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蘇聯解體後 俄羅斯文學變成什麽樣?
(2015-02-11 08:20:13)
下一個
3 0 蘇聯解體俄羅斯 字號: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來,我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蘇聯文學和俄羅斯文學現狀的跟蹤研究上,退休後沒有中斷,這樣一幹就是二十六七年。這個工作無非是瀏覽各種報章雜誌,閱讀新發表的作品,積累材料,進行整理和分類,寫文章進行報道而已,談不上有什麽“得意之作”。在這裏,我想講一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文學的情況以及對它的粗淺看法。
蘇聯解體後社會製度的改變對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解體後俄羅斯文學的變化。
蘇聯解體後社會製度的改變,對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在蘇維埃時代,文學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的一部分,一直受國家的領導。國家支持文學事業的發展,同時對其實行指導和監督。到“改革”後期,文學像一位俄羅斯學者所說的那樣,開始了“非國家化”的過程,這個過程隨著蘇聯的解體完成了。這使得文學一方麵擺脫了國家的領導,獲得了所謂的“自由”,另一方麵失去了國家的支持,被迫“自謀生路”。
同樣是在“改革”的後期,列寧當年提出的關於包括文學在內的寫作事業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一部分的思想已被許多人拋棄,有人公開提出文學“私有化”的主張,強調文學隻是作家個人的事,反對文學發揮社會作用和教育作用,預言它將從“思想的文學”變為“自我表現的文學”和“遊戲文學”。這樣的觀點和主張在蘇聯解體後進一步流傳開來。在過去的蘇聯,文學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人曾誇張地稱那時為“文學中心主義時代”,文學創作被當作一項光榮而重大的工作,優秀的文學作品被看作“生活教科書”,作家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受到普遍的尊重。而如今,在許多人心目中文學開始成為一種普通的“行業”,像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說的那樣,被“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的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靈光”,文學作品成為可以買賣的商品,作家和讀者的關係在一般情況下成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關係,文學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急劇降低了,它已由過去比較靠近中心的位置向邊緣轉移。這又是一個大的變化。
文學在完成“非國家化”的同時,被拋到市場上,開始受市場規律的支配。過去的檢查製度被取消後,作家滿以為可以獲得真正的創作自由,但是立刻發現,他們仍然要接受“市場的檢查”,而且這種檢查非常苛刻,凡是不合它的要求的作品都在被排除之列。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堅持自己理想和信念的作家隻好把創作出來的不合市場要求的作品鎖進抽屜裏。相當多的作家或者迫於生計屈從市場要求,或者為了追求個人名利而主動迎合,結果市場所需要的刺激性強和色情味濃的低品位的作品大量增加,文學創作出現低俗化的傾向。有的人為了適應外國人的口味,甚至專門製造“供出口用的作品”。市場化對文學創作的重大影響還表現在通俗文學有了很大發展上。蘇聯過去一直比較崇尚嚴肅文學(或叫純文學和雅文學),對通俗文學創作不大重視。如今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通俗文學作品開始在整個文學創作中有相當大的比重。
蘇聯解體後,西方的各種文學思想和觀點大量引進,對俄羅斯文學的傳統觀念和藝術方法形成了很大衝擊,反映到文學創作上,不少作品開始在不同程度上帶有西方文學的色彩,這在某些自由派作家的創作中表現得特別明顯。這也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文學的變化之一。
解體後俄羅斯文學的現狀。
蘇聯解體後的頭兩三年,文學因為對“野蠻的市場”不適應而陷入困境,不少大型文學雜誌一度麵臨停刊的危險。發表作品難和出書難成為困擾作家的大問題,這直接關係到他們的生計。人們普遍情緒低落,這不能不對整個創作產生消極影響。但是在許多有責任感的作家和文化出版界有識之士的艱苦努力下,俄羅斯文學渡過了難關。現在文學生活和文學創作都顯得異常活躍。作家隊伍比以前更加壯大。目前俄羅斯兩個最大的作家組織(俄羅斯聯邦作協和俄羅斯作協)共有會員一萬多人,已超過1986年全蘇作協會員的總數。出現了一大批文學新人,據我多年觀察,其中顯示出明顯的文學才華、具有獨特的創作個性並有發展前途的少說也有二三十人。以前的各種文學雜誌幾乎全部堅持辦了下來,有的雜誌還一分為二,此外創辦了相當多的新雜誌,其中包括一批圖文並茂、以發表娛樂性的輕鬆讀物為主的“彩色雜誌”。出版社從過去的一百九十多個增加到大約一萬五千個。過去絕大部分作品都先在大型雜誌上發表,然後出單行本。如今相當多的作品直接出書。每年問世的各類作品數量大得驚人。目前俄羅斯的各種文學獎有幾百種之多。有的大獎,例如布克俄羅斯小說獎,每年評獎時獲提名的長篇小說就達數十部。每年發表的詩歌作品數量也不少,相對而言,戲劇創作滯後一些,但最近幾年新作有所增加。
