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轉:中國北鬥開啟全球組網“衝刺”。 中新網

(2019-09-25 00:16:41) 下一個

  “一箭雙星”成功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衛星
  中國北鬥開啟全球組網“衝刺”

  本報北京9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5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47、48顆北鬥導航衛星。這是繼去年11月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基本係統”部署任務完成後,今年北鬥中圓軌道衛星的首次發射,正式開啟北鬥三號從“基本係統”向“完整係統”大步邁進、向全球組網的“全麵衝刺”。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副總師王金剛介紹,此次是北鬥中圓軌道衛星第一次配置輕量化氫鍾,具備更高的精度和穩定度,能夠有效提升衛星的性能指標和服務質量。該組衛星還配置了新型導航任務處理機,能夠提升導航信號質量。這一組衛星配置了國際搜救、報文通信等增量載荷,在與現有兩顆具備同樣載荷的北鬥衛星配合下,能夠進一步提高星座服務能力,通過更快、更準的定位,有效提升國際搜救能力。同時,全球短報文的順利傳輸,使“太空短信”成為現實。

  今年,北鬥三號高密度發射依然是常態,批產、密集發射、多條戰線並舉依然是北鬥三號的現實挑戰。此輪高密度發射,將從今年下半年延續到明年。

 

  王金剛說,北鬥試驗隊肩上承擔著重大的責任和壓力,更是要將每顆星都當成“首發星”,才能步步推進全球組網的全盤計劃。

  據北鬥三號衛星副總指揮王東介紹,試驗團隊結合批量生產特點開展流程優化,加速單機和整星研製進程,實現12顆星並行研製的任務目標。

  以測試業務為例,在發射場和北京唐家嶺地區實行測試數據遠程判讀,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幅減少發射場人員。截至此次發射前夕,在場人員與進場初期的百人相比,壓縮到僅30人左右,大大節約了人力資源等各方麵成本。

  五院試驗隊控製與推進分係統調度常濤透露,試驗團隊加強元器件、原材料和零組件的儲備,建立通用產品生產線,從而保證工期、產量和產品質量的穩定。這些,最終讓北鬥衛星單個型號研製周期,從3年縮短到1年半。

  此次發射任務原定發射“窗口”因天氣原因不宜實施,為不影響整個組網計劃進程,北鬥工程指揮部迅速調整工期,轉換狀態,決策提前發射。北鬥人團結協作,最終實現了任務過程結果“雙圓滿”,用成功的捷報向祖國表達祝福。

  來自中國衛星導航係統管理辦公室的消息稱,截至目前,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全球組網發射已進入“倒計時”,北鬥將與其他全球衛星導航係統並肩為全世界提供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成為麵向全球的重大公共服務空間基礎設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貢獻”。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葉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