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e with the wind

隨心而飄, 隨意而寫。 我自流連隨風笑,凡人癡夢各不同。
個人資料
心雨煙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人和孩子該不該寵?

(2017-08-30 10:07:55) 下一個

老人和孩子該不該寵?


老人和孩子能不能寵?這個話題在我腦子裏打轉轉已經有段時間了,說起這個話題很沉重,一直不敢提起,怕有傷風俗。老人和孩子是人群中的弱勢,古人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們不是應該值得尊敬、愛護、寵愛有嘉的嗎?可是我今天講的這幾則小故事心有千千結,難道要顛覆了這個習俗?讓我們一起走進社會的細胞—家庭,看看幾個實例吧。

(一)  三歲的小玲伏在桌上有模有樣地在描畫畫本,可每幾分鍾就咳嗽一下,小玲的爺爺坐在一旁翹著二郎腿,手指挾著香煙吞雲吐霧。
小玲媽忍不住,“爸,在孩子麵前可不可以不要抽煙?孩子都咳成這樣了。”
“孩子她爸不是也是我們這樣帶大的?要有本事孩子自己帶去。”公公還來不及開口,強勢的婆婆已經發飆了。
“媽,小玲她爸也有哮喘,這個家是不適合抽煙的。“小玲媽仍然和顏悅色試圖以情動人。
“喔唷,不就是住進你們家了嗎?看不慣想趕我們走是吧?”一向丁嘴鐵舌的婆婆搶白道。
“我的爸媽用得著你來教訓嗎?”一旁的小玲爸怒氣衝衝地把這場抽煙的對話上升到了硝煙彌漫的戰事。
“我不就是好言相勸嗎?做長輩的是不是也得講個理啊?”小玲媽一臉委屈。

這場對話中,顯然是三比一的勢力,可誰也說服不了誰。小玲媽衝動地抱起孩子就跑回娘家了。

這下小玲爸不淡定了,“老婆回來吧,有事好商量。”
“商量?”小玲媽開出的條件有兩個:要麽叫你爸戒煙,要麽老人住出去。
小玲爸唉聲歎氣地,“爸老了,這煙是戒不了了,再說倆老平時還幫了咱們不少忙呢,你就不能遷就一下嗎?”
小玲媽毫不含糊地,“得,你就和你媽寵著你這個癮君子老爸吧,不戒煙就戒老婆。”

煙霧繚繞,憂愁燃燒。三個月後,小玲爸收到了離婚協議書。這煙不隻是傷害了身體,也燃盡了一場婚姻。

(二) 萍的父親早逝,母親患有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萍母大關節畸形,小關節卷縮,十指粗大僵硬,生活很是不變。萍決定給獨住的老人找個護工。萍母年輕時是個典型的女強人,現在卻是個非常挑剔的老人,對女兒請來的護工可謂百般刁難。一個星期就換了四個護工,常常是萍剛剛把護工帶到母親處,還沒回到自己的家,老人就一個電話過來把護工已經辭了。然後又電話追著:“你必須現在就給我找個我看得上眼的護工來。”唯命是從的女兒悄悄地跟應聘的護工,一個在城市裏打工快二十年的秀私下打招呼,“我媽刀子嘴菩薩心,她講什麽,你不吭聲就是了。”秀還認認真真聽進耳朵裏了。
“做湯麵要不軟不硬,火頭剛好做出來的麵才會清爽,有口感。”秀一來,老太太就給了她一個下馬威。
“嗯。”秀輕輕地答應了一聲。
“我的衣服呢真絲比較多,都是高檔品。平時你不要開洗衣機,手輕輕地搓搓就可以了。”老太太又指示道。
“嗯。”秀又這麽算是答應了。
“嘖嘖嘖,我家的柚木地板哪經得起你這粗手粗腳的人這麽滴水,還不跪下來把地板擦幹淨了。”
這會秀沒吭聲,不亢不卑地準備去拿拖把。
“好啊,把我的話當耳邊風是吧,還挺能裝聾做啞的。沒聽見我叫你怎麽做嗎?”老太太窮追不舍地嘮叨著。
“老太太您這麽能幹,幹嘛要請護工呢?要不您就自己做吧。”秀終於忍不住地回道。
“滾,你給我滾。”老太太怒氣衝衝地手指著門,“我花錢請人還要受氣。”
一甩手,秀就衝出了屋子。

