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之路(1947~2047):從落伍者到領先者--節選
作者: 胡鞍鋼
一、北大荒開發奇跡與世界三大黑土地開發
何謂“北大荒”?是指中國最北部地區,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帶之一,因其寒冷和荒蕪而被稱為“北大荒”。特別是三江平原,一直是以狩獵和捕魚為生的滿族、赫哲族的生息之地,直至新中國成立前,依然人煙稀少,沼澤遍布,故人稱:“北大荒,真荒涼,又是麅子又是狼,光長野草不打糧。”——這是當時北大荒的真實寫照,也是北大荒開發“一片空白”的曆史起點。
曆經60多年,幾代北大荒人創造了現代人類墾殖史上的“北大荒奇跡”,也是“中國農業奇跡”(即中國用世界12%的穀物生產耕地、6.5%的水資源卻供養了20%以上的人口) 的突出代表和重要貢獻者。
由於世界三大黑土地帶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溫帶上,水量十分充足,黑土地有機質含量遠遠高於黃土地幾倍甚至十倍,是地域廣闊、肥力最高、最適宜大規模開發的糧食生產基地。近代人類史上有三次大規模開發,而隻有兩次可稱為真正的開發奇跡。
第一次大開發和第一個開發奇跡是美國。由於密西西比河發源於美國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群山峻嶺之中,由北向南縱貫美國大平原,注入墨西哥灣,全長3950公裏。密西西比河流域黑土地約有1.8億畝,大部分是在土壤肥沃的平原,也成為美國糧食特別是玉米的最大產地。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美國“西部開發”運動,使大量的美國人到密西西比河以西開墾荒地,農田的數量成倍增長,在1870~1900年的30年期間增至原來的3倍。農業機械化推動農業發展,當時就使用收割機、打穀機、割捆機以及其他各種新式機器,農業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從那時至今已開發了150年左右,成為世界上農田規模最大、農業科技水平最高、生產能力最大的農業現代化國家,創造了所謂的“美國農業奇跡”。不過這一奇跡是嚴重地依賴著美國政府的財政補貼維係著。
第二次是前蘇聯開發第聶伯河畔的烏克蘭大平原。第聶伯河發源於俄羅斯,流經烏克蘭,大部分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部分為亞熱帶氣候,其黑土地麵積居世界首位,近3億畝,占國土麵積的2/3,素有“蘇聯大糧倉”之稱。因前蘇聯解體為15個國家,1991年烏克蘭宣布獨立,但是糧食產量大幅度下降,近3億畝耕地糧食總產量不過是3800萬噸,其中玉米占了一半以上,遠低於黑龍江省的糧食產量(2009年為4353萬噸,耕地麵積1.8億畝),1990~2005年期間,農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率僅為0.1%,幾乎無增長。此外,前蘇聯時期還大規模開發了西伯利亞,農業用地麵積還不到全部土地麵積63億畝的1/6。據統計,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的耕地麵積為4.8億畝,相當於中國耕地總麵積的26%。作為世界農業資源最豐富的前蘇聯,卻從1973年前就從世界最大的糧食淨出口國之一變為世界最大的淨進口國,每年大約進口3000萬噸糧食,進口的糧食和食品原料約占每年外貿進口總額的20%。從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農業經曆了前所未有的人為災難,目前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已經開發的耕地大部分處於荒廢狀態,從開發熱急劇走向衰落、衰敗。根據世界銀行估計,俄羅斯全國穀物生產播種麵積從1990~1992年至2003~2005年減少了29.7%;同期穀物生產指數下降10個百分點,食品生產指數下降31.7個百分點,畜牧產品生產指數下降58個百分點。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經濟總量、農業增加值都出現前所未有的大衰退,成為農業現代化失敗的例子。誠如安格斯·麥迪森所言,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農業產出比1990年下降了42%,這種情況與中國農業生產大幅度增長形成了驚人的反差。這是世界最大黑土地帶的大開發,卻沒有實現第二個農業奇跡。
第三次大開發和第二個奇跡就是始於1947年之後的中國“北大荒”的開發建設,盡管它是世界三大黑土地麵積最小、氣候最寒冷、農業開發條件最惡劣,也是現代農業開發時間最晚、現代化農業基礎一片空白的地區,但是它隻用了60多年的時間就滄海桑田,成為今日的“中華大糧倉”,提前實現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350億斤的目標,成為中國最安全的糧食戰略儲備基地,到2009年累計生產糧豆3922億斤,其中商品糧為3065億斤,糧食商品率為87.2%。無論是從中國的農業曆史(長達幾千年)比較,還是同美國(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和前蘇聯農業開發史(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的國際比較,能夠在60多年時間做到這一點,這本身就是“一個引起驚歎不已的事實”,“一個超越人們使用各種手段的自然力而產生的後果”,正是基於此,筆者稱之為“北大荒奇跡”。
