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245)
2020 (1)
2024 (2)
位置:首頁 ->> 軍情聚焦 ->> 武器裝備 | 【CNML格式】 【大 中 小】 【打 印】 |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
有艦就有艦名,人民海軍的艦艇也不例外。那麽,共和國的“流動國土”究竟是怎樣命名的呢?這些名字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星星之火,在萬裏海疆燎原 1978年11月18日,海軍正式頒布《海軍艦艇命名條例》,對人民海軍艦艇命名作出規範。往前追溯,那段特殊曆史背景下人民海軍所采用的艦艇命名方法,依然讓今天的我們回味無窮。 1949年4月23日,劃時代的旗幟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升起——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宣告誕生。當時,大家對已有的艦艇如何命名進行了討論,有人提議用領袖和將軍的人名,有人提議用戰鬥英雄的人名。毛主席聽到議論後笑著說,曆史是人民創造的,用人名不妥。我們的海軍剛剛組建,現有的戰艦是我們的海上根據地,是星星之火。 1949年9月19日,國民黨海防第一艦隊旗艦——“長治”號在上海吳淞口外起義編入人民海軍序列,而後更名為“南昌”艦,其意不言而喻。 1950年4月23日,在南京江麵舉行的華東軍區海軍一周年生日慶典暨艦艇命名典禮上,由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命名的人民海軍第一批艦艇展示了嶄新的艦容和艦名——“井岡山”“南昌”“延安”“遵義”“古田”“興國”……寓意以革命聖地的“星星之火”燎原祖國的“藍色國土”。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中國政府決心加快人民海軍的建設步伐。1953年6月4日,中國和蘇聯簽訂了“海軍訂貨協定”,從蘇聯進口部分戰鬥艦艇,其中包括4艘驅逐艦。 時任海軍司令員蕭勁光認為,這4艘艦艇雖然都是蘇聯二戰時期戰功卓著的戰艦,但它們畢竟不是我們自己建造的。我國要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爭取早日擁有自己設計建造的大型軍艦。而這一切必須依靠強大的工業基礎,因此,這4艘軍艦的艦名定為當時中國的四大工業重鎮“鞍山”“撫順”“長春”“太原”。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