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運:發展中俄關係要有戰略眼光和戰略自信zt
(2015-03-27 14:50:59)
下一個
王海運:發展中俄關係要有戰略眼光和戰略自信
來源:國防參考2015.5 作者:王海運 時間:2015-03-27
20 0 中俄合作 字號: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烏克蘭危機發生後,俄羅斯遭遇西方大國的群攻群毆,其外交戰略麵臨重大調整,強化與中國的聯手合作成為其重大戰略選擇,這對於我國改善國際環境、應對霸權壓力無疑是個重要機遇。
但是,在如何看待和利用這一機遇問題上,國內輿論出現明顯分歧。在中國政府和主流民意對俄全麵深化兩國關係深表歡迎的同時,國內輿論場上特別是網絡空間出現了不少“厭俄”“仇俄”“唱衰俄”的不諧之音。
某些人莫名其妙地重提沙俄侵略曆史,大講俄羅斯是“惡鄰”“還我領土再談合作”;就連兩國簽訂的天然氣“世紀合同”、人民幣與盧布互換協議,明明具有“雙贏”性質,某些人也要大呼小叫,“中國吃了大虧”“中國政府賣國”。出現此種極端言論,顯然與外部不友好勢力及國內親西方勢力挑撥中俄關係的企圖直接相關。
同時還必須看到另一個更為普遍的原因:相當多的網民缺少國家利益思維,不明白俄羅斯之於中國的戰略價值。再聯係到前些年的中國精英階層中某些人關於“對俄關係必須服從對美關係”等糊塗主張,更加有必要談談俄羅斯對我國的安全與發展意味著什麽。
俄羅斯在我國戰略全局中的重大價值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戰略處境相似;戰略利益相近;戰略理念相通;戰略優勢互補。
戰略處境相似
中俄同為新興大國、轉軌國家、非西方大國、美國的遏製對象。戰略處境的這些相似性意味著什麽?起碼有以下幾點:
同為新興大國意味著,兩國有著相近的戰略需求,在今後十幾年、幾十年國家複興的關鍵期都迫切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與周邊環境;在維護世界與地區和平穩定問題上、在建立新的國際戰略平衡和營造新的國際秩序問題上,兩國有著共同的戰略訴求。
同為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國家意味著,兩國麵對的問題有許多相似之處,需要在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問題上相互借鑒,需要通過加強合作共同防範轉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這樣那樣的風險。
同為非西方大國意味著,在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問題上,在堅持符合本國國情的價值觀和社會政治製度自主選擇權問題上,在推動不同文明互鑒、抵製西方文明“優越論”問題上,兩國利益與共、需要相互支撐。
同為美國的遏製對象意味著,在抵禦美國孤立、抹黑和製造麻煩問題上,兩國需要相互支持,在應對美日、北約強化同盟體係、抵禦美國霸權壓力問題上,兩國需要互為犄角。
中俄戰略處境的廣泛相似性,決定了兩國必然相互親近,從而為展開廣泛的戰略合作提供重要的國情基礎。
戰略利益相近
中俄互為最大鄰國,需要相互依托。互為最大鄰國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現實。長達4300千米的共同邊界,對兩國安全環境和發展環境的影響十分重大,“世代友好、永不為敵”最符合兩國的戰略利益,互為戰略縱深和戰略依托最符合兩國的戰略需求。
中俄既有因睦鄰友好而在安全與發展上受益的成功經驗,亦有因相互敵對而在安全與發展上受到拖累的沉痛教訓。可以設想,如果沒有中俄睦鄰友好合作,中國恐怕難有30年來的改革開放,俄羅斯也不可能有普京時代十幾年的快速發展。
中俄擁有共同周邊,需要共同經營。中俄同處中亞、東北亞地區,兩國需要在確保共同周邊安全穩定問題上攜手合作,在促進周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上協調行動。兩國的聯手合作更是上合組織存在與發展的根本保證,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條件。
特別是在東北亞地區,麵對美國建立“亞洲版北約”的企圖,日本否定侵略罪行、重整軍備、打破二戰國際法所確定的東北亞秩序的囂張氣焰,二戰兩大戰勝國更是需要聯手應對。
中俄國際戰略需求相近,需要相互支持。中俄都是現行國際體係的後到者,在應對守成大國的戰略遏製和戰略擠壓,以及營造新型國際秩序問題上需要互為夥伴,盡管中俄在對待現行國際秩序問題上有著不同的做法。
