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侵占大連時期殖民統治機構和政區
1898年3月27日,沙俄強迫清政府在北京簽訂《旅大租地條約》。3月28日,俄國海陸軍分別從旅順口和大連灣登陸,並舉行占領式。條約規定:沙俄租借旅順口、大連灣,租期25年,旅順口為軍港,隻許中俄船隻使用;租借地內行政完全由沙俄官吏管理;沙俄有修築中東鐵路支線特權。5月7日,沙俄又強迫清政府在聖彼得堡簽訂《續訂旅大租地條約》。《續約》規定租地北界應從遼東半島西岸亞當灣(即普蘭店灣)之北起,東至貔子窩北部劃一直線,以南為俄國租借地,總麵積3200平方千米,人口近30萬。其時,複州興社之鳳鳴島南20裏,西中島南2裏(2個小村)和永社南部西由棗房身起,東至金州交界之平洋河止,含二道嶺、薑家爐、陳家屯、平房、張家店、三官廟等村屯,以及在隙地內薑家屯南之土,共計東西約10裏,南北2~4裏被劃入俄租界。租借地界線以北至蓋州河口,經岫岩城北,至大洋河左岸河口以南的地區為“隙地”(即中立區)。“隙地”內之行政權雖歸中國官吏主持,但中國軍隊必須經俄國官吏同意後方可入內。條約還規定:金州城由清政府自行治理;中東鐵路支線終點確定為旅順口及大連灣。通過這2個條約,大連地區完全被沙俄侵占。
沙俄侵占大連地區後,即在旅順、大連灣(今柳樹屯)設立警察署,實行軍事統治。1899年8月,沙皇頒布《暫行關東州統治規則》。在今大連地區設關東州,州廳設在旅順,下設民政廳、財政廳、外務局等統治機構。沙俄所設的關東州分5個行政區和3個市:金州行政區、貔子窩行政區、亮甲店行政區(治所在郭家嶺)、旅順行政區(治所在水師營)、島嶼行政區、金州市、貔子窩市、旅順市。1899年8月11日,沙俄將青泥窪改為達裏尼特別市(俄語“達裏尼”,意為遙遠)。1900年7月27日,沙俄派兵突襲金州城。從此,今大連地區完全被沙俄侵占。1903年8月,沙俄在旅順置遠東總督府。關東州仍下設三市五區。達裏尼市下轄3個區:老虎灘區、沙河口區、市街區。1904年5月5日,遠東總督府由旅順遷至奉天(今沈陽),同年10月撤回俄國。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日本與沙俄為爭霸中國東北,在中國土地上進行了一場戰爭,史稱日俄戰爭。最後俄軍於1905年1月2日戰敗投降。戰後,大連地區又淪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
一、五行政區 行政區又稱“撫民府”或“民務所”。下設聯合村團(又稱鄉)、村團下設村會,村會下設村屯。
(一)金州行政區 金州行政區駐金州(不包括金州城),轄5個聯合村團、15個村會、378個村屯。
(二)貔子窩行政區 貔子窩行政區駐貔子窩,轄4個聯合村團、12個村會、326個村屯。
(三)亮甲店行政區 亮甲店行政區駐郭家嶺,轄4個聯合村團、12個村會、395個村屯。
(四)島嶼行政區 島嶼行政區初駐大連灣,轄2個聯合村團、29個村屯。1900年8月1日後,黃海近海島嶼包括大長山島、小長山島、廣鹿島、獐子島,海洋島等劃歸貔子窩行政區。渤海近海島嶼劃歸金州行政區。1901年,島嶼行政區行使職權
(五)旅順行政區。 旅順行政區駐水師營,轄4個聯合村團、12個村會、374個村屯。
二、四市
(一)大連特別市 1899年8月11日,俄在青泥窪建市,駐行政市街。俄頒布《暫行關東州統治規則》,將大連市確定為俄財政部直轄的特別市(時稱“達裏尼”市),並定為自由港。市轄市街、老虎灘,沙河口等3個區。 市街區位於南山西北的平地,轄歐羅巴市街(由商業區、市民區、邸宅區三部分構成,即今勞動公園以東,鐵路線以南的全部市街)、中國市街(今勞動公園以西)、行政市街(今勝利橋以北)。 老虎灘區轄老虎灘、傅家莊、棒棰島、轉山頭、寺兒溝、大嶺前。 沙河口區轄北沙河口、三春柳、香爐礁、北甸子、台山前、李家屯、下甸子、鄭家店、王家屯、劉家屯、黃家屯、尚家屯、馬蘭屯、馬家套、西崗子、北崗子、南崗子、車家屯。