如此經常折騰,萍沒有辦法,最後隻有把老人家送去了養老院。不是人人都喜歡養老老院的。一個月後,老人哀哭的要出來。不過,從此以後她再也不對護工挑三揀四了。由此可見對老人的任性還是必須有些製約的方法的。

(三) 明在國外工作,母親早幾年因乳癌去世了,父親年歲已高身體尚健又不願到國外與兒子同住。每年春季明都要回囯看望父親。父親一見到兒子回來就要住到滬上有名的大醫院的貴賓病房去修理腦子,吊吊安基酸,說是改善睡眠。明是學醫的,好在每年有國內的同學幫忙病房早就聯係好了,可這“安基酸”對腦子改善功能真有幫助嗎?

氨基酸這個詞聽上去非常地專業,實際上,氨基酸是人體所需的三大營養素,負責蛋白質的合成。“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增進腦部活力”是氨基酸產品的主要賣點。但這些功能都沒有被證實,而老百姓像明父這樣的不諳醫學者倒是願者上鉤。

大腦對能量的需求很高,葡萄糖、脂肪、蛋白質是三大能量來源物質,但在人體儲備充足的條件下,人體會按順序使用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質供能。即使多補充了氨基酸,合成了蛋白質,大腦也會優先使用葡萄糖供能。另外,大腦中存在一個屏障叫做血腦屏障,可以有效保護大腦與外界的物質交換,讓一些外來物質無法輕易地進入大腦,減少了感染和對大腦的損傷。隻有小分子或脂溶性高的物質才能進入血腦屏障。氨基酸通過主動運輸透過血腦屏障,這種主動運輸存在一定的飽和性,當載體飽和了,多餘的氨基酸也無法進入到腦內。這就像是運輸貨物,卡車隻能夠運輸1噸的貨物進入工廠,但工廠外卻有2噸的貨物,那麽也隻能有1噸的貨物進入到工廠內。實際上,人體內需要的氨基酸是相對恒定的,如果補充的量超過了人體需要量,那麽人體就會將多餘的氨基酸排出體內,這會增加腎髒和肝髒的負擔。此外,氨基酸注射液由於滲透壓較高,容易導致注射部位疼痛、靜脈炎等。因此氨基酸單獨注射是適得其反的,一般需要和腸外脂肪乳劑、葡萄糖、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配製成腸外營養製劑一起使用。

當明把一係例的醫學概念解釋給父親聽,感覺每年這樣的住院是徒勞的。明父馬上不孝啊,沒良心啊,忘恩負義等帽子全都扣在明的頭上。自然這樣的補腦費用不菲,況且剛跨出了工作的美國醫院又落入了陪伴父親的中國醫院,每每把明都折騰得精疲力盡。現在明就躲著父親不敢回家了。父親又發調頭了:“你不回家,我死給你看。”家裏的保姆說:“老先生邊說邊想爬窗戶。”這樣下去保姆也要不敢做了。明說,“有時被父親逼得恨不得抱著他一起跳下去算了。”

老人啊老人,您有錢,有閑,有精力折騰,兒女們可沒有這麽多的閑情陪伴。您任性,把親情都折騰完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四) 瑛帶著4歲的女兒到兒科診所去檢查,女兒看見玻璃櫃裏的yogurt拿出來就送進了嘴裏。這兒科大夫是在美行醫幾十年的華人,馬上對珍說,你這小孩這麽缺乏教養以後請不要再上我的診所來了,你今天必須把yogurt 錢留下。而且總是發現華人的孩子會這樣的動手動腳自我控製力差,很沒禮貌。瑛被兒科大夫批評的臉紅一陣白一陣恨不得地上挖個洞馬上鑽進去。遭遇這種羞辱很少有人能夠承受的。這讓瑛想起,女兒總是精力充沛。不久前去朋友家的party,女兒一會兒拉拉別的小朋友頭發,一會兒一巴掌拍爛了別的小朋友剛剛搭起的“城堡”,不斷地有小朋友來告狀,這讓瑛很尷尬。自己一直寵愛著的小公主,可一到公眾場合就成了不受歡迎的人,作為母親的挫折感不得不使瑛反省,生兒是一種甜蜜,養兒是一種責任,教兒是一種智慧。