中國外交戰略強調“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台”,俄羅斯既是大國又是重要鄰國,在一定意義上還是發展中國家,在多邊舞台上與中國共同語言最多,對俄外交自然應當置於優先位置。
中俄曆史責任相近,需要共同努力。中俄作為世界大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確保地區穩定問題上,在改變美國“一家說了算”的霸權秩序問題上,肩負著共同的曆史責任。
世界進入由單極霸權向多極製衡過渡的“準多極時代”,存在出現群龍無首、混亂無序局麵的現實危險,兩國在集結新興力量、推動全球“多邊共治”等問題上肩負著共同的曆史責任。
中國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要更好地“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必須構建全球夥伴關係網絡、建立“緊密朋友圈”或曰“統一陣線”,俄羅斯無疑是一個重要選擇。
中俄戰略利益的廣泛相近性,在兩國與各大國關係中絕無僅有。國家戰略利益是決定國家關係的基礎,中俄走近完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戰略理念相通
在建立新型國家關係上,中俄兩國具有相同的政治理念。
一是平等尊重。今天的中俄關係不同於中蘇結盟時期“小兄弟”與“老大哥”的不平等關係,更不同於西方聯盟體係中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而是建立在兩個主權國家完全平等、相互尊重基礎上的戰略夥伴關係。
二是互信協商。兩國均致力於增進互信、消除互疑,通過對話協商達成共識、深化合作。這是中俄關係不斷深化的重要經驗,同時為新型大國關係的構建指明了方向。
三是互利共贏。中俄各領域的合作之所以不斷擴展,“互利共贏”理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是堅持“三不”。“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國”的方針,既為兩國關係的長期穩定提供了根本保證,也為新型國際關係的形成樹立了一麵旗幟。
在重大國際和地區理念上廣泛相通。不論在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樣性問題上,在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問題上,在反對霸權主義與單邊主義、維護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國際安全機製和以不幹涉主權國家內政為核心的國際安全準則問題上,還是在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反對動輒製裁和濫用武力問題上,在反導、太空非軍事化、北約東擴、防核擴散問題上,在反恐、打擊“三股勢力”問題上,在抵製“人權”、核能利用等領域的雙重標準問題上,在抵禦美歐向中亞和獨聯體擴展勢力範圍問題上,在朝核、東北亞安全問題上,在維護二戰曆史嚴肅性、落實二戰國際法安排問題上,中俄都有著非常相近的主張。
在價值觀問題上理念廣泛相通。俄羅斯的“主權民主”和“可控市場經濟”與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著許多相通之處,盡管俄羅斯形式上搞了“三權分立”政治體製,在堅持政治經濟發展模式自主選擇、應對西方意識形態打壓問題上,特別是在民主選擇的自主性、民主模式的多樣性、民主發展的階段性、民主與穩定的關係等問題上,兩國的理念與主張高度一致。
美等堅持以意識形態作為確定國家關係親疏的標準,並且以此為借口幹涉主權國家內政、策動“顏色革命”,大搞“民主輸出”、鼓吹建立“價值觀同盟”,矛頭直指中俄,並且將俄重新劃為“東方國家”,使得中俄不得不聯手合作。
中俄戰略理念具有如此廣泛的相通性,為兩國全麵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不斷深化奠定了難得的意識形態基礎。
戰略優勢互補
中俄兩國在地緣戰略上優勢互補。中國要應對的安全威脅主要來自海上,建設海洋強國必須構建陸上戰略縱深、陸上戰略依托,睦鄰友好的大鄰國俄羅斯是無可替代的選擇。俄羅斯要應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安全威脅及西方大國的戰略擠壓,同樣需要將睦鄰友好的中國作為安全依托和戰略後方。
美國加強在亞太地區的存在,對中國實施戰略遏製,致使中國崛起進入“麻煩多發期”,俄羅斯因烏克蘭危機而遭受美國等西方大國製裁與孤立,兩國更需要“抱團取暖”。美國將中俄兩大國逼到一起是極大的戰略失誤。