當然在衡量一個時期文學創作的成就時,作品的數量並不是一個主要的標準。上麵提到過,蘇聯解體後文學創作出現低俗化的傾向,缺乏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的一次性消費品以及宣揚暴力和色情的東西在作品總量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但是盡管如此,每年仍可找出幾部或十幾部有分量的、有望流傳一段時間的作品,僅此一點,就可以說明這段時間文學創作沒有停滯。
解體後俄羅斯文學創作的特點。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出現了所謂的“意識形態多樣化”的局麵。馬克思列寧主義已被許多人拋棄,堅持社會主義理想的人已經不多,西方的自由主義和俄羅斯傳統的愛國主義成為兩大主潮。各種舊的思想觀點重新獲得認可,形形色色的西方時髦理論大量引進。總的說來,包括文學界在內的整個思想界處於混亂狀態,這種狀態至今尚未結束。從“改革”年代以來,由於思想政治觀點上的嚴重分歧,文學界分裂為對立的兩大派。一個是崇尚西方民主自由的自由派(他們自稱民主派),另一個則是主張發揚俄羅斯曆史文化傳統的傳統派(他們自稱愛國者)。後者是在愛國主義旗幟下聯合起來的龐雜群體,他們又可分為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紅色愛國者和具有民族主義、甚至保皇主義傾向的白色愛國者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流動的愛國者”。自由派和傳統派這兩大派作家的藝術觀點和審美趣味也有很大差異。在這方麵傳統派作家大多遵循俄羅斯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而自由派作家則比較開放,喜歡運用各種非現實主義手法,其中某些人對外來的東西有一種特殊的愛好。遊離在兩大派之外的作家的思想政治立場和藝術觀點也各不相同。所有這些反映到文學創作上,就使得文學創作具有多樣化的特點。由於多年來小說創作在整個文學創作中占主要地位,下麵就著重講一下小說。
翻一翻最近十餘年創作的小說,就可看到各種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思想政治傾向的作品同時並存的現象。不少作品以否定蘇聯的革命曆史和批判蘇聯的社會製度作為主題,竭力渲染蘇維埃時代的黑暗以及生活的荒誕和痛苦。有的作家為了把蘇聯曆史全部抹黑,甚至否定衛國戰爭的正義性,把這場戰爭寫成兩個極權主義政權之間的爭鬥,同時大講戰爭帶來的災難,企圖把蘇聯人民說成實際上的失敗者。這一類作品大多出自某些自由派作家之手。而傳統派作家,尤其是其中的紅色愛國者,一般對蘇維埃時代作正麵的描寫。他們的許多作品批判性也很強,不過他們把矛頭主要對準蘇聯解體後建立的社會製度和新的當權者。但是應該指出,到九十年代中期,對蘇維埃時代的批判有所淡化,同時由於新自由主義改革的破產,自由派作家當中對現實的不滿情緒有所增長,一些人在作品中也開始接觸到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和問題並作了批判性的描寫。在今天的俄羅斯文學中已很難看到正麵宣傳社會主義的作品,但是貫穿著愛國主義精神的作品還有一定數量,其中一部分是寫曆史題材的,而作者大多是傳統派作家。
至於說到藝術表現方法,那真可謂是五花八門。寫實的作品仍占一定比重,其作者大多是傳統派作家。在不同程度上采用各種所謂的假定性手法的作品數量很多,許多自由派作家廣泛使用象征、寓意、怪誕、幻想、神話等手法以表現生活之荒誕和人們心理的反常。那些在蘇聯解體前以寫陰暗麵出名的被稱為“另類作家”的人,沒有改變“扒生活的垃圾堆”的愛好,這使得他們的作品仍然具有自然主義特點。自然主義的傾向甚至在一些老作家的創作中也有所表現。俄羅斯的感傷主義也有了傳人,它的特點在一些作家的家庭紀事小說中表現得比較明顯。總而言之,在今天俄羅斯的小說創作中,既有反映現實生活的寫實作品,也有脫離現實生活的最離奇的想象和編造;既有在不同程度上遵循公認的藝術規範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有漠視任何規範進行大膽試驗的作品,有的作品甚至已很難說是本來意義上的文學了。我不想用“琳琅滿目”這個詞語來形容目前俄羅斯的小說創作,也許說出現在我們麵前的是各種作品“雜然紛呈”的景象比較符合實際。下麵再著重講一下在複雜多樣的小說創作中的兩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即後現代主義和新現實主義。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湧入的各種西方的文學思潮和文學理論中,影響最大的是後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提出“世界如文本”,消解了文學與現實的界限,把已有文化作為文學創作的源泉,它的作品具有集句性、注釋性、多文體性、不同藝術門類的混合等等特點,其中通常沒有傳統文學中的主人公和情節,沒有嚴整的結構,敘事具有不確定性和不連貫性,常常進行拚湊、戲仿和改寫等等。