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統台灣?笨蛋,問題是……
最近,“武統台灣”的呼聲甚囂塵上,一浪高過一浪。竊以為,這種聲音能夠頻繁、大聲出現,不被敏感和諧,本身也是一種進步。其中若幹論斷,本人也是讚同的,比如:2016-12-20 和平統一台灣,已經完全沒有可能。 美日如果直接軍事介入台海戰爭,在沿海近地美日台三方合起來也不是解放軍的對手——這點我同意;但我更同意美日不會、也不敢直接軍事介入,因為沒人真正想打核大戰。 迅速拿下台灣後,治理“台獨”思想泛濫的台灣不是什麽大不了的難事,搞一個階段的“政治運動”就行,很快就會統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草根博主曹耀成論點)上來。畢竟當年解放整個大陸,體量、複雜和環境險惡程度均以百倍計,不也照樣過來了麽?中共這方麵的寶貴經驗十足。 …… 即便如此,本人也認為武統台灣的機會還不到最佳。桃子還生的,就先不摘。膿瘡還沒熟透,挑破會很痛,也很傷。 台灣問題從來不是兩岸問題。早先它屬於中日問題,現在屬於中美問題,更深一層是東西方兩大文明板塊的問題——其實中日問題的本質又何嚐不是東西方(中西)的問題!台灣問題(甚至中日問題)的徹底解決,是“東風壓倒西風”的產物和結果呢,還是尋求中國真正崛起的途徑、敲門磚?值得決策層和全國人民反複斟酌、推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事與願違前功盡棄,甚至萬劫不複。 局不好破,但必須破;關鍵是怎麽破。 “中國崛起”是全世界都看得到的現實,但中國崛起還在路上,還未登頂。急於通過“武統台灣”來登頂?恐怕會適得其反。因為前麵說了,台灣問題的實質是東西方問題。中國目前與事實上掌控大半個世界的西方翻臉還翻不起。 先回顧一下中國是如何崛起的。 首先當然是新中國成立,大陸地區複歸一統。這是前提和基礎。 然後是“一邊倒”,(建國前後毛澤東多次嚐試同美國西方建立良好關係,但美國出於多方麵考慮予以拒絕),蘇聯為了壯大對抗西方集團的力量,大力幫助中國工業化;中國完成初步、全麵的工業化,也借此培養了大量人才。 中蘇決裂,西方則繼續封鎖,中國陷入長期艱難的困局。中蘇分裂的根子是蘇聯想讓中國變成其政治經濟附庸,資本輸出地、原料產地和產品市場;而中國想要獨立自主,徹底“站起來”,結果必然是反其道而行之,最終讓蘇聯東歐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成為我們的“市場”。人口和發展程度均有限的蘇東等,哪裏承載得起體量大得多的中國之全麵工業化和現代化?決裂是必然的。 恰此時被蘇聯擴張壓迫得喘不過氣來的美國深刻意識到中國的價值。尼克鬆跨洋一握,把中國拉進了西方主導的“全球化”,把蘇聯拖垮的同時,中國如困龍入海,如饑似渴地汲取資金、技術的養分,並以西方為主導的大半個世界為暢快的產品市場,終於玉成一個人類有史以來最大工業國。等到西方人醒悟過來時,中國已經是一個蒸不爛煮不熟錘不扁炒不爆響當當銅豌豆!還甩不脫捏不死更吞不下! 毋庸諱言,中國就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問題所在——即使沒有中國,也會有其他的國家頂上來,成為霸權的挑戰者,隻是有五千年天賦底蘊的中國最有資格、最當仁不讓而已。成功,或者不成功,挑戰者都必然會出現,這是人類文明興替史的客觀規律,是辯證法。花無百日紅,沒有人可以青春永駐。 中國崛起,不是說軍事力量要彪悍到像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一樣,可以橫掃世界——這不符合量變質變的辯證法,也不符合文明普世價值。力量的博弈,“此長”的另一麵,必然是“彼消”。