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1977,別樣高考

(2015-12-08 19:16:18) 下一個

1977,別樣高考

 

 

 

值此恢複高考35周年之際,憶起1977年高考,別有一番滋味湧上心頭。
    

    1977年12月,全國各地570萬考生陸續走進高考的考場(各省期不統一),為自己的前途命運發起搏擊。高考在冰天雪地的冬日進行,1949年建國以來僅此一次。
    

    從1966年取消高考到1977年恢複,想上大學而得不到機會、一直憋屈了十多年的570萬莘莘學子聚集在一起,參加同一年的考試,競爭之激烈,古今中外絕無僅有。    
    

    考生中年齡最大的30歲年齡最小的應屆生16、7歲,年齡跨度之大,實屬罕見(一則資料說年齡介於13歲到37歲,筆者無從考證)。
    

    考生中有在職國家幹部、軍人、工人、教師,有插隊知青、待業知青,有應屆高中畢業生,相當一部分是曆屆高初中畢業後在家務農的農民。大家從機關、廠礦、軍營、學校、田間地頭洶湧澎湃地匯集到了高考考場。其中有相當數量的爸爸考生、媽媽考生,且有夫妻同考、師生同考、兄弟姐妹同考,有懷孕數月的孕婦考生、有剛出產房不久的產婦考生……此番景象,空前絕後。
    

    66屆高中畢業的考生,寒窗苦讀12年,當年5月畢業、體檢、報誌願,11年半後才走進高考的考場,他們的高考之路最長,從畢業到高考,竟然苦熬了4200個日夜;77年讀高二的考生,因學製縮短,共讀了9年書,其畢業日期在77年12月底甚至78年元月(那時是春季入學,二年製),機遇來了,他們匆匆完成畢業考,馬上報名參加高考,他們的高考之路最短,短到比預計的畢業時間都“提前”。
    

    從10月21日晚間突然得知可以報名考試,到12月上旬(有的是中旬,開始通知是11月底,後推遲)上考場,一些人曆經徘徊彷徨,一些人遭受刁難擠壓,許多人沒有教材,大多數人是邊上班工作(或下地勞作)邊複習。1977年高考決定之突兀、考生上陣之倉促,如不親曆,難以想象。
    

    1977年的高考準考證就是薄薄的一層紙,很粗糙,有的連考試科目、時間地點這些基本信息都沒有(發證時沒安排好)。但其意義非同一般,這朝思暮想的570萬人拿到了它,還有多少人望穿秋水也與它無緣呢?許多當年參加高考者一直把這巴掌大的一片“廢”紙留存至今,足可見其在保存者心中有多麽彌足珍貴。

 

 

 

那些66、67屆考生,不論原來是屬雞、屬狗,能進入考場的都屬了豬。高考通知中說:66、67屆高中畢業生不論婚否,年齡在30歲以下的均可以報名參加考試”。可按周歲計算,截止到1977年11月份報名時,66屆中基本沒有年齡在30歲以下人了(1947年11月以後出生,每個班隻有倆仨)。就是67屆,年齡在30歲以下的也很少。得益於那時對年齡的要求不像現在這樣嚴格,隻要是1947年及其以後出生都可以(至少我們家鄉是這樣),許多人隻好改小了年齡,才僥幸獲得了那張寶貴的“準考證”。那些68屆高中畢業生,66、67、68屆初中畢業生,文革後畢業卻結了婚的高中畢業生,還有那些因家庭出身被打入另冊、遭受嚴重政治歧視的知識青年,他們曾發奮讀書,渴望改變命運,卻被無情地剝奪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無論如何也與那張“準考證”無緣,隻有望“考”興歎的份。
    

1977年的考題,貼出來會讓大家大跌眼鏡。紙質之低劣、印刷之粗糙、考題之簡單,任由您展開想象的翅膀,都想不出它的模樣。現在小學生的隨堂考試,其試卷也要較其精致與科學無數倍呢。就那幾個大題,做對了得分,一不小心丟光光,可這就是那時的“現狀”。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據說試卷是動用了印刷“毛選五卷”備用紙的。此等事體隻能發生在“四個偉大”百年之後,否則,有多少個腦袋也不夠掉。

     

    1977年高考的簡單考題,常常引起一些人的遐思。錯失良機者捶胸頓足:“真後悔沒有去考,那麽簡單的題,我一準能考上。”曾見一個中學老師言之鑿鑿地說:“1977年高考的考題那麽簡單,隻要參加考試,就能考上。”他可能忘記了:高考是選撥考試,不是畢業考,達線就可過關。他更想象不到,1977年的570萬考生中隻有27萬人被錄取,錄取率僅有4.7%。如此之低的錄取率,較之現在高達三分之二以上的考生能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不啻有天壤之差。連當年幸運過關的我,剛從網上查到1977年的高考錄取率時,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好懸!
    

    1977年的考場,那些爸爸或媽媽考生胸有成竹,嘩嘩地答卷,頻頻到監考老師那裏要續卷紙。初選下來,這些人大都排名靠前。他們大約想起當年自己是報考清華、北大的料,但忘記現在自己拖兒帶女年紀一大把了,於是報誌願時躊躇滿誌,依舊選擇了國內名牌大學。他們怎能想到,1977年的大學招生是分檔錄取,未婚青年的錄取分數要求低,而對“老家夥”們則要求很高,且在報誌願時沒有告知對已婚考生的錄取限製結果,許多人因為報高了誌願,分數本來能上省內本科,卻被錄取到專科,後悔莫及(--太倉促,疏漏難免;必須培養更多的年輕人才,對66、67屆隻是一種補救,這是我後來的理解,雖然不一定正確)。
    

    1977年的考場,一些“文革”期間入學就讀且在班裏曾是學習佼佼者的年輕考生,試題拿在手中,總覺得“老虎吃天、無處下口”。他們覺得當年自己也是老師誇讚的對象,現在怎麽就胸中無數了呢?他們哪裏知道,他們當時學的那些所謂“社會主義文化課”和“工業基礎知識”、“農業基礎知識”課,和這次高考考卷上的考題本來就在很大程度上搭不上茬。可這哪裏是他們的錯!
    

    77級入學後,得知同班同學並非一個錄取分數線,老少同學貧嘴:“把你的年齡分數給我,我就可以上名牌。”他們心裏也許嘀咕:這些經過短短月餘複習就考上大學的老少家夥,若不是文革,說不定都能上名牌呢!但他們的喜悅之情真真切切地溢於言表,掛在嘴上的話是“幸運”、“多虧”、“感激”,這些話一直伴隨他們至今……

 

 (資料來源於網絡、個人經曆、耳聞目睹,說是紀實,難免“不實”,望知情者給予糾正和補充。)

 

                                          2012129

【ZT】

 

相關博客:

      七七年高考追記(一) 
      七七年高考追記(二)  
      七七年高考追記(三)  
      七七年高考追記(四)  
      77級、78級大學生的異同 
     
某省1977年語文高考試卷  
     
77年遼寧高考狀元,一家五兄弟同年入大學  
     
珍貴文物—77級高考試題 

      1977年高考錄取通知書 
      1949年-2014年參加高考人數、錄取人數及錄取率
      北京市1977年高考準考證
       77級準考證,錄取通知書及語文試題複印件14件   
       幾壇77級/78級 高考專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