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 “東風快遞”,大國安全戰略基石

(2019-10-01 09:52:07) 下一個

“東風快遞”,大國安全戰略基石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李永飛 楊永剛 向書迪 時間:2019-09-23
122 0 字號:A-A+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2017年7月30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圖為受閱的火箭軍方隊。(新華社資料圖)

多枚新型導彈直刺蒼穹。

9月14日至16日,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第二次演練在天安門地區及長安街沿線舉行。伴隨著導彈戰車隆隆的轟鳴聲,火箭軍裝備方隊緩緩駛過,高車巨劍、氣勢如虹。 

  查閱我國戰略導彈部隊曆次閱兵的圖片和視頻可以發現,自1984年在天安門前首次亮相以來,“大國劍陣”次次閱兵都有新發展,導彈武器裝備已經形成核常兼備、型號配套、射程銜接、打擊效能多樣的作戰力量體係,導彈身材更小了、精度更高了、威力更強了、機動更快了,大國長劍展盡鋒芒。 

  沐浴著和平的陽光,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在無數個神秘的導彈陣地上,火箭軍官兵衝鋒在練兵備戰第一線,把“隨時能戰、準時發射、有效毀傷”作為核心標準,逼近裝備極限、瞄準極致練兵,探索實戰化訓練的“東風劍法”,打造駕馭新型裝備的“神劍馭手”,依靠創新科技砥礪“大國劍鋒”,保證做到聞令出鞘,一劍封喉。 

  枕著敵情睡覺 

  周末本是難得的閑暇時光,但在被中央軍委授予“導彈發射先鋒營”榮譽稱號的某旅發射一營,來到這裏的人們會發現一道獨特的“風景”:俱樂部“嗨歌”,音響隻開到一半,官兵們看電影聽音樂,全都隻戴一個耳機。 

  這是為什麽?疑惑未解,一陣刺耳的“戰鬥警報”打破營區的寧靜,一場無預告應急拉動開始了。官兵們迅如捷豹、動若風發,駕車仗劍在茫茫夜色裏打響“導彈戰”。 

  “留一隻耳朵,聽集合號令。”營長潘少明解釋說。 

  這是火箭軍部隊戰備訓練的常態。幾十年來,一茬茬官兵在練兵備戰實踐中形成共識:戒備狀態是部隊實戰化水平的“試金石”,軍人就得常備不懈、苦練不怠,隨時準備打仗! 

  過去,國之重器都是“龐然大物”,雄踞深山便能懾敵萬裏,“臨戰思維”顯得並不迫切。20世紀90年代,戰略導彈部隊步入“核常兼備、雙重威懾”時代,一批新型常規導彈部隊組建之日便擔當重任,在“超常規建設、加速度發展”中遂行軍事行動任務,“天天抓準備、常年高戒備”標定進入火箭軍戰備訓練的坐標係。 

  “枕著敵情睡覺,伴著長劍入眠。”走進火箭軍部隊,人們不禁會問,這種“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臨戰姿態”從哪裏來?答案,就寫在座座導彈軍營中。 

  火箭軍依托信息係統“一網聯千裏”,建成多級一體的聯合值班係統,探索建立循環滾動值班、常年備戰機製,常態開展高戒備值班作戰指揮、平戰轉換、快速反應、武器性能保持、應急處置等針對性訓練,常態化開展以“檢查抽查、應急拉動、工作督辦、整改提升”為主要內容的“查拉督改”戰備狀態督察活動,“隨時準備打仗”意識成為一種習慣,“箭在弦上”便是一種常態。 

  某基地圍繞保持“隨時能戰”戰備狀態重拳糾治“和平病”,組織官兵圍繞不思打仗的“和平幻想”、不練打仗的“形式主義”、不敢打仗的“驕嬌二氣”等展開討論,拉單列表限期掛賬銷賬,組織開展不打招呼應急拉動、夜間火力突擊等課目訓練,錘煉部隊應急應戰能力水平。 

  某導彈旅探索形成“四級”值班待戰模式,建立完善三級崗位執勤防衛力量、三級聯動應急處置力量,建立全天候預警監控值班機製,研究細化13種戰備方案和12個應急處置預案,高戒備值班拉動、整旅全裝拉動、防暴處突等“七個拉動”,隨時聞令出征。 

  在大漠,在深山,在南國,在邊陲,導彈軍營中戰車水滿油足,長劍蓄勢待發,時刻保持“臨戰姿態”,隻待一聲令下,官兵們便能隨時遂行上級賦予的各種任務。 

  “仗劍行天疆” 

  前不久,遼東的張老漢千裏迢迢趕到南方某導彈旅探望當連長的兒子,本想給他個驚喜,沒想到去了才知道,幾天前還在營區的兒子,此刻已在西北某地參加演習。 

  幾年前,一組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導彈部隊已經完成從‘山溝裏的部隊’到‘車輪子上的部隊’的全麵轉型。”如今,火箭軍部隊常年轉戰大江南北,“仗劍行天疆”已成常態。 