(二)旅順市 在1898年之前,旅順一直隸屬於金州。明設金州中左所,清代屬金州廳旅安社;清末設水師營。旅順市街在清代分為五大街,即城子東街、城子西街、東新街、中新街和西新街。 俄國租借後,建旅順市,以今龍河為中心,以東劃為舊市街,以西劃為新市街。俄關東州廳、遠東總督府設於旅順市,旅順市成為俄國遠東地區的首府。
(三)金州市 根據《續訂旅大租地條約》,金州城由中國自行治理。1900年7月27日,關東州長官阿列克塞也夫以清朝官員可能會“掀起暴動”為借口,派兵突襲金州城,逮捕金州副都統、金州廳同知等文武官員,流放庫頁島,違約取消了金州城自治。此後,俄設金州市,由金州行政區區長兼管。 金州市轄區為金州城的20個街、屯。即:施家街、曹家街、麥家街、旗倉街、範家街、會館廟前街、廟後街、薑家街、民倉街、火神廟街、城隍廟街、聖廟街、趙家街、閻家街、真武廟街、新市街、東門外屯、西門外屯、南門外屯、北門外屯。
(四)貔子窩市 沙俄租借後,今新金地區分南、北兩部分。沙俄將南部地區的花兒山鄉、泡子鄉、大譚鎮、夾河廟鎮、皮口鎮、讚子河鄉、碧流河鄉及東南海濱前王屯坡頂上火神廟共31屯劃入“關東州”租借地內,設貔子窩市管轄,駐地貔子窩。由貔子窩行政區長兼管。
日本侵占大連時期殖民統治機構
日俄戰爭以俄軍失敗而結束,雙方於1905年9月5日在美國簽訂了《樸茨茅斯和約》。主要內容有:俄國將從中國取得的旅順和大連的租借權讓給日本;俄國將長春到旅順口之間的鐵路及其支線的權利讓給日本。重新劃分了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1905年12月22日,在日本的脅迫下,中日雙方代表在北京簽訂了《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和《附屬協定》,將複州的鳳鳴島、交流島、平島、西中島、駱駝島劃入“關東州”,將“關東州”的北界擴至普蘭店西北宮屯至碧流河西岸城子疃北金廠一線。。正約規定,中國政府承認日俄和約俄國讓與日本的各種特權。從此,旅大地區又變為日本的殖民地,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長達40多年。沙俄統治旅大時期,“關東州”租借地(含俄違約擴展的中國地界)的總麵積為3200平方千米。其後日本侵略者統治“關東州”租借地除了繼承沙俄違約擴展的地界之外,又違約擴展“關東州”地界262平方千米土地。總麵積達3462平方千米,人口達38萬。
日本侵占旅大後,沿用“關東州”的名稱,並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殖民統治的行政體係。日本統治旅大40年間所建立的統治機構幾經演變,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即軍政時期、關東都督府時期、關東廳時期、關東州廳時期。衙署初設旅順,1937年6月1日移大連,同年撤銷大連民政署。1938年4月實行市製,設大連、旅順2市,置市役所;另設旅順、金州、普蘭店、貔子窩4管區,各置民政署,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
(一)軍政時期(1904.5.26~1906.8.31) 軍政時期,分為三個階段,即軍事占領階段(軍政署階段)、滿洲軍總兵站監部屬下的關東州民政署階段和關東總督府屬下的關東州民政署階段。
1.軍政署時期 遼東守備軍司令部(1904.9.14―1905.5.19)
日俄戰爭還在進行之際,日本先後在已占領地區建立金州、青泥窪、複州、旅順4個軍政署。日本第二軍司令官在攻占金州城第二天,即1904年5月27日,首先成立金州軍政署,這是日本侵略者在旅大地區設立最早的軍事管製機構。同年5月30日,日軍占領大連灣;5月30日日軍占領大連市區,同時建青泥窪軍政署;6月建複州軍政署;1905年1月攻陷旅順後,又成立旅順軍政署。 這個時期的軍政署,先隸屬於1904年6月20日於遼陽設立的滿洲軍總司令部(7月14日司令部遷大連),後歸遼東軍守備司令部統轄(同年9月14日成立,11月6日司令部由金州遷大連)。