大量的工廠、製造業及其技術、人才,數以億計的就業崗位,既然流到中國,就絕難返流回西方——格局就此奠定,力量對比就此改變。中產萎縮,階級矛盾、種族矛盾、宗教文化矛盾凸顯,財政惡化,政府失靈,等等,隻是西方衰落的表現,而非原因。 非但前蘇聯承載不起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事實證明,家底雄厚得多的西方國家也承載不起。西方還有一個機會,那就是與中國翻臉,全麵割裂中國與世界的聯係,迫使中國退回到幾十年前被封鎖孤立的境況。隻有這樣,西方才能夠憑借尚存的優勢,重新拾回製造業,重新拉起高收入的產業工人隊伍、再造數量可觀的中產階級,他們生產的高技術產品在全世界暢銷無阻,吸幹第三世界的財富;西方國家財政重新充盈,又可以團結帶領廣大中產階級玩不亦樂乎的民主選舉遊戲;同時,有錢進一步提升軍備,更多航母之類的重器逡巡全球,以維護(他們主導下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捍衛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規則,嚴防和打擊敢冒出頭意欲挑戰的“獨裁者”及其“專製政權”…… 如是,西方會長盛不衰永葆青春嗎?不會。20世紀初就差不多是這種情況,當時西方人近乎掌控了全世界,然後他們自己相互大打特打世界大戰。 回到主題。西方會與中國全麵翻臉嗎?翻得成嗎?答曰:和平情況下不可能。幾十年來,中國和西方的經濟幾乎融為一體了,西方人民已經習慣於躺在價廉物美的中國製造上優雅享受的幸福日子很久了,等到他們驀然驚覺如此享福的日子再也不可能持續時,已經太晚了,他們變得身懶手笨,幾乎什麽也幹不了啦!戒“中國製造”比戒煙戒酒戒毒還難,堪比戒飯、戒色。與中國翻臉?西方人民首先不答應,肯定造反。 隻有一種情況,能讓西方民眾被迫接受與中國全盤翻臉,甚至同仇敵愾,那就是中國成為敵人,與之進入戰爭或準戰爭狀態。如果“野蠻、專製”的中國,為了宣示武功,為了實現中國崛起和中國夢(沒有西方人會在乎你的崛起你的夢,他們在乎和害怕“中國威脅”“黃禍”),而“侵略”“文明、民主”的台灣,西方人的危機感和憤怒之火就會被點燃、點爆,與中國全麵翻臉所必然帶來的再大、再痛苦的代價,他們也可以承受,而且必須承受。這樣,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可能就是西方。 在這個前提下一旦“武統”開戰,西方精英肯定會暗中狂喜,彈冠相慶。他們會嚴肅地繃起大義凜然臉,施施然站在“道義”的高地,指責中國野蠻破壞地區和全世界和平,宣布進入戰爭動員,封鎖全球戰略通道,並拿出一張早已列好的全麵製裁中國的清單,呼籲(脅迫)世界各國全麵抵製中國……這幾天美國無論候任還是在任總統都一副謹慎無奈樣,主動撩撥台灣議題,是不是一種苗頭? 前麵說了,美日不會直接軍事介入,因為在台海他們打不過,世界大戰則打不起。但美國可以封鎖第一島鏈,全麵製裁、禁運。如果說在台海作戰,還有國際法的框框約束,任何外國都有可能背上某種程度的“侵略”之名,甚至背主動挑起世界(核)大戰的鍋,有損道義性,過不了民眾關;那麽,在其控製的要道,比如馬六甲海峽,中國要衝破封鎖、禁運則必然要主動實行大規模軍事行動,則這個鍋基本就得由中國背著。況且美國在海外有近千個軍事基地,光在第一島鏈圍堵中國的軍事基地就有400多個,而中國一個也沒有;再何況經曆冷戰洗禮、長期領先的西方(美國)軍備,無論存量還是整體的先進程度都比中國高得多,純從軍事角度論,遠洋作戰豈非以卵擊石?難道我們要主動發起核戰爭? 如果不以軍事力量衝破圍籠,則已經工業化的中國,能源、原料將迅速短缺,產品失去大部市場,而在極短的時間內被自己強大的工業產能憋爆,自己國內就先炸裂成七零八落。內戰又蜂起,中華複興至此南柯一夢,又麵臨被“開除球籍”的生死命題。