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部分領導名錄
一九四六年
1月1日,
東北民主聯軍航空總隊:任命通化後方司令部司令員朱瑞兼航空總隊隊長,通化省委書記吳溉之兼政治委員,常乾坤、白起(汪偽空軍起義人員)、林保毅(林彌一朗、日軍留用人員)為航空總隊副隊長,黃乃一為第一副政治委員,顧磊為第二副政治委員,蔡雲祥(四五年八月二十日起義的汪偽政府飛行員)為教育長,白平為政治處主任。教導隊隊長林保毅兼、政治委員陳乃康;民航隊長蔡雲祥、政治委員劉風。
1月4日,
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下轄東滿、南滿、北滿、西滿四大軍區。
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林彪、
第一政治委員彭真、
第二政治委員羅榮桓、
副總司令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蕭勁光、
副政治委員程子華;
第一參謀長蕭勁光、
第二參謀長伍修權;
政治部主任陳正人、副主任周桓;
後勤部部長葉季壯、副部長賀誠。
司令部:參謀處長:李作鵬;情報處長:蘇靜、副處長錢江;通訊處長:段子俊、政治委員朱虛之;副官處處長:何敬之;教育處處長:白天;機要處處長:黃友鳳、副處長莫春和。
政治部:秘書處秘書長杜平、副秘書長楊永林;組織部部長:周碧泉;宣傳部部長:陳沂;保衛部部長錢益民、副部長佟磊;聯絡部部長周桓。
後勤部:參謀長孫然;參謀處長李樹藻;審計處長李培之;供給部部長:張濟民、政治委員魏庭槐;衛生部部長賀誠;兵站部部長李長煒、政治委員丁光堅;鐵路管理局長郭洪濤、副局長孫魯光;東北銀行總行行長葉季壯。
東滿軍區:司令員周保中兼、政治委員林楓(吉遼省委書記)、副司令員陳光、萬毅、副政治委員張啟龍、參謀長陳光、副參謀長鍾人仿、政治部主任伍晉南。下轄:山東第二師、第二十五旅、第七縱隊及通化、吉東、遼北三個軍區。
南滿軍區:司令員程世才、政治委員蕭華、第二政治委員江華、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羅舜初、副司令員曾克林、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莫文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副主任唐凱、供給部長常樹人、供給部政治委員穀廣善、衛生部部長黃農。下轄:第三縱隊、第四縱隊及遼寧、安東、遼南三個軍區。
北滿軍區:司令員高崗、政治委員陳雲、參謀長李天佑、政治部主任鍾赤兵。下轄:山東第七師、陝甘寧第三五九旅及鬆江、合江、北安、牡丹江、嫩江五個軍區。
西滿軍區:司令員呂正操、政治委員李富春、副政治委員黃克誠。下轄:新四軍第三師(缺第七旅)和嫩南、遼西二個軍區。
1月14日:
東北民主聯軍。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任第二政治委員、呂正操、李運昌、周保中任副司令員、蕭勁光任副司令兼第一參謀長、伍修權任第二參謀長、陳正人任總政治部主任、周桓任總政治部副主任、葉季壯任前方後勤部部長、吳溉之任後方後勤部政治委員。同時對東北各部隊、各軍區組織機構進行調整,建立:
○東滿軍區:司令員周保中、政治委員林楓、副司令兼參謀長陳光、副司令員萬毅、副政治委員張啟龍、副參謀長鍾人仿、政治部主任伍晉南,下轄吉東、通化、遼北三個軍區及新編第二十二旅、第二十三旅、第二十四旅和由東北挺進縱隊擴編組成的第七縱隊,吉黑縱隊和警備第一、第二旅。
○南滿軍區:司令員程世才、政治委員肖華、江華、副司令羅舜初、曾克林、參謀長羅舜初、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莫文華,副政治委員兼副政治部主任唐凱。下轄第三縱隊、第四縱隊。
○西滿軍區:司令員呂正操、政治委員李富春、黃克誠。下轄遼西、嫩南軍區,新四軍第三師,和晉綏第三十二團和冀熱遼軍區第十五團編成的保安第一旅。
○北滿軍區:司令員高崗、政治委員陳雲、參謀長李天佑。下轄合江、牡丹江、鬆江、嫩江、北安五個軍區,並指揮由冀熱遼軍區第十九旅與山東第七師合編的第七師、第三五九旅以及新組建的嫩江軍區警備第一、第二旅,北安軍區警備第一、第二、第三旅。
1月23日:
原東北人民自治軍吉林軍區獨立支隊改稱吉黑縱隊:司令員曹裏懷、副政治委員郭峰、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張慶和、政治部主任於克。
東北民主聯軍遼東第三縱隊:縱隊司令員程世才,政治委員蕭華,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羅舜初,第二副司令員曾克林,第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莫文驊,第二副政治委員唐凱。轄第七旅、第八旅、第九旅。
