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有點茫然?不過今天也是時候想到這點:轉:楊明遠:如果中國將新加坡作為樣板來學將是一大敗筆 2015-08-02

(2015-08-01 22:28:37) 下一個

楊明遠 草根首頁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井岡山人 - 楊明遠首頁
如果中國將新加坡作為樣板來學將是一大敗筆
2015-08-02
字號:小中大
從網上看到,毛澤東逝世以後,我們國家曾派大批幹部分赴美國和新加坡等國家學習。關於是否有意將美國和新加坡等作為中國的樣板,隻有頂層設計者心中有數,草民不得而知。今天不討 論學美國的問題,僅就學習新加坡的問題,談點個人的看法。

一、新加坡是一個不可作為中國的樣板來學習的國家。

1、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人口也隻有五百多萬,沒有普遍意義。

2、從國家體製來看,新加坡建國五十年,都是李光耀在起主導作用,因此有人評論說,新加坡是一姓掌天下,家族統治,還被人戲稱為“李家坡”。李氏家族控製著新加坡的政治和經濟。李 光耀是新加坡總理,開國元首,新加坡國父,1990年辭去總理職務後,又垂簾聽政,留任內閣資政直至2011年5月。卸任總理後,又一直擔任一家管理政府外匯儲備的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董事 長。大兒子李顯龍為現任總理,小兒子李顯揚是新加坡最大的國營企業新加坡電信的總裁兼CEO,李顯龍的妻子是財政部資金管理公司董事。他們都是掌管新加坡政治、經濟命脈的圈內人。李 光耀在1965年曾說過:“管新加坡人必須強硬如鐵!”李光耀還釆用了限製公民民主自由等強硬政策,關押共產黨,限製言論自由,打擊反對派與外國媒體。李光燿還說過:“在愛與恐懼之 間,我總是相信馬基雅弗利的話,如果沒有人害怕我,那麽我就是沒有意義的存在。”所以新加坡這個“國家”,是專製製度,李氏的“家國”。

3、意識形態上堅持反華、反共的立場鮮明。李光耀自己是華人,卻不把中國人當自己人,懼怕中國強大,依附美國。遲遲不與中國建交,1965年8月9日獨立,1990年10月才與中國建交,成為 東盟中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同時,大談提防中國,盼望美國製衡中國;挑撥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關係;告誡日本、印度,對中國提高警惕;汙蔑中國文化不許自由交流,還說中國的 創造力永遠無法與美國匹敵;鼓吹大陸要透過克製來消除他國的疑慮;與台灣關係十分密切,上世紀七十年代,就與台灣在軍事上進行了多項合作,還多次訪台,與李登輝、陳水扁都有交往 。

4、倡導精英主義,高薪養廉,製造貧富不均。李光耀就曾這樣說過:“我們決定什麽是正確的,不用考慮別人怎麽想。”有的部長級官員年薪達到了126萬美元,總理李顯龍的年薪更高達205 萬美元,據說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五倍。新加坡普通人的工資達到了美國人的五倍嗎?

5、八麵玲瓏,善於變臉。華人身份,又搞去中華化。先與馬共合作,新加坡自治邦成立,人民行動黨大選獲勝,掌權後又反過來鏟除日益壯大的馬共,同時與黨內的親共分子決裂。

6、新加坡將要經曆考驗。李氏“家國”能否長期執政,是個未知數。2011年5月7日新加坡大選,由李光耀創建並在新加坡長期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得票率開始下降,那時,李光耀還健在。現 在李光耀逝世,李氏“家國”能長期存在嗎?新加坡沒有了李光耀,又將何去何從呢?!

……

二、自學習新加坡、美國以來,人民當家做主、社會主義的中國社會,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的變化。

1、高薪養廉,養育了一大批老虎、蒼蠅。

2、家族式腐敗、集團性腐敗,絕非個案。

3、截訪、強拆等,脫離群眾、損害人民利益。

4、城市化造就了不少空心村、無人島。

5、維穩經費,超過軍費。過去對內隻有公安。現在對內不僅有了警察,還增添了武警、特警、輔警、協警,還配置了城管、保安,這麽大的陣勢,究竟要對付誰呢?

