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研究《資本論》者看中國情況:zt:金融泡沫急劇膨脹的市場經濟就是債務膨脹經濟 2015-09-01

(2015-08-31 21:48:35) 下一個

程躍廷:

    ——張二寅
    張二寅的“央行創造基礎債務,商行創造衍生債務”揭示了金融泡沫急劇膨脹的市場經濟就是不可救藥的債務膨脹經濟。

    1,商品經濟與自然經濟的區別不僅僅是交換的範圍不同,更本質的是兩種生產方式的根本不同

    “一般經濟學教科書把商品經濟與自然經濟的區別僅僅停留在交換的範圍之上,而沒有區分交換內容上的變化,自然經濟的交換主要為最終需求品,比如糧食和衣服,而商品經濟中則增加了 糧食、衣服的深加工,即中間加工級產業,由原來的平麵交換升級為立體交換。”

    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就是一般所說的“自然經濟”,市場經濟絕不是任何社會形態都存在的,而是特指整個社會生產是為賣而買的市場經濟。商品經濟與自然經濟的區別不僅僅是交換的範圍 不同,更本質的是兩種生產方式的根本不同。市場交換成為生產的不可或缺的“中介環節”,生產的“中介環節”不僅僅是“中間加工級產業”。

    社會生產的本質不同不在於生產什麽,也不在於交換什麽,而在於怎樣生產,即生產方式的不同。生產方式的不同決定經濟基礎的不同,經濟基礎的不同決定社會製度的不同。

    2,早期的“紙幣”完全是一種信用契約

    “交換變成全方位的,因而對貨幣的需求量大增,使自然經濟中的實物貨幣變得匱乏,於是紙幣應運而生。”

    隻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才會“交換變成全方位的”,整個社會生產是為賣而買的商品生產。因而對貨幣的需求量大增。但不是“實物貨幣變得匱乏”,金銀永遠不會“匱乏”,隻是在大量 的交換中顯得很不方便罷了。聰明的商人看到了這個商機,比如資產雄厚生意廣布的山西商人發明的“銀票”,持有該商號的銀票者在全國各地隨時可以兌現銀子,既安全又方便,而銀號老 板則可以從中大賺一筆,這個“銀票”就是早期的紙幣。一開始完全是一種信用契約。

    3,美元與黃金脫鉤的“紙幣”對經濟的影響極其重大

    “由實物貨幣轉變為紙幣,對經濟的影響極其重大。”

    早期的“紙幣”,作為一種信用契約,對經濟的最大影響就是方便了交換。隻是到美元與黃金脫鉤,而與中東石油結算掛鉤,又由於金融衍生品包裝的層出不窮,紙幣才成了脫韁野馬,金融 泡沫急劇膨脹起來,才真是“對經濟的影響極其重大”的。從此,美元成了最大的龐氏騙局!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成了賭博經濟!股市就是一個大賭場,它分贓的是實體生產剝削來的剩餘價值 !從而總資本的平均利潤率急劇趨近於零,引發不可救藥的資本主義最後總危機。資本主義從周期危機進入最後總危機!

    4,美元與黃金脫鉤後,就形同一張廢紙,每一筆交易就是強行欠債的一種欺騙!

    “以黃金為典型代表的實物貨幣,它的初始所得為一般性生產者與黃金采掘業交換,交易完成後,雙方各不相欠,沒有債務後遺症。”

    金銀從一般商品中分離出來,充當了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它既是交換的“中介”,本身又遵循“等量價值交換”的交換原則,因此“雙方各不相欠,沒有債務後遺症”。而美元與黃 金脫鉤後,就形同一張廢紙,每一筆交易就是強行欠債的一種欺騙!