創造這一奇跡的根本原因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舉全國之力,從祖國四麵八方調動各類人力資源,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製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曆經三代北大荒人艱苦卓絕的努力和獨特的創新力,在世界第三大黑土地帶上開拓了屬於北大荒人的“北大荒之路”,對共和國做出了卓越的曆史貢獻,堪稱中國農業現代化和農業機械化的先行者、示範者、領先者,正在引領和帶動21世紀上半葉中國農業現代化、農業機械化和農村地區城鎮化的“三化”潮流,也會對其他發展中國家特別是農業生產大國提供重要的學習基地和經驗分享。
二、北大荒開發的曆史來源與曆史記憶
當今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其曆史的起源,當代人的任何一個創意都有其曆史的記憶,現代的任何一個知識都有其曆史知識的來源。因為曆史發展就如同長河,它總是連續、持續不斷地演變著,或多或少再現曆史。同樣的是,黑龍江墾區的建立和轉型絕不是曆史的偶然,而是有著深厚的曆史來源、深刻的曆史記憶、長期的曆史選擇。
第一個曆史來源和曆史記憶,是中國幾千年連續或斷斷續續的屯墾曆史。中國文明主要發源於中原的農耕文明,並成為傳統農業的主要地帶,達到了世界同期農業耕種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最高水平,保持了幾千年來最大規模的耕地資源、最發達的農業生產能力、供養最龐大人口規模的曆史紀錄,但是主要農業指標增長率是極其緩慢的,人均農業指標出現了先上升(戰國末期至唐代中晚期)後下降(唐代中晚期之後至清中葉),甚至還低於2000多年前的水平。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就一直遭遇到周邊主要是西北部和東北部遊牧民族的對抗、交鋒、戰爭、交流和融合,出於傳統國家的安全和戰略考慮,創新了屯田製,它是指借助國家的強製力利用士兵和農民墾荒種地,以取得軍隊供養和稅糧,旨在屯墾戍邊。這裏可以從公共經濟學角度來分析,為什麽中國會出現屯田製度?它們對中國成為世界幾乎惟一的延續2000多年的傳統社會、傳統國家、傳統文明具有什麽意義?從國家角度來看,屯田是提供國家安全公共產品,這是每一代王朝統治者必須要做的“戰略大計”,確保疆土不受外部侵略,這是典型的國家公共產品,是私人無法提供的。從市場角度看,屯田也是私人產品,就地生產糧食和畜產品,可以在市場上交換。而屯田製度將這兩種職能巧妙地結合起來,即所謂的雙重職能:戰時打仗,平時生產,由此提供國家公共產品和市場私人產品,成為混合產品。這在交通條件和通訊條件極不發達的情況下,就是我們古人的製度創新,並被曆史地延續下來。
那麽如何提供這一兼有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特性的混合產品呢?從中國曆史來看,先是在曹魏時期創新了兩種形式,一是民屯,始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通過政府組織幹預,招募農民、流民或組織農民遷徙,開墾土地。從公共經濟學角度看,這種形式我們稱之為“政府組織、私人生產”模式;二是軍屯,始於建安之末,就是戍邊的軍隊就地解決糧食等給養問題,這就解決了一個治理廣闊國土、維護國家安全的問題。這種形式我們稱之為“政府提供、政府(軍隊)生產”模式。二者都是為國家提供安全、戰爭時期的產物,為供應軍糧而興辦,必要時參加民屯的勞力同樣需執戈對敵。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屯田農(流)民主要從事農墾生產,而軍士以攻防為主;第三種是商屯,由商人開發土地,為軍隊提供軍需,不過商人與政府也是密切相關的。這種形式我們稱之為“政府采購、私人生產、商人供給”模式。不同形式的屯田有不同的優缺點,曆代統治者都在“試錯法”式地摸索,實質上是將政府作用和市場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國家治理成本最小化和市場交易成本最小化。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從西漢以來,中國曆史上國家治理範圍逐漸擴大、耕地麵積不斷擴大。盡管這之中經曆了擴大——縮小——再擴大——再縮小——更加擴大的過程,到了清代,中國的地域麵積最大,人口規模最大,這為現代中國的國土規模和人口規模奠定了基礎。而形成這兩大特點的重要原因是中國耕地麵積規模最大,治理領域最為廣大,其中屯田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稱之為傳統農業社會的國家製度產品,國家或政府不管采取哪一種屯田製,它們都發揮了提供國家安全保障功能的重要作用,同時也促進了屯田地區的發展,還成為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對外交流的開放窗口。這也是後來新中國成立前後各地區成立農墾,特別是新疆農墾和黑龍江農墾兩大墾區的曆史來源。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一屯墾戍邊的曆史性製度創新不僅在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國家和現代社會時沒有被廢棄,反過來還被保留下來,而且由新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所記憶、所支持、所強化。