……

三、聽毛澤東的話:“改造我們的學習”

新加坡的“家國”、專製、反華反共、八麵玲瓏,容易被人們所認識,在此不再論述,下麵就精英政治與高薪養廉這兩個話題,進行一些討論。

1、關於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的話題

有人說,“皇帝必須挑選最聰明的下一代來接班。但即使皇帝沒有那麽聰明,他也會選拔聰明的大臣來治理國家。”但是,皇帝選拔出來的“聰明的大臣”,並沒有避免曆史周期律,最終都 沒有逃過改朝換代的命運!

有人說,“當代東亞模式(包括早先的日本和後來的‘四小龍’)的成功,其中一個關鍵要素也是出類拔萃之輩統治國家。……實際上就是專家治國。”東亞模式真的成功了嗎?日本的右翼 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正在將日本引領上軍國主義之路,日本人民又將走上戰爭的痛苦深淵;後來的“四小龍”,也隻不過曇花一現。樸正熙一代之後的韓國,還在靠美國保護;蔣經 國一代之後的台灣,正在上演著政權更替的曆史周期律;沒有了李光耀的新加坡,又將會發生什麽呢?時間會讓我們看到結果。

有人說,“盡管毛澤東也強調‘又紅又專’,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隻有‘紅’是資產,‘專’不可避免成為負資產。……”毛澤東時代,那麽多出類拔萃的專家、學者,受到共產黨和國家 的重用,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尊敬,他們的專是負資產嗎!

對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我們應該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

(1)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有階級屬性,也有左、中、右之分。任何社會和國家,都是精英政治,都是專家治國,都需要出類拔萃之輩。其差別在於:精英是為什麽樣的政治服務的 精英,專家是治什麽樣的國家的專家,他們為誰而出類拔萃。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都是人,因為是人,所以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立場、觀點和世界 觀。周恩來總理,算不算精英?肯定算精英。不僅中國人民認為他是精英,世界人民也公認他是精英。錢學森等一大批科學家,算不算專家?肯定是專家。他們舍棄了高額的薪酬,放棄了優 越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毅然決然回到一窮二白的祖國,艱苦創業,硬是搞出來了兩彈一星,長了中國人的誌氣,滅了帝、修、反的威風。他們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出類拔萃之輩。 搞社會主義,有搞社會主義的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搞資本主義,有搞資本主義的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當然,也有的人,不問政治,進行純學術研究,這種人可能是精英、專 家和出類拔萃之輩,但他們很難被主流社會所認可。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新加坡學習的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難免會打上新加坡的烙印;在美國學習的精英、專家和 出類拔萃之輩,也難免會打上美國的烙印。

(2)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也有真假之分。有的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由於彼此的立場、觀點以及研究方法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會不同,展開爭辯,是正常現象,這種百家爭鳴, 也是國家興旺發達的體現。隻有那些隻會依樣畫葫蘆、人雲亦雲、照抄照搬的人,才是假的精英、專家與出類拔萃之輩。

(3)自學成才也能成為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學習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正規係統的上學是學習,自學也是一種學習,在實踐中同樣可以學習。通過自學、在實踐中學,而成為精英、 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的人,還真不少。其中,首推毛澤東。師範文憑,通過自學與革命實踐,成為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偉大的詩人,中 國共產黨人中唯一的偉大的戰略家。華羅庚據說隻有初中學曆,誰能否認他不是數學領域的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他的優選法,至今都在被人們所應用,以他的優選法研製出來的“0” 號降壓藥,至今已惠及了全國億萬高血壓病人。此外,牛頓、比爾?蓋茨等等,他們都沒有高學曆,誰能說他們不是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

(4)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的頭銜,最好不要自封,也不要相互吹捧。“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大樹特樹起來的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經不起時間和曆史的檢驗,風光 隻能是短暫的過眼煙雲,說不定還會留下罵名。