當年德國、日本就是麵臨類似困局而大開其戰,最終戰敗收場;幸而利用冷戰的有利大環境,得以重新爬起來。中國(包括俄羅斯、印度)這等體量和潛力均極巨大的國家則不可能有此好運,如果可能的話,守成大國會巴不得強行裂解之,以永絕後患。 那麽,中國怎麽辦?坐困愁城坐以待斃嗎?非也。 台灣問題的主動權其實在中國而不是在美國手裏!首先,台灣島不會漂移到美國或者日本旁邊,跑不掉,不急;其次,台灣經濟已經一蹶不振,脆弱且嚴重依賴大陸,再拖下去——當然,我必須有所作為,持續加大對其政治、經濟乃至軍事方麵的壓力,則台灣發生內爆甚至動亂是必然的,這時候就是大陸責無旁貸的機會,你不想管都不行;再次,絕大多數國家包括所有西方大國都承認“一個中國”,被綁住手腳的是台灣當局而不是大陸,台灣不可能主動地、強行地宣布“獨立”,因為這樣中國政府“被迫”武統就占著法理,有極大的道義性,全世界尤其是西方民眾就不可能群情洶湧、同仇敵愾於中國,甚至站在中國政府一邊的將不在少數,跟中國“全麵翻臉”又從何談起? 或曰,我們應該學習普京的強硬,學習“戰鬥民族”的瀟灑無畏。笑話!蘇(俄)發展較早,起點比中國高,西方對它始終持警惕、戒備、打壓之心,甚至為了抗衡之而拉上當時力弱誌強的中國!隻是沒料到中國會發展得如此之快而已。正如承載不起中國的現代化,西方也難以承載大塊頭俄羅斯的現代化,不可能“帶它一起玩”。當初蘇聯隻好另起爐灶自築陣營,玩著玩著就玩完了;現在普京左衝右突舞風弄雨,不就想融入甚而主導這個“國際社會”麽?人家不接納,它再不“強硬”,就啥也剩不下了!想當年最強硬的是誰?被封鎖、對外界沒了指望的新中國嘛!哦對了,如果現在與西方徹底翻臉,中國最好的境遇莫過於類似俄羅斯,愈絕望而愈強硬,眼看自己實力一點點耗散,痛徹心扉卻束手無策——但實際情況不會這麽樂觀,因為中國的人地壓力要大得多,且缺乏俄羅斯油氣這種近乎可以當飯吃的巨量資源。 對於那些顢頇指責中國軟弱、自以為高明的人,不妨笑問一句:這幾十年來,是中國贏了,還是俄(蘇)贏啦? 其實我真正想問的是:這幾十年來,是中國贏了,還是美國贏啦?【壞笑】 西方整體衰落的大勢已經十分明顯,且呈加速度發展的趨勢——現在,輪到它們變成“睡獅”了。不要過度刺激,硬行拍醒它!讓它在微笑中(其實忍受著嚴重慢性病的折磨和痛楚)持續衰老,或死去。等到美國驚懼於中國可能的“製裁”、“禁運”,成天擔心你指責它“操縱匯率”“人權不佳”;或許已經沒有美國了,中國在與國際社會一道,疲於幫助收拾“前美國”爛攤子……的時候,誰還會想到有什麽“台灣問題”呢!這一天不遠了,應該很快。 很快是多快?三十年前你為擁有一部飛鴿單車而豪氣衝天,可如今你已經厭倦了寶馬奔馳。就這麽快。 ![]() 微信訂閱號:caogenzhiku
|
這樣的革命性變化應該不會來臨,因此美國隻限於口頭上說要放棄一個中國的政策,目的是要敲詐中國。
前幾年美國哈佛大學曾經說中美關係的“修昔底德陷阱”,結果中國白忙了一場“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也因此使美國了解中國不會對抗美國,美國可以放心在南海欺淩中國。
世事是一環扣一環,中國需要有穩定的世界戰略,不能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再一個,如果對台灣的宣傳能夠突破其資本的控製,讓老百姓能夠了解到兩岸的真實情況,並能夠清楚台灣與大陸的差距,那就更有利了。
所以,現在急著打台灣,並不屬於明智的選擇,還應該繼續往後推一推才好。
==================
1、武統台灣的機會還不到最佳。---------這句話,原則認同。
2、但是,我們要做【武統台灣的準備】,包括:
武統台灣的輿論準備,包括國內國外;
什麽意思?官方,民間,一致怒吼:必須武統台灣。
3、武統台灣的軍事準備,北鬥導航如果被敵方破壞怎麽辦?什麽替代方案?