東北民主聯軍東滿軍區通化軍區:司令員何長工兼、政治委員吳溉之兼、副司令員劉西元、副政治委員王諍、參謀長陳波、政治部主任陳林、軍區軍工部部長韓振紀。下轄通化支隊、朝鮮義勇軍南滿第一支隊和通化、輯安、長白、撫鬆、蒙江、柳河、臨江、桓仁等八個縣大隊。
東北人民自治軍炮兵學校改為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學校。朱瑞任校長、邱創成任政治委員、匡裕民任副校長。
任命常乾坤為東北民主聯軍航空總隊隊長
2月5日:
以東北民主聯軍東北挺進縱隊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兼遼北軍區,下轄第十九旅、第二十旅。司令員萬毅、政治委員周赤萍、副司令員解方、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黃一平、政治部主任王振幹。
2月9日:
吉遼軍區遼北軍區司令員萬毅、政治委員周赤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解方、政治部主任王振幹。下轄第一、第二、第三軍分區(又稱遼源、懷德、西安軍分區)和第一四六團、第一四七團、第一四九團。
2月13日:
通化軍區通化支隊改稱楊靖宇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劉西元、副司令員祝順鵬、王樹德、副政治委員謝鳳山、參謀長茹夫一、政治部主任丁國鈺。
通化軍區朝鮮義勇軍南滿第一支隊改稱李紅光支隊,司令員金雄、政治委員方虎山、副司令員樸孝山、王子仁、副政治委員李林、參謀長韓景、副參謀長安彬、政治部主任朱然。
2月27日:
吉東軍區:軍區司令員薑信泰、政治委員唐天際兼、副政治委員孔石泉、政治部主任謝扶民。下轄警備第一旅、警備第二旅、炮兵團及敦化、延吉、汪清、琿春、安圖、額穆等七個保安團。警備第一旅長薑信泰、政治委員唐天際、副旅長兼參謀長徐紹華、政治部主任祝世鳳。警備第二旅長鄧克明、政治委員袁克服、副旅長邱會魁、劉建平、參謀長吳恒夫、政治部主任陳發洪、副主任張國震。
2月份:
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第三縱隊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司令員吳克華、政治委員彭嘉慶,副司令員胡奇才,參謀長蔡正國,政治部主任歐陽文。下轄第十師、第十一師、第十二師。
3月1日:
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校長常乾坤、政治委員吳溉之、副校長白起、副政治委員黃乃一、顧磊、參議林保毅、教育長蔡雲祥、政治部主任白平、訓練處處長何建生、航空處處長李連富。
東北民主聯軍工兵學校校長李蔭南、政治委員餘益元、校務部主任趙進先、政治部主任王燕士。
3月
以八路軍南下第二支隊改編為北滿獨立第一旅,旅長劉轉連、政治委員晏福生、副旅長賀慶積、副政治委員李信、參謀長劉誌雲、政治部主任何太宣。
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西滿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免兼西滿軍區司令員;黃克誠任西滿軍區司令員。
4月9日:
以吉黑縱隊改編的吉遼軍區獨立支隊為基礎在吉林市組成吉林軍區(三級)。隸屬於吉遼軍區。司令員曹裏懷、政治委員袁任遠、副司令員雷震。
牡丹江地區劃為綏寧軍區,李荊璞任司令員,李大章任政治委員,劉賢權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軍區下轄三個支隊:第一支隊軍區領導兼;第二支隊司令員田鬆;第三支隊司令員蕭向榮、政治委員譚文邦。
4月30日:鬆江軍區司令員聶鶴亭調任哈爾濱衛戍司令部司令員,鍾子雲任政治委員。李天佑調任鬆江軍區司令員。
彭明治調任西滿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綏寧軍區司令員李荊璞調任合江軍區副司令員。
5月5日:
司令員程世才、第二司令員張學思、政治委員羅舜初、副司令員解沛然、劉西元、副政治委員劉惠農
東北民主聯軍測繪學校校長石敬平
5月18日:
發布命令,撤消安東軍區(軍區司令員吳瑞林、政委林一山、副司令員沙克、副政委呂其恩、政治部主任何俠),安東保安縱隊(安東軍區兼)並入遼南軍分區(司令員吳瑞林、政委林一山、副政委陳一凡、李輝、參謀長金振鍾、政治部主任張秀川、副主任何俠)。
保安第三旅(旅長彭龍飛、副旅長南品、副政委劉振華)。
6月3日:
內蒙古人民自衛軍正式成立,隸屬於東北民主聯軍和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烏蘭夫、副司令員阿思根、王再天。轄騎兵第一師、第二師、第四師,興安支隊、第六支隊等部隊。
6月7日:
