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粉傷得最重:粟裕指揮萊蕪戰役:三天殲敵六萬 陳誠膽寒 Zt
(2015-02-02 15:43:34)
下一個
網友天地
粟裕指揮萊蕪戰役:三天殲敵六萬 陳誠膽寒
薛亞利
2012年02月17日18:47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
【“黨史頻道”三周年麵向全國網友征稿>>>征稿形式與要求】
齊魯大地的萊蕪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粟裕是被毛澤東授予的開國第一將。六十三年前,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由被譽為“常勝將軍”的粟裕直接指揮過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仗——萊蕪戰役。這一仗使蔣介石和他的“第一大將”陳誠為之“心寒”;這一仗三天時間共殲敵達六萬之眾;這一仗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少見的奇跡。從而徹底粉碎了解放戰爭中國民黨當局企圖在山東會戰中殲滅解放軍主力的陰謀。
1947年初,解放戰爭的全國戰局繼續以華東戰場為中心展開,主戰場轉入山東解放區境內。
麵臨和平攻勢破產,軍事進攻慘敗的國民黨反動派當局,製定了一個“魯南會戰”計劃,采取集中重兵於主要戰場的戰略部署,調集31萬兵力於華東戰場,企圖迫使華東野戰軍主力決戰於我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地區。蔣介石特派他的參謀總長、“第一員大將”陳誠坐鎮徐州指揮。陳誠依恃其兵力上的優勢,揚言:“即使全是豆腐渣,也能撐死共軍!”
針對敵軍的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及時發出了“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的號召。毛澤東指出,為著徹底粉碎蔣軍的進攻,必須在今後幾個月內再殲滅蔣軍四十至五十個旅,這是決定一切的關鍵。為此,他代表中央軍委電示華東野戰軍:采取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連續打數個大殲滅戰,以徹底粉碎蔣軍向魯南的進攻。
國共雙方的戰略態勢表明,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戰迫在眉睫。
蔣軍根據“魯南會戰”的計劃,集結於南北兩線的部隊組成兩個突擊集團,企圖夾擊集結於臨沂地區的華東野戰軍主力。
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副司令員粟裕和副政委譚震林密切關注敵軍的動向,得知敵人有“集結更大優勢兵力與我在魯南決戰”的企圖,決定集中50個團的兵力,粉碎敵人的新攻勢。而在如何打法上,則經曆了一個由“南征”改為“北戰”的戰役決策過程。開始,華東野戰軍前委決定先打南線之敵,誘敵北進到臨沂外圍,予以各個殲滅。但是敵軍采取穩打穩紮,齊頭並進的戰法,一時難以分割殲滅。在這種情況下,粟裕認為,北線之敵兵力較少,戰鬥力相對不強。如果我軍放棄臨沂,主動隱蔽北上,先殲擊北線之敵,既可置南線敵人強大兵團於無用之地,又可出其不意地殲滅北線的李仙洲集團,從而粉碎敵人南北夾擊的企圖。這時,陳毅提出了一個“舍南取北”的作戰構想,要粟裕進一步思考並提出具體作戰方案,這樣陳、粟兩人的想法不謀而合。接著經過充分討論,製訂出了北上殲敵的作戰方案,以陳毅、粟裕、譚震林聯合署名上報中央軍委。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複電,同意作戰方案,並指示:“總之,先打弱敵,後打強敵,力爭主動,避免被動。”
這樣,經最高統帥部和戰區指揮員上下結合,互相啟發,互相補充,一個切合實際的萊蕪戰役作戰方案正式形成。肩負戰役指揮重任的粟裕,立即展開緊張複雜的戰前準備和戰役組織工作。
【1】 【2】
網友天地
粟裕指揮萊蕪戰役:三天殲敵六萬 陳誠膽寒 (2)
薛亞利
2012年02月17日18:48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
為了迷惑和調動敵人,陳、粟采取了一係列“示形於南,擊敵於北”的策略。具體為:一示南征之形,在軍事上隱蔽北上殲敵的意圖;二示決戰之形,以迎合敵人企圖在臨沂與我決戰的心理;三示失利之形,主動放棄臨沂,使敵人產生我軍連戰疲憊、不堪再戰的錯覺;四示西進之形,使敵人難以辨明我軍北上作戰的真實意圖。
蔣介石、陳誠果然中計,陶醉於虛假的“空前大勝”的戰報之中。而陳毅、粟裕、譚震林卻暗暗發出了在北線作戰的行軍命令。南線主力部隊,冒著雨雪風寒分兵三路向北急進。每天從“日落村”出發,到“天亮村”宿營。與部隊並肩前進的,還有當地數十萬支前的民工。當時,從臨沂到蒙陰150公裏的地區內,白天寧靜,夜晚沸騰;山上山下,人歡馬叫;村前屯後,熙熙攘攘;大小道路,車輪滾滾;千軍萬馬,浩浩蕩蕩,好一派人民戰爭的宏偉場景。
坐鎮濟南的國民黨軍第二綏靖區司令長官王耀武,得知華野主力向北運動,有包圍李仙洲集團的企圖,采取了“機動作戰”的策略。粟裕密切注視敵軍動向,敵變我變,因勢利導,適時調整作戰部署,並加速實行戰役的合圍計劃。經過先後四次與蔣軍的周旋較量,當年2月21日,華野部隊全部展開,在萊蕪地區形成了兵力對比上的絕對優勢,基本上完成了對李仙洲集團的戰役合圍。
決戰中,粟裕把注意重心集中在如何達成對李仙洲集團的全殲上,在作戰指導思想上辯證地處理網開一麵與四麵包圍的關係。采取三闕一,網開一麵的戰法,調虎離山,縱敵出城,然後四麵包圍,收網捉魚。到2月23日中午,5萬多蔣軍被團團包圍在東西三四公裏、南北十一二公裏的袋形陣地裏,北進不能,南退不得,亂作一團。到下午5時,李仙洲集團大部被殲滅。乘隙逃出的第七十三軍軍長韓浚及其殘部5000多人,也被華野部隊截擊全殲。
萊蕪戰役至此勝利結束。這一仗打得幹淨利落。隻用三天時間,我軍以傷亡六千餘人,殲敵7個師六萬人左右,生俘第二綏靖區副司令官李仙洲、第七十三軍中將軍長韓浚和少將17名,擊斃少將師長、副師長2名。使魯中、渤海、膠東、濱海4個解放區連成一片,大大改善了華東野戰軍的戰略態勢,華東戰場的形勢從此轉入一個新階段。
延安總部發言人發表評論,“盛讚華東人民解放軍全體將士及其領導者陳毅、粟裕將軍。”陳毅對記者發表談話,認為萊蕪戰役的空前大勝,“證明了我軍副司令粟裕將軍的戰役指揮一貫保持其常勝紀錄,愈出愈奇,愈打愈妙。”粟裕在總結萊蕪戰役的經驗教訓時,滿懷深情地說,我們能夠調動敵人,使敵人聽從我們的指揮,最終殲滅敵人,再一次證明了毛主席戰略指導的正確和人民戰爭思想的光輝。如果沒有當地廣大群眾的全力支持和與部隊的並肩作戰,萊蕪戰役的勝利也是不可能的。
曆史的煙雲已經越過了60多個春秋,但回憶起來還好似曆曆在目。萊蕪戰役的勝利永載史冊,粟裕將軍傑出的軍事指揮藝術永載史冊,萊蕪人民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永載史冊。
(作者單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西安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長安開發采編中心主任記者)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