金州軍政署下設5個管區:即金州、柳樹屯、亮甲店、普蘭店、貔子窩管區。1905年1月27日,遼東守備軍司令部公布第3號命令:自2月11日起,改俄稱“達裏尼市”為“大連市”。
1905年5月19日,遼東守備軍司令部廢止,改稱滿洲軍總兵站監部。旅順、金州、青泥窪(大連)軍政署隨之撤銷,軍政署時期結束。2.民政署代替軍政署時期 滿洲軍總兵站監部(1905.5.19―1905.10.30)
滿洲軍總兵站監部於1905年5月19日建於大連,同年6月遷遼陽。轄關東州民政署(1905年6月8日建)1905年6月9日,日本發布156號敕令,規定職員全部由文官擔任。6月9日,根據敕令在大連設置關東州民政署,隸屬於滿洲軍總兵站監部。6月23日,設大連、旅順和金州3個民政支署。
3.關東總督府時期(1905.10.31―1906.8.31)
1905年10月31日,滿洲軍總司令部設關東總督府於遼陽(1906年5月遷旅順),又恢複到當初的軍管統治。
關東總督府直屬日本東京大本營。原屬於滿洲軍總兵站監部的關東州民政署和原屬於滿洲軍總司令部遼東兵站監部的“關東州”以外的各地民政署,全部移交關東總督府管轄。“關東州”及東北長春以南鐵路附屬地所有日本的軍事和民政要務,統歸其掌管,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東北的最高權力機關。至1906年2月,關東總督府除統轄關東州民政署外,尚統轄奉天、安東、營口等8處軍政署。關東州民政署下轄大連、金州、旅順3個民政支署。
(二)軍政統治的關東都督府時期(1906.9.1~1919.4.12)
1906年9月1日,關東都督府於旅順成立。除掌管旅大租借地和滿鐵附屬地的行政權外,還有軍事指揮權。關東都督府內設置長官官房及陸軍、民政兩部。都督府設民政部代替關東州民政署職權。民政部統轄大連、金州、旅順3個民政署。1906年10月9日,在金州民政署下設貔子窩、普蘭店民政支署。1908年11月10日(一說10月),改三署為二署,即大連、旅順民政署;金州降為民政支署,下轄貔子窩、普蘭店出張所。
(三)民政統治階段的關東廳時期(1919.4.12~1934.12.26)
為鞏固旅大的殖民統治,日本政府於1919年4月12日,廢止關東都督府官製,實施關東廳官製,將原關東都督府中的陸軍部分離出去成立關東軍司令部,(初設旅順,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遷至奉天,偽滿洲國成立後再遷新京―今長春),把原民政部改為關東廳,設關東廳長官。關東廳內設事務總長、民政部長、外事部長,下設大連、旅順民政署。在大連民政署下設金州民政支署。1919年8月18日,增設金州民政署,下轄貔子窩、普蘭店民政支署。1924年5月,旅順民政署與旅順市役所分立,民政署轄農村、市役所轄市區。
1924年12月25日,再改三署為二署,即大連、旅順民政署。金州、普蘭店、貔子窩民政支署均隸屬大連民政署。1925年6月,在關東廳地區實行會製,民政署下置64個會,會下設屯。1930年10月,民政署內警政分治,另建金州、旅順、大連警察署。同年10月22日,改二署為五署。即大連、旅順、金州、貔子窩、普蘭店民政署。
(四)民政統治階段的關東州廳時期(1934.12.26~1945.8.15)
1934年廢除關東廳,設“關東州廳”,受關東局(1934年12月26日成立,設在日駐偽滿大使館內,日駐偽滿大使總管關東局事務)管轄。關東州廳內,除長官官房外,設內務,經濟和警察3個部。關東州廳時期的地方行政,為市製和會製兩種。市製施行於旅順、大連2市區。會製施行於州內其他地方和村莊。關東州廳的管區內共設2市4民政署。即大連市、旅順市;旅順、金州、貔子窩、普蘭店民政署,共轄69個會。
