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32)
2015 (137)
▌節約二字,在上海人口中又呼作“做人家”。如:“張家阿嫂真做人家,一塊紅腐乳要吃兩頓飯呢。”
▌“做人家”作為特定時期特定情景下的常用詞,真切地傳遞出上海人勤儉持家的秉性和對生活質量精心策劃的追求,它是城市文明進程中,一個族群生活智慧的高度概括。
▌“做人家”的上海人集體性格,或許可以從張愛玲、蘇青的作品中窺破端倪,在今天呼拉拉奔向小康的E時代,這種性格特征依然存在於瑣屑的生活細節之中,既是外省人譏諷上海人的把柄,也是上海人卓然而立的主要風格——並不會刻意掩飾或以此為恥。在打造節約型社會的今天,若能心平氣和地重新審視,或許會出會心一笑。 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其中應該包含“做人家”的謙遜。
▌節約領,俗稱“假領頭”,是上海人對中國服裝史的傑出貢獻。在憑布票買衣服的上世紀60年代,發明者真是用了置死地而後生的靈感來剪裁這隻領子。節約領的妙處,在於用最少的布料,維持了上海人的體麵,而且洗換起來也相當方便。
▌有些節約領做得非常精致,領子是百折不撓的硬紮,係領帶也不會露拙,所需專用券隻有一寸。與節約領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絨線領頭,那是貼在女性大衣領子上麵的,由自己用毛線編結,既保暖又時尚,還能使大衣領子免遭汙損。
▌上海是一個產業城市,於是工廠的勞防用品也被上海人開發出來。比如紗手套,一年可以省幾副下來,拆開來染成紅的綠的,再結成一件紗衫,讓孩子穿。保暖性稍差,但聊勝於無。同樣,勞動布的工作服也能省下來,改一下讓長發頭上的孩子穿。那時候上海的服裝店裏還有一種兩麵穿的雙用衫,一麵是咖啡色的燈芯絨,一麵 是寶藍色的哢嘰布,一雞兩吃,溫柔地撫慰了一顆枯萎的虛榮心。
▌今天的年輕人可以指責上一代人揩公家的油,拿勞防用品做生活資料,但從那個時候熬過來的人隻會泛起一層心酸。那時候,有一個口號,“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 補又三年。”據說也是大國總理周恩來倡導的。即使縫縫補補之後,那件破衣服也舍不得扔掉。按線縫拆碎,刷了漿糊褙硬襯,可以做鞋麵。
▌那年頭男的穿鬆緊鞋,女的穿搭攀鞋,冬天則有蚌殼棉鞋。黑麵白塑料底,三元六角一雙,對多子女家庭而言,也是不小的開銷,自己做就省多了。硬襯是鞋麵的裏襯,然後再配黑色直貢呢鞋麵和黑色滾條,內襯白布。
▌鞋底有兩種,一是布的,自己納,穿起來很輕巧,很適宜坐辦公室的人穿。為了防潮,還可以到皮鞋攤釘一副前後掌。二是塑料底,店裏也有買。鞋麵鞋底配齊後,送皮鞋攤請老師傅緔一緔。如果遇到聾啞師傅,手藝更精,蓋因不受外界幹擾耳。破布的另一種出路是紮拖畚。上海人一向是愛清潔的,家中雖僅能容膝,但地板始終幹幹淨淨。
▌那時候的上海布店,還經常出售零頭布,所需布票很少,價錢也便宜,是家庭主婦的最愛。零頭布若買得巧,可以做外套,短褲,馬夾等。還有一種邊角料論斤買,比如三角形的彩色織錦緞零料,難不倒聰明的上海女人,照樣能拚出被麵子、窗簾及沙發套來。
▌上海的家庭主婦是精於算計的。水,早就充分利用了,淘米水再用來洗菜,洗衣服水再來於拖地板,最後一桶髒水還要用來衝水泥地,隨著水汽的蒸發,地麵就降溫 了,過一會在弄堂裏納涼就不會感到暑氣難當。上海的弄堂一般都有一兩口井,近井樓台先得水,可以鎮西瓜啤酒、洗衣服、拖地板,每周一次的大掃除也是用井 水。納涼用的蒲扇,燙了姓氏以防流失,滾了布邊至使耐用。