有的孩子往往很難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麽東西是自己的,什麽東西是別人的。作為家長,幫助孩子建立:“別人的東西不能拿,而我的東西一定歸我支配”這種概念的區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態的基礎。

(五) 凱文的父親是一個兒童心理學家,他講起了自己教育兒子的經曆。6歲的凱文喜歡弄車舞劍,每次去mall ,他是看見兒童玩具即要買車又要買劍的非得滿足他不可的那種孩子。這次出門,父親已經約法三章,車、劍隻能選其一項,否則他就隻能呆在家裏,凱文點頭答應了。一到mall 凱文首先看上了垂著錦繡絲帶的劍愛不擇手,父親給他買下了。又走了幾步,他站在一輛玩具消防車旁不肯離去。父親開導說,實在喜歡這輛消防車我們就把劍退了再來買車。凱文僵在那兒不答應,突然嚎啕大哭起來在地上打滾。通常遇見這種情況,作為父親要麽就給他買下了,要麽就死拖硬拉把兒子攆走。反正不是你贏就是老子贏。而這個教育學家做出了一件讓大家都目瞪口呆的事,他也立即躺在地下耍起無賴。這個舉動一下驚醒了凱文,他一骨碌地從地上爬起來,拉著父親的手,"Daddy let's go,let's go."

生活中我們遇到許多身傳言教的,但是絕沒見過這樣一物降一物的。當一個幼小的心靈能夠辨別醜惡時,這才是他的良性發現。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當孩子為所欲為時,用父母製定的規矩來約束他,使他能夠判斷自己的言行好壞,對於將來孩子的人際關係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六) 單生母親整天守著27歲的兒子-宏,足不出戶。宏是一個典型的宅男,三歲時父親離家出走杳無音訊,宏從小就性格孤僻不合群。母親對宏一貫百依百順似乎總有一種對兒子的愧疚感。大二時,兒子迷上打遊戲機。白天昏昏沉沉,晚上連夜作戰,學習成績每況愈下終於遭到退學。母親除了以淚洗麵對毫無生活經驗,沒有經濟來源的兒子從無積極的引導方法。餓了,母親把飯端到兒子身邊;渴了,把水送到兒子嘴邊;這位退休的母親任勞任怨地給兒子做飯、洗衣、照顧著一切。兒子不但不感激母親所付出的一切,而且常常大發脾氣摔東西,嫌母親飯做的不夠好,嫌自己的家裏沒有大空調。與兒子完全沒有親子交流的母親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宏的依賴性,心智完全不成熟。孩子的成長父母是推手,多少單親家庭出來的孩子依然出色、懂事能夠擔當社會的責任。

愛從來不是大包大攬,《我永遠愛你》有這樣一對母子的對話:
阿力:“如果我把枕頭弄得羽毛滿天飛,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把羽毛收拾起來。”
阿力:“如果我把畫畫的顏料灑在妹妹身上,你還愛我嗎?”
媽媽:“我永遠愛你,不過,你得負責給妹妹洗澡。”

有智慧的母親在不厭其煩的保證,“我永遠愛你”的同時不忘強調:孩子你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宏母已經錯過了對兒子的最佳教育期,現在是不是應該覺醒先鬆綁自己走出家庭,放手讓孩子學會生活,懂得思考,走進社會,而不是整天寵著護著一個隻會打遊戲在母親身邊耍賴長不大的孩子。

有些老人活了一輩子也沒有明白做人的道理。
有些孩子任性放肆在父母身邊永遠也長不大。

“不要為成功而努力,要為做一個有價值的人而努力。”
                   —愛因斯坦

老人和孩子都不能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