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e with the wind

隨心而飄, 隨意而寫。 我自流連隨風笑,凡人癡夢各不同。
個人資料
心雨煙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自殺,懦夫還是勇士?

(2018-06-09 16:25:50) 下一個

自殺,懦夫還是勇士?

初夏,跨出永不停歇的病房,越過加州晨曦第一縷風,我下意識地扶了扶右肩上的包,唉,Kate Spade已離我們遠去。

美國著名設計師凱特·絲蓓(Kate Spade)用一條紅絲巾在紐約寓所內自縊身亡,這個55歲的繁華生命毅然絕別世人,追隨著她水果糖般夢幻色彩品牌和小女人們美麗可愛的向往,讓人一時緩不過神來。

剛一坐進車裏,收音機裏卻傳來美國著名飲食節目主持人、名廚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在法國製作《波登闖異地》節目時,在酒店的房間內自縊身亡,這位61歲廚藝界“具創意的搖滾巨星”,也這樣選擇絕斷的手法與我們決別。

這是一周內第二起美國名人自殺案,令人咋舌!
美國怎麽了?名人怎麽了?世界怎麽了?

作為設計師,凱特·絲蓓一生獲獎繁多。“她極具天賦,對美國時尚界和世界對美國配飾的看法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Kate 的自殺讓人震驚不舍和她平時呈現給我們的反差太大了。有人說Kate 的作品像是水果糖的模樣,不是嗎?她的包包和鞋子五顏六色,色彩鮮光亮,她展現給我們的一直是快樂的笑容。她擁有讓許多女人羨慕的時尚和光環,可她偏偏用自己最崇尚的美麗絲巾自縊了。

波登,一個非常幕後的人物,變成了電視上家喻戶曉的名人。不僅廚藝了得,在業界獲獎無數,更製作了不少受歡迎的烹飪節目並出版暢銷飲食著作,幫助觀眾從不同角度思考飲食、旅遊和人生。作為著名的廚師,他的成長以及他個人在他事業上的輝煌,是非常的不容易,他的離去也使人們更為之如此惋惜。早晨起來,川普總統聽到這個消息,馬上說了這幾句話,這真的是很悲傷的事情,我想向他的家庭沉重的致哀。我喜歡他的節目,他是一個很有趣的人。同時我也向時裝設Kate Spade的家人表示致哀。

能夠驚動總統的人,社會地位可見一斑。但是在外表光鮮豔麗下,背後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大家看來,這兩個人已經是功成名就了,在各自的領域中是泰山一級的人物,他們肯定不缺錢。

所謂財富、名望、家庭、朋友、事業到了一定的時候都無法抗拒一個事實,那就是“我要瞬間把一切全都結束。”

剛剛公布的美國疾病防控中心的研究調查顯示,在過去二十年,美國自殺率漲幅超過了25%。僅在2016年,就有4萬5千人自殺身亡。在美國,這種情況正變得越來越糟糕。這個數字無疑是非常的觸目驚心。

而CDC公布的這個報告中提到,在這些自殺的人群中,有過半數的人不是因為精神疾病而自殺的。這顯然不符合事實。

Kate 57歲的姐姐Reta Saffo說,Kate多年來一直患有抑鬱症,並且拒絕治療。
“她曾經是一個很開朗的小女孩,我覺得來自她的品牌壓力已經讓她不堪重負,最終得了躁狂抑鬱症。”她的自殺對我來說並不意外。

Kate的家人還表示,Kate年輕時已有一些精神問題的征兆了,但是運營自己品牌的壓力令她最終慢慢崩潰了。這位傷心欲絕的姐姐表示,Kate會用酒精來麻痹自己,試圖自己治療她所懷疑患有的躁鬱症,因為她太害怕傷害到品牌,因此不敢尋求專業幫助。

波登曾表示,對名人身份感到壓力,並認為自己的飲食節目點評全球各地餐館,可能為餐館帶來弊處,稱遊客會蜂擁到餐廳,嚇到本地食客,令餐廳隻剩下遊客。波登的粉絲眾多,他們在網上留言稱“難以接受”和“成名的壓力真的很大”。據推測,他可能是因為無法承受壓力而選擇輕生。

當生不再是一種希望時,也許死可以全部解脫了。抑鬱,抑鬱是自殺的罪魁禍首。

然而,自殺的精神和心因的緣由錯綜複雜。大文豪海明威在他死後,像是受到了魔咒,他的家族成員相繼葬進了愛達荷州基特初姆市的那座公墓。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幾乎無一善終,不是死於酗酒、怪病,就是死於精神抑鬱,幾乎都是自殺而亡。

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被羅素稱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範例”:富有激情、深刻、熾熱並且有統治力。維特根斯坦家族富可敵國,卻充滿“自殺、瘋癲和爭吵”。在劍橋時,他在和一個學生聊天時問道:“你在生活中可曾有過悲劇?”學生問他說的悲劇指什麽。“當然,不是指你祖母在85歲過世。”路德維希回答:“我是說自殺、瘋癲和爭吵。”於是,又使人想要探究自殺是否有家族史或遺傳因素作怪。

自殺者不是不怕死,應該是懼怕生。一個人沒有到特別絕望的時候,不會選擇自殺的。

自殺的誘因是多種多樣的:
非常極度或重度的憂鬱症;
男女朋友分手或者是離婚;
生活的壓力,包括工作方麵的壓力和家裏財務狀況出現問題;
或者是剛剛經曆了一個很大的遭遇,自己的親人去世,無法承受的危機,心裏過不去的坎,及生活瓶頸,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自殺,有人認為是儒夫,有人認為是勇士。其實,自殺既不是儒夫也不是勇士,世上有千萬種生的感恩,就有萬千種自殺的理由。