1934年12月至1938年4月,關東州廳轄5個民政署,即大連、旅順、金州、貔子窩、普蘭店民政署。此外還設立大連、旅順兩個市(比民政署的職權小)。初,大連、旅順兩市分別歸大連和旅順民政署管理,關東州廳建立後,市的職能擴大,接管了民政署所掌管的戶籍、道路修建、工商事務、兵事和地方事務以及稅收事務的一部分。
1937年6月1日,關東州廳由旅順遷至大連新址(今市政府址),同年12月,廢除了大連民政署,原大連民政署管轄區,大部分(5個會)劃歸大連市,使大連市的職能範圍進一步擴大;一部分劃歸臨近的旅順(革鎮堡、岔溝、小平島、欒家屯4個會一帶)和金州民政署(南關嶺、大連灣會)。這時的大連市已成為與旅順、金州、普蘭店、貔子窩等4個民政署並列的機構。
1938年4月,關東州廳市建製改為2市4民政署(118區、14町、64會)。即大連市(轄118區)、旅順市(轄14町)及旅順(轄10會)、金州(轄16會)、普蘭店(轄18會)、貔子窩(轄20會)民政署,總稱5管內,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為止。
(1)大連市區 1921年,日將大連市劃分為33個町區,即:東部町區、山縣通區、紀淡町區、霧島町區、近江町區、南山區、逢阪町區、越後町區、西廣場區、西公園町區、中央町區、磐代町區、信濃町區、信濃町市街區、美濃町區、伊勢町區、大山通區、日本橋區、吉野町區、羽衣町區、浪速町區、浪速町二區、浪速町三區、浪速町四區、常飛町區、常盤町區、監部通區、埠頭區、伏見台區、崗東町區、崗西町區、崗南町區、崗北町區。 1924年,將沙河口會的沙河口、河東屯、台山屯及西山屯一部分及嶺前會的譚家屯、嶺前屯一帶並入市區。1928年4月,又將黑石礁的一部分和老虎灘會寺兒溝屯並入市區。 1937年12月1日,將市郊5會22屯劃入大連市,實施區製,原屯改稱區。新增加22區為:老虎灘區、轉山區、棒棰區、嶺前區、傅家區、春柳區、香爐屯區、西山區、黑石礁區、馬欄區、台山區、石家區、灣家區、周水子區、周家區、泡崖區、郭家區、南山區、海貓區、甘井子區、椒房區、金家區。至此,市區麵積由45平方千米增至143.7平方千米。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大連市共轄124個町區,總人口888084人。
(2)旅順市區 市區以龍河為中心,分割為東西兩部分,東岸為舊市街,西岸為新市街。1937年市內劃為76個町。
(3)旅順民政署管內 轄1個街、6個會。即:旅順市街,方家屯會、山頭會、三澗堡會、水師營會、營城子會、王家店會。1934年轄10個會、4個街、152個屯。1944年末,營城子會、革鎮堡會、岔溝會、欒家屯會、小平島會劃歸大連市。旅順民政署轄5個會。
(4)金州民政署管內 轄14個會。即:金州會、馬家屯會(駐八裏莊)、小孤山會(駐馬橋子)、大孤山會(駐大孤山)、南山會(駐蘇家屯)、董家溝會(駐董家溝)、玉皇頂會(駐上江家屯)、黃嘴子廟會(駐黃嘴子廟)、劉家店會(駐劉家店)、岔山會(駐山嘴屯)、二十裏堡會(駐二十裏堡)、閻家樓會(駐北三裏莊)、大魏家屯會(駐大魏家屯)、老虎山會(駐七頂山)。至1934年仍為14個會,下轄20個街、122個屯。
(5)普蘭店民政署管內 轄18個會。即:普蘭店會、石河驛會、三十裏堡會、老爺廟會、四道河子會、土城子會、亮甲店會、薑家堡子會、正明寺會、長嶺寺會、華家屯會、林家屯會、臥龍屯會、粉皮牆會、長山寺會、朝陽寺會、快馬廠會、鳳嗚島會(後又增設交流島會、西中島會)。1934年仍為18個會,下轄8個街、135個屯。
(6)貔子窩民政署管內 轄20個會。即:貔子窩會、宋家屯會、清水河會、楊樹房會、唐家房會、夾河廟會、大譚家屯會、鄭家屯會、楊樹底會、讚子河會、夾心子會、東老灘會、碧流河會、城子疃會、大長山島會、小長山島會、廣鹿島會、獐子島會、海洋島會、崔家屯會。1934年仍轄20個會,下轄4個街、100個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