  近年來,火箭軍部隊采取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導彈操作程序,提高了導彈武器連續測試、快速機動、全天候發射等能力,為適應多區域機動作戰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高車長劍能夠遠程機動、馳騁九州,不僅凸顯導彈重型裝備從笨重到靈巧的變化,也折射出實戰化訓練從“固定發射”到“機動發射”、從“擇機發射”到“隨機發射”的發展變遷。 

  火箭軍按照“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把部隊“趕”出營區、“逼”進荒野、“挺”上高原,在不同地域、不同氣候條件下反覆摔打錘煉部隊全道路機動、全地域發射、全方位控製、全天候突擊能力,針對暴露出的武器裝備、戰法訓法、人員素質等方麵的“短板”展開專攻精練,“精確打擊、千裏點穴”本領大幅躍升。 

  “常規導彈第一旅”是探索戰備拉動的先行者,他們堅持“月裝備拉動、季野外駐訓、年合成訓練”,機動距離從幾十公裏延伸到數千公裏,作戰地域從“家門口”覆蓋到“全疆域”,穿林海、鑽山穀、上高原、走戈壁,全域處處擺兵布陣,“戰鬥”隨時都能打響。 

  “常規導彈第一旅”以往練兵的“獨門秘籍”,如今已成為火箭軍部隊共同的“練兵法則”,官兵們不再滿足駕車仗劍出去“跑”一圈,而是加入各種複雜“敵情”,常常是出門就被“敵人”一路追著攆著打。 

  某導彈旅官兵至今還記得,那年他們千裏北上執行紅藍對抗任務,迎接他們的是猝不及防的“暴風驟雨”:戰車剛出營門,幾架無人機悄然掠過上空,空襲警報很快就拉響了;戰車長劍還未從軍列上卸載,站台外便響起了“敵特”襲擾的槍聲;打仗進入關鍵時候,有線通信被破壞,無線通信遭幹擾…… 

  這就是打仗! 

  經過一次次的無預告拉動,火箭軍部隊不僅完善了戰法,還形成了一套“動中抓、動中建、動中錘煉戰鬥力”的“數據庫”—— 

  從南國密林到西北高原,從白山黑水到廣袤大漠,兵車所至,途中道路、橋梁、涵洞等數據信息早已爛熟於心,製訂的上百種道路搶修、多路開進、戰術迂回等機動方案,精確到點、具體到車、時限到分,指引導彈戰車精準占領陣地,隨時展開突擊。 

  裝備發展促進了遠程機動,機動訓練也提升了裝備性能。訓練中,官兵采集數萬組數據精確分析導彈武器裝備不同地域環境下參數、性能等變化,采取一係列改進調整措施,增強了武器裝備在高溫、低溫、雨天、大風等各種環境下的“免疫力”和適應力,實現了“寒區可礪劍、熱帶能點兵”。 

  信息化藍軍逼著紅軍成長成熟 

  那一年,某導彈旅整裝出征,奔赴千裏之外展開紅藍對抗演練。山還在,嶺更綠,“戰場”依舊,可與藍軍一交手,這個旅的官兵就有點慌神。 

  對抗訓練進入第一回合,“哨音”未響,藍軍就先下重手,招招“致命”,官兵倉促應戰、疲於應付。第二回合的較量更加激烈,官兵正準備組織導彈發射,藍軍使出“連環殺”,電磁迷霧、核化襲擊、人裝受損、基本指揮所被毀等多種威脅交互一體、連貫實施。 

  這次對抗,一改以往“一戰定勝負”的模式,采取“回合升級”方式,一次對抗“五次交手”,一個回合比一個回合艱苦、一個回合比一個回合複雜。 

  這還是當年那個熱情的“老房東”嗎?過去,隻要有部隊來駐訓,某訓練基地官兵總是敲鑼打鼓相迎、備好營房候客,藍軍分隊偶爾出點課目,也是“扔個發煙罐”造點聲勢。可現在變得“翻臉不認人”,剛進門就“使絆子”,一路追著攆著打,他們成了令不少官兵有所忌憚的“新對手”。 

  “角色雖是藍軍,當初打仗意識不強、對抗手段單一、設置背景簡單,所以隻能‘撓撓癢’。”聊起當年,某基地導調考評處處長丁國林一臉無奈,再說當下,他立馬變得信心滿滿,“如今抽組偵察監視、精確打擊、特戰破襲等10多支專業力量組成‘合成藍軍’,用的都是‘連環計’,打的都是‘組合拳’。” 