命令以遼西軍區改稱遼吉軍區,駐白城子,下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軍分區及哲盟、通魯聯合司令部、保安第一旅。司令員鄧華、政治委員陶鑄兼、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高鵬、副參謀長趙東寰、政治部主任袁升平。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撤消吉黑軍區(司令員高崗),北安軍區改為龍江軍區(司令員葉長庚、政委王鶴壽),綏寧軍區(司令員李荊璞、政委李大章)合並於合江軍區(司令員方強、政委張聞天)。
6月10日:
東北局決定撤消吉黑軍區,其所屬之鬆江軍區、合江軍區直屬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龍江軍區劃歸西滿軍區建製。
東北局決定,以安東軍區與遼南軍分區合並組成遼南軍區,隸屬遼東軍區,下轄以遼南軍分區與安東保安司令部所屬部隊組成的遼南獨立師、以原鄧鐵梅支隊機關組成的遼南第五軍分區、以軍區所屬部隊抽調幹部組成的遼南第一軍分區。司令員吳瑞林、政治委員林一山兼、副司令員蕭遠久、副政治委員李輝、陳一帆、參謀長金振鍾、政治部主任張秀川、政治部副主任何俠。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以遼南軍分區與安東保安司令部所屬部隊組成的遼南獨立師,師長吳瑞林、政治委員林一山、副政治委員李輝、陳一帆、參謀長金振鍾、政治部主任張秀川。
6月14日: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以鬆江軍區與哈爾濱衛戍司令部及吉黑軍區部隊合並,仍稱鬆江軍區,司令員李天佑、政委張秀山、副司令員李壽軒、副政委鍾子雲、參謀長熊伯濤、政治部主任何偉、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供給部部長趙洪之、副部長劉題元、供給部政委胡仁。軍區直轄第七團、騎兵團、炮兵團、朝鮮義勇支隊(第八團)、警衛營等部隊。
6月16日:
中共中央發出由劉少奇起草,毛澤東修改的關於東北局主要領導幹部重新分工的決定:目前,東北形勢嚴重,為了統一領導,決定以林彪(中央委員—)為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以彭真(政治局委員)、羅榮桓(中央委員)、高崗(政治局委員)、陳雲(政治局委員)四同誌為東北局副書記兼副政治委員。並以林彪、彭真、羅榮桓、高崗、陳雲五人組織東北局常務委員會。中共中央認為這種分工在目前情況下,不但有必要,而且有可能。中共中央相信諸同誌必能和衷共濟,在重新分工下團結一致,為克服困難爭取勝利而奮鬥。
東北局委員:彭真(中央政治局委員)、陳雲(中央政治局委員)、程子華(中央候補委員)、伍修權、林楓(中央委員)、高崗(中央政治局委員)、張聞天(政治局委員)、蕭華、周保中、陳鬱(中央候補委員)、萬毅、李富春(中央委員)、呂政操(中央候補委員)、黃克誠(中央候補委員)、羅榮桓(中央委員)、凱豐、葉季壯、李立三(中央委員)、譚政(中央候補委員)、蕭勁光(中央候補委員)、林彪(中央委員)、劉亞樓、雲澤、古大存(中央候補委員)、蔡暢(中央委員)。組織部長林楓;宣傳部長凱豐;社會部長彭真;城市工作部部長彭真;國軍工作委員會主任周桓;敵軍工作部長李立三、副部長周桓;東北鐵路管理局局長陳雲、政治委員李富春、陳正人、副局長呂政操、馬鈞。
林彪就任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兼軍政大學校長。
副司令周保中、呂正操、蕭勁光;
副政治委員彭真、羅榮桓、高崗、陳雲;
第一參謀長蕭勁光、第二參謀長伍修權、參謀長聶鶴亭、
政治部主任譚政、副主任周桓、後勤部部長葉季壯、政治委員楊至誠、
國民黨軍工作部部長李立三。
6月27日:
簽發命令,命令牡丹江軍區改組,司令員劉賢權、政治委員李大章、副司令員田鬆。軍區主要任務就是剿匪。
6月: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為統一各地護路部隊的領導,東北民主聯軍在哈爾濱成立鐵道司令部並按地區分設東滿、西滿護路軍司令部,隸屬東北民主聯軍總部。護路軍司令員蘇進、副司令員王文光、參謀長張進、政治部副主任郭德林。
7月13日:
簽發東北局指示:為與遼寧地方部隊密切配合,統一領導及求得該地區兵員之補充,以遼東軍區第三縱隊與遼寧軍區領導機構在通化市合並為第三縱隊兼遼寧軍區,撤消旅的編製改為師,師設山炮營。司令員程世才、第二副司令員張學思,政治委員羅舜初,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解方,副政治委員唐凱,白堅、劉惠農,副參謀長王作藩。
