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3)
2015 (255)
2016 (128)
2017 (95)
2018 (70)
2021 (46)
2022 (50)
2025 (7)
廣州統計局發布《2020廣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廣州本專科在校生達到130.71萬人,同比上一年大增15萬人。
除了廣州,近期還有多個城市相繼發布了2020年的統計公報,我們分別統計了各大城市在校大學生、在校研究生、在校小學生的在校生數量,並做出了排名。
為什麽是這三個數據?在校大學生體現一個城市的人才供給與儲備能力,在校研究生體現一個城市的人才質量,在校小學生體現了城市的人口發展潛力。
下麵對比了中國(內地)17個在校大學生較多的城市,部分城市未查詢到最新數據,故采用2019年數據進行對比:數據來自統計公報,部分城市采用2019年數據,僅供參考
如上圖所示,廣州以130.71萬的在校大學生數量(本專科生),排名全國第一,而且很可能也是全球第一。廣州排名第一,並不奇怪,因為廣東人多,全省常住人口達到1.13億,差不多是湖北省的兩倍,而且廣東人讀大學不太願意出省,作為省會的廣州,承接了絕大多數省內考生。
鄭州雖然隻有一所211大學,但本專科生數量僅次於廣州,達到116萬,很可能超過武漢,更超過南京、西安等科教重鎮。鄭州能排名第二,也和強大的人口腹地有很大關係,河南省常住人口超過9600萬,人口總量遠超江蘇、湖北、陝西,這也是為什麽鄭州大學生數量能夠超過武漢、南京、西安。
武漢的本專科生數量也突破百萬大關,排名全國第三。不過,武漢擁有7所211大學,大學的平均實力遠超鄭州。
此外,成都、重慶也是90萬量級的在校大學生數量。
北京、上海雖然名校雲集,但本專科生的總量並不算多,大約隻有廣州的一半,表明京滬更在乎大學的精,而不是量。
杭州的在校大學生數量,不算多,遠低於南京、成都、廣州等強省會城市,這也是為什麽杭州近年來不斷引進那麽多大學生。
2019年,深圳本專科在校學生僅11.32萬人,數量在主要城市中最少。畢竟,深圳不是省會城市,不擔任教育中心的功能。不過,即使和青島、寧波、廈門、大連等計劃單列市相比,深圳在校大學生數量仍然是最少的。
不過,深圳高校的存在感倒是很大,包括哈工大、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眾多名校都在深圳開設分校區,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的排名近年來也顯著提升。此外,深圳2019年的小學生在校人數非常高,達到106.9萬,顯示出強大的人口發展潛力。
細看這份榜單,我們還能發現什麽呢?
省會城市幾乎全部都是科教大市,承接了絕大多數的省內考生,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專科院校,表明我國的專科教育主要由省會城市主導,北京、上海在專科院校領域涉足不多。
另外,計劃單列市在大學生數量上完全不是省會城市的對手。畢竟,計劃單列市設立的初衷,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對科教文衛沒有太大的要求。
所以,這是省會城市相對計劃單列市的一個結構性優勢,那就是源源不斷的人才供應,省會天然就是一個省的人才中心。
其實,這本質上是也一種“港口功能”,來自全省、全國的高考生源源不斷來到一座城市上學,在這裏逗留幾年後又各奔東西,這實際上承擔的就是一種人才的集散功能。
如果把貨物的集散樞紐稱之為海港、空港,那麽人才的集散樞紐就可以稱之為“人才港”。
所以,現代城市不僅有海港、空港、鐵路港、信息港,還應該有“人才港”。現在是科技金融時代,“人才港”的重要性甚至超過海陸空等傳統的客流和物流港。
這兩年各大城市打響的人才爭奪戰,也反映出這個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如果說本專科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大學數量,那研究生數量則反映的一座城市的大學質量了。畢竟,不是什麽大學都能招收研究生的。如上圖紅色方框所示,在校研究生的數量排名,和高教實力的排名基本一致。北京遙遙領先,在校研究生數量達到38.7萬,大幅領先其他所有城市。上海在校研究生數量排名第二,與北京還是有一定差距。
僅次於北京、上海的是武漢、西安和南京,分別達到14.93萬、14.8萬和14.25萬(武漢、南京為2019年數據),和上海的差距不算太大。廣州的研究生數量也有12.88萬,顯示廣州的大學質量也還行。
比較特殊的是鄭州,本專科數量達到116萬,排名全國第二,而研究生數量隻有3.83萬,有分析認為,河南的高考人數雖然全國最多,但整個河南隻有鄭州大學這一所211大學,河南的一本大學錄取率也是全國最低之一,大量的考生隻能選擇上高職大專院校。
所以,鄭州大學生的總量雖然很高,但整體的科教實力與武漢、南京仍然存在結構性差距。
與鄭州相反,北京和上海雖然在校本專科生數量都隻有50多萬人,但兩市在校研究生數量非常龐大,在全國的領先優勢十分明顯。
下麵再來看看在校小學生數量,這個指標反映的是一個城市潛在的人口競爭力。數據顯示,重慶的在校小學生數量全國第一,廣州排名第二,達到112.51萬人,深圳排名第三,達到106.9萬人。超過100萬的還有成都、鄭州。
很多人可能會說,人多到底有什麽用?
其實,這兩年,有一個觀點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叫做“規模本身就是優勢”。特別是內陸城市,缺乏沿海城市的地理優勢,但可以憑借龐大的人口腹地打造“強省會”,然後實現對沿海城市的反超。
例如,武漢、成都的經濟總量、地鐵裏程,為什麽比杭州、南京、濟南等沿海省會高出一頭?靠的就是人口規模優勢!
2019年城市大學生數量排名: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