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5日回國,此行除探親訪友及參加小學,初中育英學校150周年校慶外,重要事情是我要到吉林老家祭祖,這是我七十五年來首次祭祖。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我的父母從未跟我們孩子提過任何有關常氏家族的任何事情,因你小心還躲不及政治運動及組織找你的麻煩,所以,有關我的家族情況是1981年4月到美國之後,逐漸從與姑姑們談話及與姐姐和哥哥聊天知道很多有關常氏家族的事情。九十年代我的叔祖父--常林彝全家移民來美(叔祖母--歐陽笩蘇,姑姑--常磊,三位叔叔--常焱,常矗和常犇),有時節假日會去紐約看望老人家。目前,我與常氏家族還有來往的隻有我四叔祖---常蔭槐的後代和我爺爺的侄女,侄孫兒。最近幾年在國內的媒體上才對常蔭槐的事跡有了實事求是的報道與評論,而且,當地政府還幫助我們找回了在文革裏被破壞的祖墳,並劃出一塊地建成墓園,在此我非常感謝吉林省梨樹縣政府僑辦及劉家館子鎮政府的關心與支持。
在回國之前,我的堂叔---常焱曾經與我聯係過,詢問一些有關常氏家族的一些事情,我在幾年前曾收到數張來自我堂姑---常慕儀寄來祖輩和我家的老照片,同時我也轉發幾張給常焱叔叔,因他當時也在收集有關他爺爺---常蔭槐的資料。為什麽遲遲沒有寫有關祖輩的曆史,因為中國的近代史寫出來的都是與真實的事實有較大的出入,能把反日的寫成漢奸,把不抗日的寫成英雄。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國內曾出版的書和電視劇及電影,把我叔曾祖父---常蔭槐視為與日本人勾結的漢奸,對文藝作品中的描寫不想妄加評論,但曆史上的他老人家卻是一位頗有作為的愛國者。他的事跡見於《人物》雜誌(1994年4期)和《鐵路春秋》(1995年2期),我叔曾祖遇害至今已是八十六年,史學家已給了他正確的評價。作為他老人家的後代,緬懷之情卻悠悠不止。
去年9年26日到沈陽,晚上與常焱叔嬸和常矗叔嬸一起晚餐,我與他們也有年頭沒見麵了,上次到沈陽還是1958年10月參加“全國擊劍裁判員學習班”和“全國25省市擊劍技巧錦標賽”時,一晃已是五十六年前的事了,真是時過境遷,如今的沈陽商廈比比皆是,晚上是燈紅酒綠,馬路的車輛川流不息,到處人頭攢動,好一幅美麗的繁榮夜景。第二天清晨吃過早餐後便驅車前往吉林省的梨樹縣,在遼寧省高速路向北進內蒙後,走四十分鍾後再走一段遼寧省公路,進入吉林省不久下高速路進入鄉間車道,道路是坑坑窪窪慢速前進,最後終於開到老家---梨樹縣劉家館子鎮。
我們兩輛車到達墓園時,已有很多人等候在墓園門外,有鎮和村的領導和常姓的鄉親,按族譜排序也屬同宗。因為我的曾祖父的墓園在北京,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政府征用我曾祖父的墓園用地,被迫遷墳到回民墓園。所以,老家的墓園內隻有太祖父母,二曾祖父母和四曾祖父母的墳墓。隨後我們拜祭了先祖,還與前來的同宗的鄉親們聊天並詢問了一些常家以往的事情,而且梨樹縣的僑辦領導在鎮政府接見我們並進行交談,座談會後共進午餐。飯後,我們又到常家祖宅和常氏私立中學舊址參觀,於午後近三點返回沈陽。
北京----沈陽的動車,我在南站買的預售票,以為南站發車,結果是北京站發車,改簽後無座位,
在 北京祭祖
我的曾祖父墓園在北京溫泉白家灘村(我家在這村子買有兩百畝地,雇請農民耕種,收獲糧食供我們全家一年的生活),在我的記憶裏於1947年的清明節,跟隨祖父(常炳彝)及其全家人員給我曾祖父(常蔭廷)上墳掃墓。解放後到我來美國之前的三十二年裏,因政治原因從未給前輩掃過墓,也從未與諸曾祖父的後人有過任何的接觸與來往,直到我全家移民美國前,常家後代從爺爺輩,叔姑輩及堂兄弟姐妹見了幾十人,據他們講在京的常家後人有百十餘人,主要是我們這支和四叔曾祖常蔭槐的後代。後來,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國家要征用那塊墓地必須遷墳。我聽說是先遷墳在盧溝橋一帶,後來又移至現在的公共墓園-----回民公墓。
我們是十月下旬,與我堂弟---常敘哲一起,請我學生--劉景興開車送我們前往回民墓園,還算好找而且墓園內修理得很整齊並幹淨。敘哲很快就找到了曾祖父---常蔭庭的墳墓,他老人家的墓旁是敘哲爺爺---常焜彝的墓,在那正巧有工人在幹活,順便請他們幫忙將兩位先輩的墳除草,添土等簡單的整理一下。
回民墓園的主路,兩邊翠綠的樹,馬路麵及人行道都很幹淨。
這是2002年重新立的碑,是我三爺--常焜彝及全家。
這個碑石六十年代初立的碑,是我爺爺和三爺兄弟兩人的名字。
因我祖父的棺木葬在美國加州,我父親的墓地在蘇州,母親的骨灰散落在遼寧省撫順市,我嶽父嶽母的墓地在北京香山。 幾位長輩的墓地都需要去祭拜,爺爺的可在回美國後,選擇去加州時再到墓地祭拜。我們祭拜完曾祖父的墓地後,便驅車去香山我嶽父嶽母的墓地,這裏是無人管理的區域,還是九十年代買的一塊地,隻有自家人上墳才清理。
我們去深圳待了些日子,因北京霧霾天氣,我們已是難以忍受了,隻得到南方避難了,深圳空氣,飲食服務都比北京強得太多了,也比北京便宜。隨後又去上海看朋友,到蘇州父親的墓地祭拜。而後還去了朱家角和周莊遊覽並看望朋友,直到10月下旬才回北京,隻好再忍耐幾天供暖前夕的冷宮生活,
我嶽父嶽母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