在外交運籌上優勢互補。俄羅斯雖然不再是超級大國,但是綜合國力不容小視,特別是其軍事實力仍然僅次於美國。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是昔日超級大國,具有大國魄力,其國際能量仍然居於世界大國前列。即使看經濟,也不能僅僅看GDP,還要看其資源稟賦、自給能力以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
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實力都在快速增長。俄羅斯民族具有爆發力,中華民族具有耐久力;俄羅斯人行事張揚、喜歡扛旗,中國人遇事低調、行事謹慎;俄羅斯人擅長拳擊,中國人擅長太極。中俄一剛一柔、剛柔相濟,可以組成絕佳搭檔。中俄兩大國聯起手來、互為依托,可以抵禦任何國際風浪。
在發展要素上優勢互補。俄羅斯軍工、航天、航空、材料技術比較發達,中國輕工、電子、通信技術比較先進,兩國可以結成“現代化發展合作夥伴”。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外匯儲備,企業正在積極“走出去”,而俄羅斯要推進“再工業化”、實現快速發展急需外部資金投入,在遭受西方大國金融製裁的困難情況下尤其渴望中國的投資。
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油氣資源、土地資源和淡水資源,對於中國緩解資源短缺困難具有重大價值;而中國是世界各種自然資源的最大市場,特別是油氣資源的戰略買家,對於俄羅斯發揮資源優勢、維護能源安全具有重大價值。
在發展機遇利用上優勢互補。中國是快速發展的新興大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搭乘中國經濟快車,進而利用亞太發展機遇是俄羅斯實現國家複興的不二選擇。
中國要實現“兩個百年”的宏偉目標,也需要利用俄羅斯相對快速發展帶來的重要機遇。特別是要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這一宏大戰略構想,更加需要利用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的地緣優勢。俄羅斯要實施東部地區開發戰略,中國要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兩者也需要接軌互動。
發展中俄關係符合中國國家利益
總體看來,俄羅斯是各大國中與我國戰略處境最為相似、戰略利益最為相近、戰略理念最為相通、戰略優勢最為互補的世界大國,是對我國周邊環境和國際環境影響最直接、最重大的世界大國,是我國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特別是破解美日戰略圍堵最值得借助的世界大國。
因此,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是今後幾十年我國國際戰略運籌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努力化解中俄相互戰略疑慮、增強戰略互信,必須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方針、踐行新型義利觀,努力打造“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實現共同安全、共同發展。
中國不應繼續陷在沙俄對華侵略擴張的曆史回憶中,而應“結束過去,開辟未來”。兩國領土爭議已經以國家間條約的形式解決了,重提領土問題既缺少法理依據又會徒增俄對我之戰略疑慮,惡化兩國關係。要相信21世紀的俄羅斯不會走對外擴張的老路,中國的快速發展足以抑製任何國家對華擴張的衝動。在此問題上,中國人應當具有充分的戰略自信。
中國人在觀察國際問題時,必須厘清為何國家利益首先是戰略利益,並且以此作為確定親疏遠近的依據。一切有愛國心的中國人都應當旗幟鮮明地抵製外部不友好勢力及某些“洋奴”“漢奸”刻意幹擾國家外交、蓄意挑撥中俄關係的企圖。如是,中國方能在國際舞台上擁有更多的“大國作為”,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保證中華民族本世紀的快速崛起。
(作者: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前駐俄使館武官王海運)
本文鏈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strategy/info_2047.html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和本文鏈接
責任編輯:北平
看完這篇文章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