(5)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要做誠實的人。不要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去研究“打擦邊球”,更不要將本來屬於意識形態方麵的東西,“簡約成為技術手段”而予以異化。

……

2、關於高薪養廉的話題

有人說,“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很快向商業社會轉型,官僚集團優越於其他社會階層的經濟基礎開始動搖,對官僚集團的社會認知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盡管中國仍然具有‘學而優則仕’的 傳統,但對中國的‘出類拔萃之輩’來說,商業社會意味著他們多了一條選擇途徑,除了做官,還可以‘下海’。……實際上,新加坡和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高薪政策不僅是為了養廉,也 是為了和商界競爭人才。”一個從金錢角度來選擇公務員職業的人,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嗎?中國的老虎、蒼蠅大量繁殖的時候,可以說正是提倡高薪養廉之後。俗話說,“無商不奸”。 用高薪與商人去爭奪人才,爭來的人才,也帶來了商人的劣根性。所以,官場就有了買官賣官,有了各種各樣的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各種各樣的利益輸送,官場變成了交易所。才湧現 出了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等,這樣的“精英、專家和出類拔萃之輩”的大老虎。

有人說,“如果沒有一份體麵的薪水,最高的道德也是不可持續的。”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起,一直到提出高薪養廉時止,有幾位共產黨人有體麵的薪水?“最高的道德”不也持續了幾 十年嗎!

有人說,“過去因為受華爾街模式影響過深,國有企業老總的工資水平過高,現在很有必要糾正,……使得老總的工資回歸到合理水平。……在今天普遍的‘仇官’‘仇富’的民粹心態下, 很多人希望的是官員不吃不喝,就能夠為社會提供無償服務,並且是優質服務。這是烏托邦。”中國現時的仇官仇富並不完全是民粹心態,主要是貧富差距懸殊,幹部脫離群眾所致。毛澤東 時代實行的也是等級工資製,上下級工資也是存在差別的,為什麽不會出現仇官仇富現象?因為那時的官是為人民服務的。至於說“很多人希望的是官員不吃不喝,就能夠為社會提供無償服 務,並且是優質服務。”這更是無中生有,妄加評論,也是對人民群眾的汙蔑。

有人說,“在今天的中國,如果不能解決錄用和留住‘出類拔萃之輩’這個問題,從長遠看,政治必然會淪落為二流政治,政府淪落為二流政府。”毛澤東時代並沒有提出高薪養廉,不僅錄 用和留住了出類拔萃之輩,很多出類拔萃之輩還紛紛歸國效力,那時的中國不僅沒有淪為二流政治、二流政府,還成了第三世界的領袖。

不能正確認識高薪養廉,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危害是很大的。

新加坡的高薪養廉,背離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將人們的思想意識,從為人民服務,引向了為人民幣服務。造成老虎、蒼蠅叢生,人心渙散,離心離德。

……

綜上所述,如果真的將新加坡作為了中國學習的樣板,那將是頂層設計的一大敗筆。

下麵摘抄幾段毛主席語錄,可能對“改造我們的學習”會有所啟示。

“對於自己的曆史一點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特別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曆史和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百年的軍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簡直還沒有認真動手去研究。有 些人對於自己的東西既無知識,於是剩下了希臘和外國故事,也是可憐得很,從外國故紙堆中零星地檢來的。”

“幾十年來,很多留學生都犯過這樣的毛病。他們從歐美日本回來,隻知生吞活剝地談外國。他們起了留聲機的作用,忘記了自己認識新鮮事物和創造新鮮事物的責任。這種毛病,也傳染給 了共產黨。”

“主觀主義的態度……在這種態度下,就是割斷曆史,隻懂得希臘,不懂得中國,對於中國昨天和前天的麵目漆黑一團。”

“老爺們既然完全不認識這個世界,又妄欲改造這個世界,結果不但碰破了自己的腦殼,並引導一群人也碰破了腦殼。老爺們對於中國革命這個必然性既然是瞎子,卻妄欲充當人們的向導, 真是所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