昨天急診室來了四個自殺者:
(一)73歲的前列腺癌患者A,不堪忍受骨骼和後腹膜轉移的疼痛,當腫瘤把盆腔堵得膀胱解不出尿液時,他大把吞下了處方止痛藥,以了終生。

(二)41歲的B,一個高桃婀娜、長發彼肩、碧眼清波的銀行主管,認定自己的先生有外遇後,和著烈酒把100片500mgTylenol送進了胃裏。

(三)28歲的C,在太太懷孕三個月時與別的女人上了床,C太太氣得要把肚子裏的孩子打掉,C作出了壯士斷腕,左手臂一道道鮮血淋漓的傷痕看了慘不忍睹。

(四)23歲的D,11歲時遭繼父性侵,心裏扭曲的他在部隊裏多次襲擊性侵同伴,並3次自殺未遂的他雙臂滿目自殘疤痕,連針頭也紮不進。再次吞下多種安眠藥後,又用剃須刀片割開橈靜脈,出院等待他的是軍事法庭。

我的同學中不乏做腦研究和資深的精神病科專家,談論自殺,目前在日本做精神科的石教授如此說到:
自殺,這是一個非常非常複雜的問題。以前日本每年自殺者超過3萬人,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自殺者大國。自殺的原因有各種各樣,有憂都症,有難治的身體疾病而耐受不了病苦,有經濟上的原因,有應激反應造成的一時衝動,有藥物等的影響,也有政治思想宗教信仰的灌輸等等。如果從當事者本人的當時的情況來看,有些自殺容易理解一點,有些會感到很可惜,有些會感到很悲傷心疼,但是我認為應該盡可能尊重死者的選擇吧。

紐約研究腦病理的李專家如是說,自殺是心理學長期討論的命題:性格由生物學決定,還是後天社會文化決定。多數認為後天影響為主。
(1)一些小孩不開心時會以亂解大小便,不吃飯等作表達方式(某種形式的自殘),因為傷害自己是最容易的做法,也會引來''同情"。家長應該阻止這類自殘獲益(雛形自殺)。
(2) 自殺流行在某些職業中: 醫生,演員,文藝創作人員。他們接觸到自殺現象。把自殺作為解決自身問題的選項。

自殺是一個很有探討的課題。自殺對對生命充滿激情的人來說,需要極大勇氣。而對習慣於以自殘,自傷作為解決問題方法的人來說,自殺是很自然的選擇,一點不費勁。

生活中最勇敢的人,是麵對命運一絲不苟的人;最懦弱的人,是麵對命運左顧右盼的人;自殺者什麽都不是。

從我接觸的臨床病例來看,較多自殺者,是一時選擇輕生的念頭,陷入感情或生活的瓶頸,不能自拔。他們要選擇輕生的那一刻,也許根本沒有想得很多。一個擔擾自己跳樓時,先頭著地也許腦袋開花會很可怕,若腳先著地粉身碎骨是不是會很痛的人,應該沒有勇氣會自殺。一個要自殺的人,想到自己走了,年老的父母誰來照顧?年幼的孩子誰來護養?也許他也不會選擇輕生。但是哪些還來不及被送進醫院,來自美國CDC的報告,自殺最多選用的方法,就是直接用槍自盡。

自殺既不是最懦弱的行為,也不是最勇敢的行為。因為死亡的不可逆性,我們往往把自殺看成一個極其沉重的決定,仿佛自殺的人都是深思熟慮的,或者自殺的行為一定就能體現出他最本質的品格。這其實是偏麵的,要知道很多自殺者都是輕率的,至少是不理性的做出自殺行為的,有一些是在激烈的情緒支配下的“激情自殺”,當然不能忽視心理疾病驅使下的自殺。

麵對自殺,社會現象的增多和影響,我們要做的是對他人關懷和對有自殺傾向的行為識別。

記得我小學一個H同學。那時我們6個人一組到學習成績很好,家庭條件很優越的她家去開小小班。總是在她家的房子裏玩藏貓貓。有一次我倆躲在她家的床底下,H要我把耳朵貼在打臘地板上,你聽,你聽,警察又在跟他們談話了。她的鄰居在向警察告她家的狀。我當然什麽都沒聽見,不過信以為真。以後,其他小夥伴也發現同樣問題,常常同學對話到一半,H就讓別人停下來,你聽,你聽,她的鄰居又在說她壞話了。

結果中學二年級她就住進精神病院了。多年後讀了醫,我才突然明白,這是臨床上典型的幻聽幻覺症狀。

RoyRaymond在給妻子買內衣時感到非常尷尬。為讓“買內衣”這種行為高端起來,他給自己的店取了個高大上的名字“Victoria‘s secret”,5年之後以400萬賣給了Limited。2年後,Victoria‘s secret市值5億,Raymond卻在金門大橋自殺了。

哲學問題,維多利亞秘密創始人,花幾萬塊錢創立了這個品牌,然後400萬賣掉了,應該說大賺了,但當他得知這個品牌值幾十億的時候,他感覺自己賤賣了這個品牌,於是從金門大橋跳下去自殺了。換成是你,你會自殺嗎?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對於痛苦創傷的忍受每個人有不同的域值。

我們的身邊有精神不悅、抑鬱需要幫助的人,請我們伸出溫暖的手來幫助他們,拯救一顆滑落的靈魂可以拯救一個生命。我們要做的是,提前發現失意者微妙的情緒,通過自己的行動化解這種悲劇。讓他們從痛苦的深淵中走出來,也有陽光幸福的生活。

“承受痛苦,比死亡更需要勇氣。”—拿破侖

自殺不是懦弱,不是勇士,而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我對自殺者表以最大的同情和理解,但是真的不願看見這樣的事在身邊發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