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3)
2023 (214)
2024 (67)
長篇小說:九針
紅葉 作品
第十四章 聚散悲歡 (2)
“ 國內有個朋友跟我說,他老家有個中藥廠要找人承包。我想去那裏,不僅可以經
營藥廠,還可以搞科研。那裏附近的山區出產豐富的中草藥,我可以研究一些醫學
課題,特別是抗癌草藥,這樣能造福很多癌症病人,所以我就決定回去試試看。”
李翔解釋道。
“ 留在美國不是一樣也可以做事業嗎?哪裏的水土不養人呢?”紫蘇試圖挽留李翔。
“ 對,是這樣的。” 李翔同意:“ 可是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的人也許適合在這
裏發展, 有的人適合在那裏發展。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所以我決
定回去。”
看來李翔決心已定, 很難說服他了。
“ 那您的女兒呢?”紫蘇問。
“ 我已經把她先送回去了,我父母會照顧她的。”李翔回答道:“ 她回去接受一
段時間的中文教育也好,可以提高她的語文水平。而且家裏那種溫暖的親情,如魚
得水的感覺,在這裏是找不到的。”
確實,人隻有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才能找到一種家的感覺。 包括食物,包括音樂,包
括節日,這些從小熟知的東西,難以忘懷,在每個人身上都打下了不自覺的深深的
烙印。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因地域同曆史文化的不同,而自然形成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思維
方式。內陸,海島,沙漠,草原的人們,過著各自不同的生活。 比如中國人的年夜
飯,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冬天的火鍋;美國人感恩節的火雞和南瓜餅,
聖誕大餐。無論哪個民族,人總是無法忘懷自己兒時熟悉的食物和節日。
紫蘇心中煩悶,她信步走在校園附近的小鎮上。
看看這安詳的小鎮,恬靜地,安分守己地座落在這裏,它在世界上所處的位置。即
使是一朵野花,一棵野草,都有屬於自己腳下的一塊土地的, 一個位置的。
紫蘇走進了沿街的一家小咖啡館裏,買了一杯咖啡,靠窗坐下,望著窗外發呆。店
裏的客人不多,人們悠閑地坐著,或者閑聊,或者上網,各得其樂。
她想,要改變自己的地理位置,或者與來自他方的人一起生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情。尤其是來自異國他鄉的移民,更不容易適應和被接納。
正因為如此,許多人滿懷信心地來,又有許多人選擇離開,到別的地方去生活,去
追求自己的理想。
所謂的自由世界,正如大海一樣。無邊無際的大海表麵上看起來很寧靜,但水麵之
下有無數的魚類,有礁石有暗流,深不可測。魚族們從鯊魚到小蝦,都遵守著自然
的法則,能夠自由生存的區域層次都是有限的。
世界上沒有絕對自由的地方。
紫蘇想起她的朋友黃依敏,在上海的生活很安定,哪兒也不想去。從出生至今,幾
十年了,依敏都住在同一個城市裏。如深湖中的一條魚,這也是一種生態方式,自
然,平靜,舒適。
紫蘇對李翔的情感, 象春天的青草,剛剛蘇醒萌芽,沒想到事情卻又起了關鍵性的
變化。
看來人世間的事情無時無刻都悄悄地變化著,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就連腳下的地
球,也在不動聲色地一刻不停地旋轉著。
上一篇: 九針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