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何新談“供給側”問題 2016-01-07

(2016-01-07 23:37:11) 下一個
何新談“供給側”問題 
2016-01-07
字號:
 

    2000年3月5日中國新聞社記者王湧對何新的采訪,發表至今已經10多年。

    今日重讀——當日喧囂一時的新經濟已經無疾而終,國際金融危機已經多次發生,規模比何新當初預想的更大。中國的各項經濟指標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強國夢並未實現。失業、產能過剩等老問題更加嚴重——是失敗還是成功?

    老何的文章,有一個特點,過多年重讀——仿佛仍然在說現在。例如文中重點談到產能過剩——當前的時髦名詞。何新文中說,解決生產過剩,可以有三種辦法:

    “一是消極的辦法,即破壞自身的生產力。例如我們從小就知道的,30年代美國農業生產力過剩,就關閉農場,毀掉機器,殺死奶牛,把農產品、牛奶都丟到海裏去。(以及60年代中國特色的“關停並轉”。)

    二是積極的辦法,即開拓新市場,擴大市場容量,特別是拓展國際市場,西方工業化國家之所以一天不能放棄世界市場,正是由於國內的工業生產能力過剩所決定的(但由此可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某些經濟學家開給中國人的“以內需主導發展經濟”的藥方,乃是一帖毒藥)。

    三是搞垮競爭利潤和市場的產業對手,從而保證實現對市場的壟斷和持久控製。”

    經濟學家現在鼓吹“供給側改革”。

    我問老何,究竟什麽是“供給側”?怎麽理解這個新概念?

    老何說:這不是什麽新概念。供給與需求,是西方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老概念。

    對應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概念,所謂“供給側”就是馬克思說的“生產力”,“需求側”就是市場。供給與需求結合,組成“經濟結構”,就是馬克思說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

    老何說:目前所談的解決產能過剩的所謂“供給側改革”,其實就是我文中說的第一種辦法。60年代整頓大躍進造成的盲目擴張的辦法是——“關停並轉”,對項目關一批,停一批,並一批,轉一批;現在再加一個“賣”字(農民賣地、國家賣產業)。沒有什麽新鮮的。

    但是,這一套“供給側改革”能夠解決複雜的當前問題嗎?不容樂觀。

    老何說:我們偉大的經濟學家總是喜歡把簡單的事情說複雜,把明白的事情說成不明白的。

    而我不是經濟學家,所以我願意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否則我這老朽、簡單、愚笨的腦袋就弄不明白。

    據說市場是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好手段。我就弄不明白,既然如此,市場上哪來這麽多的空置房,以至必須讓政府操心,要幫助房地產商人賣房子了。既然市場是靈妙神奇看不見的手——那麽哪來這麽多過剩生產力?

    關停並轉賣——淘汰企業很簡單。但我不明白的是,淘汰下來的人怎麽處理,放任自流嗎?據說今年春節返鄉潮後,將有千萬回鄉客未來失業——依靠市場配置這些人力資源?配置得了嗎?這個問題我10年前不懂,現在就更加看不懂了。

    遺憾的是,10年前談的問題,到今天仍然是問題,而且可能是更大的問題了,並未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而自然解決。

    嗨,國人天天樂談創新。談何容易?所羅門王爺說:太陽之下,似乎並無新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