞,整個慶祝活動持續了三天。第一個感恩節的許多慶祝方式一直流傳後代

節日象征

火雞、玉米、南瓜和紅莓醬是代表第一次感恩節的象征。這些象征經常出現在假日的裝飾上和問候卡上。

特別是玉米,代表清教徒移民的死中求生經曆。用在餐桌或門上的裝飾,玉米代表著收獲和秋天。

風俗習慣

團聚

在美國,像中國的春節一樣,感恩節當天,成千上萬的人們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

全國各地,丈夫和妻子、孩子和老人,從市到鎮、從鎮到鄉、從鄉到莊,都回到老家共度節日。回不了家的人也打長途電話和父母家人暢談,分享感恩的事。

晚宴

感恩節的晚宴是美國人一年中很重視的一餐。這一餐的食物非常之豐富。在餐桌上,火雞和南瓜餅都是必備的。

火雞是感恩節的傳統主菜,通常是把火雞肚子裏塞上各種調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後整隻烤出,雞皮烤成深棕色,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給大家

遊行

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凡,城鄉市鎮到處舉行化裝遊行、戲劇表演和體育比賽等,學校和商店也都按規定放假休息

孩子們還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麵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

購物

感恩節第二天的周五稱為“黑色星期五”。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據說是因為在這一天,美國的各種商店都會對商品進行打折銷售。

所以周五這天一大早,所有人都要摸著黑衝到商場排隊買便宜貨,提前開始血拚“黑色星期五”。

郊遊

有些家庭還會驅車到鄉間去郊遊,或是坐飛機出去旅行,當初移民們安家落戶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是遊客們向往的所在。

在那裏,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號仿製的船和普利茅斯石,還可以參觀仿照當年的樣子建成的移民村。 

送一籃子食物

從18世紀起,美國就開始出現一種給貧窮人家送一籃子食物的風俗,感恩節一到,人們就裝上滿滿一籃食物親自送到窮人家。

這件事遠近傳聞,不久就有許多人學著她們的樣子做起來。不管遇到誰,他們都會說:“謝謝!”

節日遊戲

南瓜賽跑

比賽者用一把小勺推著南瓜跑,規則是絕對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終點者獲獎。比賽用的勺子越小,遊戲就越有意思。

蔓越桔競賽

把一個裝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競賽者圍坐在周圍,每人發給針線一份。比賽一開始,他們先穿針線,然後把蔓越桔一個個串起來,3分鍾一到;誰串得最長,誰就得獎。至於穿得最慢的人,大家還開玩笑地發給他一個最差獎。

玉米遊戲

先把五個玉米藏在屋裏,由大家分頭去找,找到玉米的五個人參加比賽,其他人在一旁觀看。比賽開始,五個人就迅速把玉米粒剝在一個碗裏,誰先剝完誰得獎,然後由沒有參加比賽的人圍在碗旁邊猜裏麵有多少玉米粒,猜得數量最接近的獎給一大包玉米花。

中式感恩

感恩節起源於西方,但人們深藏心底的感恩卻是一樣的。西方的感恩是起源於對於印第安人的感恩,而中國的感恩則是感恩祖先、感恩父母、感恩生活……

我們沒有“中華感恩節”,但幾千年來祖先早已把感恩溶於我們血脈之中。感恩是幾千年來中華祖先的身體力行,一點一滴的行動,時時處處的善意善行,如同雲行藍天,水匯江海。

感恩典故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從“木桃”到“瓊瑤”,隻是一枚感謝的種子而已——緣於愛與被愛。這之間連接的不過是一份心意罷了。或許,木桃對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報之以瓊瑤,也未必就是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聲由衷的“感謝”吧。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原文是“涓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書麵記載最早為清代的《增廣賢文·朱子家訓》,原為民間俗語,後清代朱用純編輯收錄,為教子醒世用。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出自明朝《增廣賢文》一書,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銜環結草,以報恩德

結草與銜環都是古代報恩的傳說,出自《左傳》。前者講一個士大夫將其父的愛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愛妾已死去的父親為替女兒報恩,將地上野草纏成亂結,絆倒恩人的敵手。後者講有個兒童挽救了一隻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銜來白環四枚,聲言此環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潔白,身居高位。後將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

今天的感恩不是漂洋過海來的感恩,而該是這份溫暖腳下大地的感動。感恩節到了,你最想感謝誰呢?

冬天即便再寒冷,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可以照亮胸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