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武鬆和梁山好漢
一。 武鬆沒殺潘金蓮
武鬆在杭州殺當朝太師蔡京的第九個兒子杭州知府蔡鋆,死於獄中。
《臨安縣誌》《西湖大觀》《杭州府誌》《浙江通誌》等史籍都記載了北宋時杭州知府中的提轄武鬆勇於為民除惡的俠義壯舉。上述史籍中,武鬆原係浪跡江湖的賣藝人,“貌奇偉,嚐使技於湧金門外”,“非盜也”。杭州知府高權見武鬆武藝高強,人才出眾,遂邀請入府,讓他充當都頭。不久,因功被提為提轄,成為知府高權的心腹。後來高權因得罪權貴,被奸人誣諂而罷官。武鬆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衙門。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是個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人稱蔡鋆為“蔡虎”。武鬆對這個奸臣恨之入骨,決心拚上性命也要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隱匿在蔡府之前,候蔡前呼後擁而來之際,箭一般衝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數刀,當即結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擁前來圍攻武鬆,武鬆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後慘遭重刑死於獄中。當地 “百姓深感其德,葬於杭州西泠橋畔”,後人立碑,題曰“宋義士武鬆之墓”。
二。 方臘不是宋江所滅,是被童貫所滅。
宋江一夥36人乘2艘大船出梁山泊入黃河,欲從連雲港(海州)出海逃往泰國。那時黃河經梁山泊南下由連雲港入海,梁山泊真是幾百裏水泊。 河間府張叔夜用計賺宋江等下船,然後火燒大船,活捉宋江全夥。時年江南方臘造反,童貫掛帥征討,令張叔夜為先鋒。張叔夜收降宋江,宋江隨征。
林衝公孫勝無此人,天罡星其餘34人皆有其人,晁蓋未死,為第二把交椅,再加孫立,共36員將領。魯智深沒有名,隻是花和尚。關勝後來為大名府總兵,力主抗金,被偽齊主劉豫的大名府知府殺害。楊誌辱沒祖父楊業之名,作為種師中的先鋒,在山穀中遇遼兵望風而逃,導致主帥小種經略相公被俘死亡。
《水滸傳》中登州兵馬提轄孫立,武藝與欒庭玉相當,亦屬林衝楊誌之水平。但是因為不顧同門師兄之誼,利用欒庭玉之信任打進祝家莊作內應,幫助梁山攻破主祝家莊。這種不仁不義是有違梁山忠義替天行道精神的,所以施耐庵把孫立貶到地煞星第三位,是梁山36位真人中唯一的不在天罡星的人。而孫立家人的眷屬解珍解寶都是天罡星的。按武藝和領軍能力及功勞,孫立應該為八虎騎將軍,卻把步兵都督朱仝安排為八虎騎將軍。這一切都是施耐庵對不忠不義的懲罰。
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最初即以梁山泊為據點,“結寨於此”(《宋史?蒲宗孟傳》),“山下有分贓台,置石座三十六所”(何竹淇《兩宋農民戰爭史料匯編》)。宋江等人在這裏共堅持了四五年的鬥爭,直至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才正式宣布起義,隨後離開梁山泊,轉戰於青、齊、濮各州之間,官府也才開始注意到這支起義軍的存在,並下令“(京)東、西路提刑督捕之”,“招撫山東盜宋江”(《皇宋十朝綱要》)。
宋江起義規模到底有多大,從有關史書如《宋史?侯蒙傳》、《宣和遺事》等載,隻有36人。據郎瑛《七修類稿》載,這36人為:
宋江、晁蓋、吳用、盧俊義、
關勝、史進、柴進、阮小二、
阮小五、阮小七、劉唐、張青、
燕青、孫立、張順、張橫、
呼延綽、李俊、花榮、秦明、
李逵、雷橫、戴宗、索超、
楊誌、楊雄、董平、解珍、
解寶、朱仝、穆橫、石秀、
徐寧、李英、花和尚、武鬆。
宣和元年宋江正式起義後,不久便離開了梁山泊,轉戰山東、河北、河南之間,“橫行河朔、東京,官兵數萬,無敢抗者。”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領起義軍由沭陽乘船到海州(今連雲港),海州知州張叔夜派上千名官兵埋伏在海州城郊,用輕兵臨海挑戰,引誘起義軍棄船登陸。
起義軍登陸後,旋遭伏兵包圍,張叔夜派兵燒了義軍的船隻。起義軍陷入重圍,退路已斷,損失慘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宋江率眾投降了宋朝官兵,並接受朝廷的招安,成為宋 軍中的一員。
宋江接受招安以後,關於宋江投降後被宋朝派去鎮壓方臘一事,史書中有明確記載,如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楊仲良的《通鑒長編紀事本末》、《三朝北盟會編》、《皇宋十朝綱要》都明確記載宋江投降後隨官兵前往鎮壓方臘起義,宋江從農民起義領袖變成了屠殺農民起義的劊子手。但1939年出土了《宋故武功大夫、河東第二將折公(可存)墓誌銘》,這就是史學界都知道的《折可存墓誌銘》。墓誌銘中明確記載宋江未去征方臘,折可存是在征方臘勝利後才逮住宋江的,同是史料,孰真孰假,史學界爭論不休。就史書記載來看,當時的作者都是一流的史學家,基本上是當時人寫當代史,宋江投降、征方臘都屬於當時重大曆史事件,記載自不會有誤,反倒是折可存墓誌銘記載可能會失真。因此,有人認為宋江的確是投降了並成為了宋朝的馬前卒,參與鎮壓了方臘農民起義。
三。《水滸傳》
施耐庵,羅貫中著
《水滸傳》中雖然隻有36員是宋江起義的將領,但是其他的72位地煞星除了孫立外,也有不少原型,但是不是梁山頭領。比如打虎將李忠在北宋還是有原型的。
第七十一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是的。三國演義比三國誌精彩得多。
“武鬆”這本500多頁的故事書講得更多。
不知道潘金蓮和西門慶的真假,寫他們的書不止一本。
舉一個故事和曆史差異很大的事:
楊業為將,兵敗自殺。
潘美為帥,並沒有迫害楊業及其楊家將。
楊家隻提楊業和楊延昭父子倆,並沒提及其他六個兄弟和八郎,楊門女將也不存在。
謝謝!
他是羅貫中仰慕的老前輩。
有資料說武鬆是從山東到杭州的。
但是水滸中的武鬆是故事中的武鬆,武鬆沒打過真虎。
有單行本《武鬆》,500多頁,專講武鬆的故事。
《水滸傳》之前已經有不少各個好漢故事的單行本,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看到元順帝荒淫殘暴無道,把單行本故事和傳說的故事整理編著成《水滸傳》,旨在喚起漢人民眾起來造反。
羅貫中比施耐庵老前輩晚40餘年,他把施耐庵的水滸傳又加以改編,但應該說改動不大。
因為羅貫中非常善於描述大規模戰爭的場麵,波瀾壯闊,跌宕起伏,驚心動魄,而施耐庵則不善於戰爭場麵描述。水滸中大規模戰爭場麵並不精彩,所以羅貫中改動不大。
歡迎兄弟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