    5,“基礎債務”的根源不在“紙幣”,而在美元與黃金脫鉤,在人民幣與美元掛鉤

    “以紙幣的交換卻改變了這一模式,因為紙幣為央行統一借貸發行,需要還本付息,但是,由於中間加工級的利潤和工資儲蓄導致的貨幣沉澱,使初始借貸者無法償還該貨幣債務,盡管其庫 存充分,由此央行創造了基礎債務。”

    隻要紙幣發行完全遵循信用原則,真正代表了社會財富的總和,那就不會形成任何債務。如毛澤東時代,長期物價穩定,從未有什麽通貨膨脹,發行國債也完全遵從信用原則,毛主席逝世時 ,給中國留下的是一個“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非常健康的真正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經濟。

    修正主義篡權上台,一旦陷入資本主義窠臼,一旦與國際接軌,立即陷入了美元和美國債券的騙局,立即接上了資本主義最後總危機!特別是近十年來,人民幣發行從十萬億猛增至100萬億! 人民幣成了美元的影子貨幣!不過,美元是向世界欠債!人民幣與美元掛鉤,卻是用通貨膨脹稀釋人民幣幣值,讓中國人民買單!更荒謬的是天量美元外儲和美國債券都不過是美國給中國的 “欠債白條”!

    可見,“基礎債務”的根源不在“紙幣”,不在銀行的“還本付息”,也不在“儲蓄導致的貨幣沉澱”,而在美元與黃金脫鉤,在人民幣與美元掛鉤!因此,不是“央行創造了基礎債務”, 而是美元與黃金脫鉤後,金融泡沫的急劇膨脹“創造了基礎債務”。

    6,兩種生產方式的對比看“貨幣債務”的本質,看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與消費萎縮的周期危機與最後總危機

    “在商品經濟中,由於貨幣債務的存在,庫存必須要變現才能體現經營成果,但這要依賴於消費者的購買,即消費需求是唯一的最終需求,投資需求是為了更多的貨幣利潤。”

    毛澤東時代隻有貨幣信用,而沒有什麽“貨幣債務”。隻有美元與黃金脫鉤以後,完全喪失了信用職能,披著“信用”的外衣而搶劫世界!這才形成了“貨幣債務”!“貨幣債務”的形成, 錯不在紙幣。

    在以滿足人民需要為目標的共產主義的生產方式中,產品就是成果,不論是生活消費品還是生產消費品都是人民需要的成果。而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利潤才是資本家的成果!也就是“庫 存必須要變現才能體現經營成果”。

    共產主義是計劃生產,遵循有計劃按比例高速度可持續的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經濟規律。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遵循的是剩餘價值規律,沒有利潤,生產就不能持續,就總是在周期危機中進行 ,而“消費需求是唯一的最終需求”,資本主義生產又總是供大於求!不僅商品供大於求,甚至資本也供大於求!最後供大於求的資本在股市裏沉澱下來,並且在股市裏越滾越大,以致引發 資本主義最後總危機!

    7,修正主義所謂“轉型升級”是緣木求魚

    “轉型升級立足於資源、勞動力、技術,可以提高個體的競爭力,但它隻是從供給角度出發的,解決的是實物利潤問題,然而,中國目前的問題是供給過剩,需求不足,是貨幣利潤不足約束 所致,立足於供給是緣木求魚。”

    中國的問題是兩極分化世界第一,是絕大多數人民的購買力的萎縮!而修正主義所謂“轉型升級”缺“隻是從供給角度出發”,完全是是緣木求魚。

    8,今天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債務經濟,它是資本主義走向最後死亡的推動力!

    “加杠杆,經濟增長;去杠杆,經濟衰退。如此周而複始,也就是經濟周期,其內在的推動力即為債務,一句話,市場經濟乃為債務拉動。”

    資本主義已經進入最後總危機,資本利潤率下降的空間已經沒有了,已經不可能通過周期危機,破壞過剩的生產力,在降低了的資本利潤率的條件下形成新的生產平衡而經濟複蘇了,周期危 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今天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債務經濟,但它不是資本主義向上發展的“推動力”,而是資本主義走向最後死亡的推動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