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紐約時報:伊朗可能被沙特算計了 z?t

(2016-01-05 22:08:36) 下一個
紐約時報:伊朗可能被沙特算計了 www.*****?|?2016-01-05 15:28:10??中時電子?|?0條評論?|?查看/發表評論   沙特阿拉伯什葉派教長艾尼姆遭處決後,伊朗基本教義派民眾激烈回應,圍攻沙國駐伊朗大使館,沙國也立刻以主動斷交還以顏色,並有其他國家跟進。《紐約時報》分析說,沙、伊兩國這回交手,伊朗有可能是中了沙國的圈套,導致其國際地位又要陷入孤立。   為了打破孤立局麵,伊朗近年來做了不少努力,包括去年中和美國為首的「5常加1集團」簽訂核協議,並積極參與敘利亞和平進程,旨在改善形象並藉此重新回到國際舞台,不料一個艾尼姆事件有可能讓其努力毀於一旦。   伊朗這幾年溫和派勢力抬頭,基本教義派為主的強硬派氣燄收斂許多,但在艾尼姆事件的刺激下,大批教眾重上街頭示威;什葉派教士梅伯迪說,「他們(沙國當局)明知我們不可能袖手旁觀」。但如此一來,伊朗又被貼上挑釁者的標籤。   敘利亞和平談判定於本月25日在日內瓦召開,伊朗和沙國均受邀參加,伊朗原本期盼藉此提升國際地位,不料在此時為了艾尼姆事件與沙國鬧翻,等於是逼美國在其盟邦沙國和伊朗(美須借重伊對付「伊斯蘭國」)之間選邊站,也讓該區域遜尼派與什葉派之爭台麵化。   什葉派教士梅伯迪說,沙國在此敏感時機處決艾尼姆,擺明是要擴大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的裂痕,遺憾的是,他們料準了我們會過度反應,並且用來作為再度孤立伊朗的把柄。   包括總統魯哈尼在內的伊朗務實派官員,都不希望看到這個局麵。魯哈尼上月說,在核協議達成之後,國際社會對伊朗的製裁即將解除,伊朗經濟即將對全世界開放。他還說,本區域有些反動國家(意指以色列和沙國)企圖阻擋核協議,「但他們失敗了」。   魯哈尼未點出的是,該協議在伊朗國內並未獲得一致支持,很多人認為伊朗對外國讓步太多。更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國會大選將於2月舉行,改選最高精神領袖的什葉派教士會議也將召開。換言之,強硬派很可能趁機打擊魯哈尼為首的溫和派。   伊朗前國安會成員夏莫哈馬迪說,誰能從這場政治風暴得利?當然是強硬派,基本教義派群眾圍攻美國大使館,可謂正中其下懷,他們隻想從中獲取選舉利益,卻忽略了大局:「我們需要和平與安寧」。 - See more at: http://news.c world/2016/01/05/1625509.html#sthash.JCvvopxg.dpuf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