簽發東北局指示:撤消吉遼軍區。以吉遼軍區改稱吉林軍區,司令員周保中、政治委員陳正人、副司令員萬毅、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陳光、副政治委員張啟龍、副參謀長鍾人仿、政治部主任唐天際、政治部主任譚甫仁、後勤部長孫立基、後勤部政治委員鄧飛、後勤部副政治委員鄧洪。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以南滿(遼東)軍區楊靖宇支隊改編為南滿軍區獨立第二師。第二師師長解方、政治委員丁國鈺、副師長闞誌祥、副政治委員於金山、參謀長茹一夫、政治部主任羅文華。
7月: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以吳法憲調任西滿軍區政治部主任;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恢複綏寧軍區建製。以劉賢權任軍區司令員、田鬆任副司令員、參謀長王波、政治部主任李偉。
8月3日: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命令以東北民主聯軍第一師、第二師和第七縱隊第十九旅及第二十旅第五十八團等部,在吉林敦化縣合編組成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並任命萬毅任司令員,李作鵬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梁興初任副司令員,周赤萍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第一師師長梁興初、政委梁必業、副師長兼參謀長江擁輝、政治部主任方國南;第二師師長羅華生、政委劉興元、副師長賀東生、參謀長葉健民、政治部主任王樹君;第三師師長彭景文、政委黃一平、副政委鍾民、副師長楊尚儒、參謀長曹燦章、政治部主任黃玉昆。
8月8日: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任命賀晉年為合江軍區司令員,方強任軍區政委,劉轉連、李荊璞任軍區副司令員,晏福生任軍區副政委,參謀長李英武,副參謀長石敬平,政治部主任卓雄,供給部部長張明遠、供給部政委胡倫。
8月10日至12日:
決定設立東北財經辦事處,陳雲任主任,蕭勁光、呂正操任副主任,葉季壯任秘書長。
8月11日:
東北民主青年聯盟在哈爾濱成立,王五常任主席,任慶、劉賓雁任副主席。
8月: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陳伯鈞調任東北軍政大學教育長;東北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徐文烈調任中國民主同盟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南滿軍區司令部秘書長李毅調任中國民主同盟軍第一軍政治部副主任。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以晉綏第三十二團改編的保安第三旅擴編為遼寧獨立第三師,隸屬於遼寧軍區領導。師長彭龍飛、副師長劉子儀、副政治委員劉振華、參謀長曾日章、政治部主任鄭虎暢。
9月13日: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命令以東北民主聯軍第三師第八旅、第十旅、獨立旅(欠第七旅)編成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縱隊司令員劉震、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吳法憲、供給部部長劉炳華、副部長翁徐文、衛生部長劉德懋。轄第四師師長陳金玉、政治委員李雪三、副師長胡繼承、參謀長張路慰、政治部主任陳誌芳、供給部長伍瑞卿、衛生部長牛步雲;第五師師長鍾偉、政治委員王鳳梧、參謀長王良太政治部主任賀大增、供給部長王興海、衛生部長何承才;第六師師長兼政治委員吳信泉、副師長馮誌湘、參謀長楊啟軒、政治部主任石瑛、供給部長詹廣華、衛生部長高良。
9月: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以北滿獨立第一旅改編為第三五九旅,旅長劉轉連、政治委員晏福生、副旅長賀慶積、副政治委員李信、參謀長劉誌雲、政治部主任何太宣。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以西滿軍區副司令員洪學智調任龍江軍區司令員;龍江軍區司令員葉長庚改任龍江軍區第一司令員。
10月1日:
批準合江軍區以樺南、依蘭、勃利成立第一軍分區,任命劉轉連任司令員、陳鬱任政治委員、譚友林任副司令員、晏福生任副政委、劉子雲任參謀長、何宣太任政治部主任;以寧安、林口、雞西、虎林、饒河、寶清成立第二軍分區,蕭榮華任司令員、譚文邦任政治委員、杜國平任副司令員、蕭前任副政委;以撫遠、綏濱、同江、集賢、富錦成立第三軍分區,戴鴻濱任司令員、王旭任政治委員、蔡久任副司令員、吳濤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孫偉任參謀長、章申任副參謀長;以湯原、鶴立、蘿北、佛山成立第四軍分區,程啟光任副司令員,呂清任副政治委員、何運洪任政治部主任。
