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603)
2015 (255)
2016 (128)
2017 (95)
2018 (70)
2021 (46)
2022 (50)
2025 (11)
1980年時,父親引進我見原寶鋼建設副總指揮(姓範還是姓方?)。他談起建設寶鋼的提出,籌劃和一期建設工程等,談了一個多小時。
寶鋼建設已經考慮了幾年了。是在1976年前提出,規劃的,是在1978年華國鋒最終批準的,1978年11月份以後開工建設。
是李先念親自抓的,開始任籌劃組組長,起作用的有陳雲,鄧小平,趙紫陽。
當時他重點談了幾點:
1. 鐵礦石從澳大利亞進口;
2. 從經濟上,寶鋼50年也收不回投資,即永遠收不回投資。所以考慮了幾年才最後定下來,但必須上。當時中國鋼鐵產量在2500萬噸左右,嚴重製約國民經濟的發展,必須大上快上提高鋼鐵產量。
3. 寶鋼地質條件很差,為地基打了幾(十)萬根鋼(沙)柱。
4. 初級預算40億人民幣加5億美元,僅一期工程就已經增加到了200億元,預算在不斷地增加。引進日本設備和技術,剛投產就得進行技術改造,後續花費無法計算。曾停工要下馬。
5. 為什麽選在上海,而不是在具有40萬職工的鞍鋼的鞍山或其它地方?這裏就不多說了,是人的因素。自1950年開始,東北是提款機,隻向全國轉移工業,特別是60年代後,國家規劃新建的大工業很少建在東北。
幾曾回首: 當年寶鋼建設所聽到的一點信息。
寶鋼,中國上了日本的當,應該用德國的設備。
寶鋼因為嚴重超預算,幾次下馬。
現在中國鋼鐵產量7億多噸,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總和還多,解決了中國的一塊心病,不過很多高精鋼還需進口。主席和總理在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