後現代主義受到一些自由派作家的歡迎,他們在自己的創作中進行了各種試驗,使得它流行起來,像俄羅斯論者用挪揄的口氣所說的那樣,既有了後現代主義理論的“代理商”,也產生了後現代主義的“經典作家”。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一批在不同程度上帶有後現代主義特色的作品。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股後現代主義熱才開始消退。我們知道,現實主義在俄羅斯文學中有很深的根底,它的傳統具有巨大的力量。後現代主義移植到俄羅斯的土壤後,受俄羅斯文學傳統的影響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異,它的作品開始具有新的特點,與西方的後現代主義作品有一定的差別。
另一方麵,有一部分作家在堅持現實主義精神或基本上采用現實主義筆法的同時,吸收各種非現實主義手法、其中包括後現代主義手法來充實自己的藝術武庫,這使得他們的作品也具有與傳統的現實主義不同的新特點。人們把這些人的作品稱為新現實主義。迄今為止,俄羅斯文學界對如何界定新現實主義尚存在著爭議,但是都承認這樣的現象是存在的。
目前俄羅斯文學創作多樣化的趨勢還在發展,創作上仍進行著各種試驗,具有新特點的文學現象正在不斷出現,需要繼續加以關注。
如何評價蘇聯解體後的文學。
在這個問題上,俄羅斯文學界的意見很不一致。傳統派比較悲觀,他們當中的某些人認為情況很糟,俄羅斯文學麵臨毀滅的危險。不過近來他們的看法發生了一些變化。而在自由派內部,有人認為蘇聯解體後文學擺脫了國家的控製,轉到了“正常運行”的軌道;有人則認為文學“得了病”,不知道往哪裏走,也不知道為了什麽。對文學創作成績的估計也有分歧。有人認為蘇聯解體後的十年是“非常好的十年”,有人則認為是“昏暗的十年”。
現在要對俄羅斯文學現狀進行正確的總體把握和作出符合實際的判斷,有其困難之處。原因之一是這10多年來發表的作品數量太大,了解創作的全貌比較困難,但是除此之外還有深層次的原因。文學創作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它的產品的價值一般無法根據量化的標準來確定,而且常常不易在短時間內判定其優劣,這是因為優秀的文學作品常常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和嚴格的篩選。馬雅可夫斯基曾寫過這樣的詩句:“時間啊!你是我惟一的法官。”這說得有一定道理。著名詩人葉賽寧也曾這樣寫道:“臉對臉,//麵容難辨。//拉開距離,大的東西才看得見。”他說的是要在空間上拉開一定距離,大的東西才看得見。同樣,要看清大的東西,也要在時間上拉開一定距離。同時,我們記得馬克思說過這樣一句話:“人民曆來就是作家‘夠資格’和‘不夠資格’的惟一判斷者。”根據這個說法,人民當然是這些作家創作的作品有無價值的惟一判斷者。盡管文學專家們也能給各種文學作品作出鑒定和評判,但是最終決定作品的棄取、決定這些作品能否流傳下去的是人民群眾。這為文學史上的許多事實所證明。基於以上原因和考慮,在對文學現狀進行評估時應采取審慎態度,不忙於做簡單肯定或簡單否定的結論。
但是對現狀一個大致的估計還是可以的。現在就能肯定,在蘇聯解體後的十餘年,俄羅斯文學不僅沒有像某些人擔心的那樣停滯了,而且顯得相當活躍,新創作的文學作品的數量很多,文學創作也後繼有人。但是目前也存在許多問題和不利條件。首先是處於商業化大潮中的文學界受各種思潮影響,思想比較混亂,迎合時尚和追名逐利的現象比較普遍,文學創作中存在著各種不健康的傾向和問題。目前的創作情況如同一個熱鬧的市場,商品名目繁多,雖有一些新產品和質量較好的產品,但偽劣產品也不在少數。還很難說有多少作品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而流傳後世。
世界文學發展的曆史證明,文學的繁榮和衰落並不與社會製度的先進和落後直接相關。19世紀沙皇統治下的俄國曾出現過文學的繁榮。同時,文學發展的曆史還證明,一個民族的內憂外患,一個社會的動蕩變遷,各種悲劇事件的發生,人們經受的各種磨難等等,往往會給文學提供豐富的養料,哺育出大作家和傳世的傑作來。這裏關鍵在於要有先進思想的指引。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俄羅斯文學界比較普遍地出現了理想失落和思想滑坡的現象,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改變。相信作家們經過實際生活的教育以及自己深沉的思考和創作實踐,將會有所感悟,這將為他們的創作的健康發展創造必要條件。總之,即使俄羅斯文學現在還像一些批評家所說的那樣處於“昏暗”時期,然而可以抱這樣的希望:這個時期遲早是會結束的,霞光滿天的時候是會到來的。
原題:如何看待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文學
本文鏈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history/info_550.html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和本文鏈接
責任編輯: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