▌電,也是用得很省的。特別是夏天,戶外活動時間增加,家裏的燈就開得少,孩子看書打牌吹牛皮都圍聚在路燈下。也有從家裏拖一根電線出來的,看電視,吃老酒,左鄰右舍也來借光。
▌上海石庫門房子裏的水龍頭和電表都是一家一隻的,有時水龍頭還會罩一隻馬口鐵罐頭,以防盜用,此種情景常遭外地人嘲笑。但這些措施到位後,水電資源大大節約了。
▌上海人在飲食上也是很節約的。過去有一種餛飩麵,半碗陽春麵加半碗小餛飩,餛飩權作麵澆頭,不至寒酸。後來這種吃法傳到了香港,現在香港還有供應。上海人吃菜泡飯,隔夜冷飯加吃剩冷菜共煮,小菜也不需要了。
▌上海人居家最經典的菜是鹹菜炒肉絲,鹹菜入味,勁得起吃,肉絲表示葷腥,以示改善夥食。這道菜的妙處還在於,可以全家分而食之,又不及紅燒肉那樣大開銷,還可以作為麵澆頭。負笈海外的遊子,回國後最解饞的早餐往往就是母親下廚做的一碗鹹菜肉絲麵。
▌上海人對企業福利的享受是坦然的,比如食堂裏有饅頭供應,買幾隻回家哄孩子,肉餡、菜餡、豆沙餡的都比點心店裏賣的便宜一兩分。有一老先生,愛吃王家沙的鮮肉湯團,但他隻吃湯團皮,留著鮮肉餡心帶回家,中午放幾棵菜心一煮,就是一道菜心肉圓湯了。如此用心的算計是老一代上海人的普遍態度。
▌以前上海人在飯店打牙祭,從來不鋪張,吃不完的一定要打包。辦酒席吧,客人一定要把走油蹄髈留下,讓主人帶回。一來已經吃得差不多了,二來上海風俗,新郎新娘應向媒人送十八隻蹄髈。十八隻當然是個口彩,但全身而退的蹄髈,在婚禮之後確實有很大的用處。這也是上海人的厚道所在。
▌上海的女人善於持家,上海的男人也不賴。那時候,節能的八芯煤油爐,也是自己用廢舊馬口鐵罐頭敲出來的。三角鐵可以焊成金魚缸,舊鉛皮敲成台式八瓦小日光燈燈罩燈座。
▌上世紀七十年代,弄堂裏到處可見上海男人在做木工活,刨花隨風輕揚。喇叭箱、小菜櫥,床邊櫃、寫字台、沙發,就這樣做成了。而且這些家具都是用廢木料做的, 比如造房子的水泥殼子板,舊家具的碎料等,憑戶口簿劃區限量供應。一度,油漆店和五多店生意奇好,豬血老粉和抽屜鎖斷檔。
▌那時候,家有一輛自行車,絕對是富足的象征。上海男人有了車後,必定要學會自己保養修理,比如換個胎啊,給軸承上牛油啊。換下來的內胎,留著補胎用,多餘的可以做木拖板的鞋幫,也可以切成橡皮筋。外胎呢,可以打鞋掌。當時,家門口停一輛堅固無比的十八型鳳凰錳鋼牛皮鞍座自行車,真比今天停一輛大奔還來得風光呢。
▌大人的節約秉性,當然也影響了孩子,在多子女家庭,當老爸的得學會理發,休息天依次給孩子理發,剃成馬桶頭別哭,頭發短了才是硬道理。剪下來的頭發,不會像今天那樣拿去做醬油,而是鏜煤爐。碎頭發與泥混合,賽過三合土裏插了鋼筋。
▌孩子的課本也用過期的掛曆包封皮,草稿紙有專門的紙品店供應。從印刷廠出來的紙邊,兩三寸寬,三五分能買一大疊,保用一學期呢。課餘時間幫大人做煤球,拆開舊信封翻個身再糊成一隻新信封,或用舊掛曆做成一隻隻小粽子,串起來就是一幅很好看的門簾啦。
▌在今天光怪陸離的消費時代,昨夜裏上海人過於吝嗇的做法可能不利於促進消費,拉動內需,但我們的物質,也沒有富足到可以一擲千金的程度。再說,節約是中國人 的美德,在打造節約型社會的今天,上海人的生活智慧應該得到肯定,上海人對物質消費的審慎精神更應該發揚。社會越文明,消費越節約。節約有利於個人,更有 利於社會——這個道理,“做人家”的上海人早就懂了。
(以上內容源自網絡,重彩畫為李守白原創作品)
為尊重原作者,以本人淺見,“吃王家沙鮮肉湯團”頂多是誇張,不會是誣蔑 。
願呼嚕咪早早醒來,快樂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