10月19日: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決定撤消東北民主聯軍炮兵調整處,在哈爾濱組建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司令部,任命朱瑞為司令員,邱創成為政治委員兼炮兵學校政治委員,賈陶為副司令員兼炮兵學校校長,匡裕民為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劉登瀛為政治部主任。
10月30日: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命令第三縱隊與遼寧軍區機關分開。第三縱隊以曾克林任司令員、羅舜初為政委、曾國華為副司令員、劉西元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副參謀長羅文;遼寧軍區以張學思任司令員、白堅任政委、解方任副司令員、劉惠農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0月31日:
簽發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以遼東省委組成中共遼東(南滿)分局,書記陳雲、副書記蕭勁光、蕭華。遼東軍區下轄遼寧軍區、安東軍區和遼南軍區。遼東軍區司令員蕭勁光、政治委員陳雲、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蕭華、副司令員程世才、參謀長吳克華、政治部主任莫文驊、政治部副主任唐凱、供給部部長常樹人、政委穀廣善、副部長呂麟。隸屬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領導。
10月份: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決定以東北民主聯軍第七師和第三師第七旅合編組成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任命陳光任縱隊司令員、劉其人任副政治委員、楊國夫任副司令員、閻捷三任參謀長、徐斌洲任政治部主任,畢舒國任後勤部長。第十六師以王東保任師長、郭成柱任政委、黃煒華任參謀長、劉錦屏任政治部主任;第十七師以龍書金任師長、鄭大林、孫正任副師長、陳乙齋任參謀長、齊渭川任政治部主任;第十八師以王兆相任師長、陳德任政委、黃榮海任副師長、劉重桂任參謀長、黃超任政治部主任。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劉型調任東北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
11月12日:
東北局決定合並遼東、安東軍區為南滿軍區,蕭勁光任南滿軍區司令員,蕭華任中共南滿分局副書記、遼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
11月21日: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以鐵道司令部改稱護路軍司令部。隸屬關係不變。司令員蘇進、第一副司令員王文光、第二副司令員張鶴鳴、參謀長張進、政治部副主任郭德林、供給部部長鄭斯素、供給部政委徐光、供給部副部長張漢民。
11月份: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外國語學校在哈爾濱成立。校長劉亞樓兼、政治委員張如新、副校長張汝濤
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領導機構與遼寧軍區領導機構分開,組成新的縱隊領導機構。司令員曾克林、政治委員羅舜初、副司令員曾國華,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劉公元,副參謀長羅文,
12月:
東北藥科學校在佳木斯組建。校長龍在雲,政治委員溫萱。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以鬆江軍區哈東軍分區第一團、第三團和哈北軍分區第四團合編組成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二師。師長溫玉成、政治委員張池明、政治部主任李道之。下轄步兵第七團、第八團、第九團。直屬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領導。
簽發東北民主聯軍總部命令,以南滿軍區獨立第二師機關改為遼寧軍區前方指揮所,師的番號保留。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