  信息化藍軍的成長之路,也正是火箭軍實戰化訓練的深化拓展之路,一支藍軍的變化見證火箭軍這個戰略軍種實戰能力的躍升。 

  近年來,火箭軍所有常規導彈旅在開展架架排序、營營對抗、旅旅對抗的基礎上,都經曆過多輪紅藍對抗演練,高手與高手過招,強者與強者對弈,戰場“磨刀石”反覆淬煉鋒芒畢露的“倚天劍”,演兵場上呈現出嶄新的圖景——藍軍逼真構設出“天上有衛星、空中有飛機、地麵有敵特、電磁有幹擾、戰場有沾染、道橋有損壞、陣地有損傷、裝備有故障、人員有減員”的戰場環境,把距離遙遠的“敵人”拉近了,作戰方案中的“敵情”真實呈現,讓紅軍部隊處處受阻、吃盡苦頭。 

  某導彈旅進場駐訓50多天,藍軍重點實施空中與特種偵察、電子監測與幹擾、遠程精確打擊等5類144個對抗行動,設置中止發射、兵力重組等3類195個導調課目,官兵在演練中梳理形成作戰數據統計、案例匯編、任務績效表等5項成果,紅藍雙方在博弈拚殺中砥礪大國劍鋒。 

  這支形神兼備的信息化藍軍,從小到大、由弱及強,讓部隊在與強敵交手中探尋破敵之策,練就勝戰之法。隨著一場場對抗演練不斷升級,嚐盡了苦頭的紅軍也在曆練中不斷成熟,克敵製勝的應對招法越來越多。 

  科技創新擦亮“大國劍鋒” 

  前不久,某旅官兵駕馭著數十噸重的導彈戰車,在深山中快速轉進。這種長達數十米的“巨無霸”,行進途中最怕遇到急彎直角,可他們卻暢行無阻。原來,該旅已經擁有20多項革新成果的一級軍士長夏建陸,牽頭研發出的“公路運輸車移位器”破解了難題。 

  無獨有偶,某旅曾經因為訓練彈數量不足,碰到大項任務就出現“有人訓練、有人觀戰”的窘況。工程師廖飛鵬帶著技術骨幹,把床鋪搬到裝備庫房,一次次測量計算,一回回推理論證,曆時半年多終於研發出“某型仿真訓練彈”和“瞄準適配器”,不僅實現了操作訓練全部功能,還對遠程控製、參數運算等進行了設計優化,為該旅探索整營突擊、整旅突擊的新訓法戰法奠定了紮實基礎,成果被上級全麵推廣。 

  十九大報告強調:“樹立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火箭軍作為一支高科技部隊,提高戰鬥力,動力在創新,出路在創新,他們既有科研團隊的創新攻關,也有普通官兵的群眾性創新,但始終把演兵場作為檢驗科研創新成果的“考卷”,堅持“創新行不行、戰場說了算”,催生出成百上千項沾滿泥土味、冒著硝煙味的科研成果,“科研為戰”助推大國長劍浴火飛天。 

  從上世紀90年代初“紙殼作麵板、草繩當電纜”的原始模擬,到如今研發出具有模擬操作、故障診斷、信息判讀、訓練考核等多種功能的信息化仿真裝備,大到精密高端的武器裝備,小到簡單實用的訓練器材,人人想創新、時時講創新、處處有創新蔚然成風。 

  火箭軍研究院研究員楊光鬆承擔一項前沿課題研究,堅持依靠自主創新給項目“托底”。他帶著科研團隊轉戰大半個中國,苦戰半年多,終於突破思維、材料、工藝等方麵難題,掌握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技術,讓創新成果與戰場無縫對接,實現了獨立知識產權。 

  在火箭軍的“創新數據庫”中,有很多像楊光鬆一樣的科研人員,他們夙夜攻關,取得了眾多處於科技前沿、填補國內空白的科研成果:“導彈自動化測試係統”使中國導彈測試技術一步跨入領先行列;建立“大型指揮自動化係統”,標誌著火箭軍“中軍帳”日趨現代化;“戰略導彈訓練模擬係統”等係列成果,運用現代技術進行全武器係統訓練模擬仿真。 

  士官遲洪亮為提高裝備使用效率,自主研發出“汽車發動機氣門導管安裝器”“汽車發動機氣門口單飛刀鉸刀”“汽車燃油供給搶修裝置”等成果,運用於訓練實踐發揮了很大作用,其中4項成果獲得國家專利,遲洪亮被戰友們親切地稱為“士兵發明家”。 

  某導彈旅裝備3次換型,武器裝備每發展一步,創新標準就提升一分。“某新型導彈模擬訓練裝備”實現從“模擬訓練裝備”到“仿真訓練係統”,再到編寫幾十萬行軟件代碼的第三代“數字化”訓練彈,科研創新“三級跳”為提高部隊戰略能力發揮重要作用,成果兩次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本文鏈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military/info_34029.html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和本文鏈接 

責任編輯:北平

看完這篇文章心情如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