核武小型化,為國外幹涉勢力準備的。
我個人而言,積極讚同:大力發展【脈衝炸彈】,作為開路先鋒。
以前,也建議:造一萬艘航空母艦。
4、武統台灣的經濟方麵準備。
美國糾結一幫國家,全麵封鎖中國的行動,是可以預見的。
麵對這樣的局麵,如何破局?如何應對?
-----必須要有這方麵的積極準備。
5、現在,可以準備了。
我們需要:把台灣問題,納入【中華100年戰略】層次上來思考。
我們需要:把台灣問題,納入【中國國際戰略】層次上來思考。
2、台灣統一,是必然的,肯定的。
3、我們需要:把握捏拿【統一的時間和時機】;
我們需要:把握捏拿【統一的方式和方法】;
我們需要:一定程度的【軍事準備和國內外的政治準備】。
=================
1、一方麵,美國目的很明確:
通過領土爭端,藴壤一場戰爭,來打斷中國的發展進程。
2、另一方麵,中國大陸方麵,爭取時間,來發展。
3、問題來了,中國大陸,陷入了兩難選擇,哪兩個選擇呢?
A、一方麵,國家統一問題,不能不理,不然會失去執政的合法性。
在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的完整方麵,是各個政府的最高道德標準。
麵臨這樣的道德標準,誰敢不作為?
B、一方麵,中國大陸方麵,爭取時間,來發展。不願意被戰爭,打破發展的進程。
----------這就是兩難選擇。
4、美國戰略家們,給中國大陸出了一道世紀難題:
台海問題,以及南海問題。
5、考驗中國大陸的智慧的時候到了。
中國大陸的戰略家們,是如何思考的呢?
======================
1、中國與美國博弈的表現。
2、美國的大戰略,很清晰:通過領土問題,慢慢的策劃一場針對中國的戰爭,來打斷中國的發展進程。
3、過去,美國的大戰略,已經測試了:
西藏問題,挑撥不起來;
新疆問題,也挑撥不起來;
怎麽辦?
4、現在,美國的大戰略,有幾個刹手鍵:
逐次挑撥中日領土爭端,其中,日本有一部分精英人士,看到了其中的陰謀;
逐次挑撥台海爭端;
逐次挑撥南海領土爭端;
5、美國目的很明確:
通過領土爭端,藴壤一場戰爭,來打斷中國的發展進程。
6、中國,如何接招呢?
是個問題。
--據說比爾?克林頓競選成功,將此作為得意之詞記在辦公桌麵上。
此句式套用在此處,顯得很有些 不倫不類,至少不莊重。
台灣問題事關“中國的核心利益,一是主權,一是政治體製的合法性。中國根本無路可退”,而博主羅列的東西試圖證明“小不忍則亂大謀”、卻經不住常識推敲,比如“台灣不可能主動...”-你怎麽知道?你是 蔡肚子裏的蟲子?! 再比如“中國贏啦還是美國贏啦”-中美國,你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等等 就不必羅列了吧。
總結:咋一看 此文有點意思,細察 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