這絕不是偶然的,它告訴我們,現代中國的許多事物和製度都是曆史發展的產物,是經過幾千年來不斷淘汰、不斷篩選的結果,後來人要了解、要繼承,也要發展、要創新。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北大荒之路”演變的曆史軌跡,它是隨著國內外形勢和國家體製變動而不斷變化的。現代中國農墾事業是由中國共產黨決定、人民解放軍發起創立的,這是典型的現代“軍屯製”即“軍墾製”;而後逐漸向政府直接控製和管理的“農墾局”轉變,政府不僅繼續大規模派遣複轉軍人,而且還組織全國各地城鄉青年開發北大荒,這就像現代“民屯製”即“農墾製”,更多地承擔為國家提供商品糧的職能;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當國家北方受到前蘇聯威脅時,又轉向“生產建設兵團”,回到了現代“軍屯製”即“軍墾製”,更多地承擔維護國家安全的職能;當前蘇聯威脅有所下降,中國人民解放軍整頓縮編,再次轉回“農墾局”製,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轉向“農墾局”加上“現代企業”混合屯田製,無論是農業部還是黑龍江省政府不再直接控製和管理“北大荒”,而是由它根據國家和本省需要和規劃自主決策、自我管理,將來最終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北大荒品牌的世界一流農業現代化企業集團,更接近“商屯製”,但是它是更加現代化、國際化版的。
第二個曆史記憶,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南泥灣開發曆史和艱苦奮鬥精神。它是中國共產黨創新解放區農墾事業的發祥地,也是南泥灣精神的誕生地,還是北大荒精神的曆史來源。
當時的南泥灣,也是“南大荒”。盡管這裏曾經人口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農業生產發達,農業經濟繁榮,但是,到了清朝中期,清朝統治者挑起回漢民族糾紛,互相殘殺,再加上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使得南泥灣變成野草叢生、荊棘遍野、人跡稀少、野獸出沒的荒涼之地。
南泥灣是怎樣開發的?1941年到1942年,抗日根據地遇到了極大的困難。為了克服困難,中共中央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八路軍總司令朱德提出,要發展農業,不開荒是不行的。我聽說延安南麵有個南泥灣,是片好土地,可以開墾。為此,他命令部隊去開墾南泥灣。先是中央軍委直屬炮團進入南泥灣開發,不久王震率領三五九旅進入並開發南泥灣,成為一支生機勃勃的生力軍和主力,大大地改善了南泥灣,成為人們所熟知的“陝北好江南”,從而成為弘揚艱苦奮鬥的南泥灣精神和延安精神的誕生地。
所謂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陝甘寧邊區13年執政實踐中形成的一整套革命理念和優良作風,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基和建立同人民群眾緊密聯係的政治資源,成為一代共產黨人的精神風尚。
它的主要內涵包括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所謂南泥灣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同心同德、團結奮鬥”,其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這是我們黨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武器,是以崇高革命理想為目的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南泥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南泥灣精神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反映了當時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曆史背景和意誌狀態,是南泥灣精神同延安精神的交匯點,既體現了延安精神在生產運動中的延續和發展,又體現了南泥灣精神的根本之點。
北大荒精神是南泥灣精神的延續,與延安精神一脈相承——北大荒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直接繼承和發揚了人民軍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吸收、融合和延伸了包括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在內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一代代北大荒人用汗水甚至生命鑄造了這些寶貴的精神產品,成為鼓舞和激勵北大荒人不斷奮進的不竭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北大荒精神像“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一樣升華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精神財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