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啊, 我的故鄉!

老頑童。愛好文學,曆史,地理,經濟,哲理,時事,回憶,笑話,唱歌,電影,種菜,養雞,遊山,逛水,散步,打牌,胡侃
個人資料
老生常談1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挺進東北(1)

(2014-11-15 09:17:37) 下一個
《和戰之間》節選
田玄
 
毛劉周朱任看好關東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是走向國內和平,還是走向內戰,是建立一個新型的民主國家,還是重走蔣介石專製主義製度的老路,這是擺在中國人民麵前的兩種命運和兩種前途。

在這兩種命運、兩種前途的大決戰中,東北地區以其優越的經濟條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突出的軍事、政治價值,成為美。蘇兩國十分關注的熱點中的熱點和國共兩黨極力爭奪的戰略區域。如果國民黨占領這一地區,那它就能利用東北雄厚的工業基礎,同華東、華中相配合,南北夾擊中共及其解放區。反之,如果中共控製東北,就可以形成背靠蘇、蒙、朝的戰略基地,根本改變長期以來被國民黨四麵包圍的狀態。

東北,包括現在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地區,總麵積130 萬平方公裏,約占全國總麵積的9.2 %,人口3800餘萬。這裏幅員遼闊,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工業發達,交通便利,是中國現代化較早啟動、現代化工業較早建立和較為發達的地區。

東北物產十分豐富,在大山和黑土之下,閃耀著各種瑰麗色彩的數十種礦藏,其儲量之豐富,有的是中國之最,有的為世界之首。據1944年礦產儲量調查統計,當時的東北擁有鐵38億噸,煤228 億噸,銅132 萬噸,鉛、鋅113 萬噸。據1943年統計,煤產量2532萬噸,占全國煤產量的49.5%;安全發電能力107 萬千瓦,占全國的78.2%;水泥產量150 萬噸,占全國產量的66%。這在舊中國工業中是個不小的數字。

東北是全國主要產糧區,清一色黑鈣土的鬆遼平原,是中國最大的糧食產地。

在關東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可耕地麵積3273萬餘公頃,年產將近2000萬噸糧穀。

盛產大豆、高粱、玉米、小麥。其中大豆產量占當時世界產量60%以上。

東北的長白山和大、小興安嶺的森林麵積為2615萬公頃,木材總蓄積量30多億立方米,占全國的1 /3 ,木質優良,是造船、架橋、建築、軍用的優質材料。

東北的鐵路、公路運輸較為發達。當時鐵路有1.4 萬公裏,占全國鐵路全長1 /2 以上;公路有10.8萬公裏,幾乎占全國公路的50%。

東北南臨黃海、渤海,港灣眾多,有大連、旅順、安東(今丹東)、營口、葫蘆島等優良港口。還有黑龍江、鬆花江、烏蘇裏江、遼河及其支流,河流交織、航運貫通。關東的經濟,在全國的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地理環境和戰略位置看,關東的北麵是蘇聯。西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東南和朝鮮為鄰,南麵的遼東半島同山東半島的膠東解放區隔海相望,西南與冀熱遼解放區毗連。如果共產黨控製關東,就將打破國民黨軍長期對關內各革命根據地四麵包圍的局麵,使之有一個鞏固的戰略基地,一個革命的總根據地,以支持關內各解放區的鬥爭,加速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相反,如果東北地區為國民黨所占據,關內各解放區就會處於國民黨軍南北夾擊的不利的戰略態勢之中。所以,抗戰勝利後的關東立刻成為國共兩黨爭奪的重點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眼光顯然要比自命正統的蔣介石要高明得多,社會整合能力也較這位“委員長”強得多。他們最先看到了東北地區背靠強大的蘇聯,西鄰蒙古人民共和國,東聯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南與冀熱遼、華北根據地連成一片,是理想的戰略大後方和總根據地這一步帶有全局意義的好棋。因此如考察中共中央抗戰後期諸多決策,就可以發現進軍東北不是中共中央的臨時決定,而是毛澤東等政治局成員向往已久的設想。

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後期,就已考慮從日本侵略者手中收複東北的問題。1942年7 月毛澤東和劉少奇曾在電報中探討過在戰後為爭取同國民黨合作建國,把八路軍、新四軍集中到東三省的問題。

1944年9 月1 日,剛剛擔任中央城市工作委員會主任的劉少奇,提出:“成立城市工作部……現在主要準備一批幹部做滿洲工作。”

同年11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會議上曾說過:中國的國土蔣介石丟到哪裏,我們就到哪裏。還要準備幾千幹部到滿洲去。

1945年4 月,在蘇日中立條約終止後不久,身在酉北高原的毛澤東則更加關注東北這塊戰略要地了。為此,他在批轉給晉察冀分局的一項指示中說:蘇聯終止蘇日中立條約表明,蘇日戰爭爆發已經為期不遠,遠東形勢已發生重大變化,今後配合盟軍作戰,將主要配合蘇聯。現在即加緊進行主力軍、地方軍的訓練與擴大,以便能抽出若幹主力,用於開辟東北。

1945年4 月召開的中共“七大”會議上,毛澤東在其所作的政治報告中指出:“在淪陷區中,東北四省淪陷最久,又是日本侵略者的產業中心和屯兵要地,我們應當加緊那裏的地下工作。對於流亡到關內的東北人民,應當加緊團結他們。準備收複失地。”

5 月,毛澤東在七大會議上又一次指出:“如果東北能在我們領導之下,我看這就可以說我們的勝利有了基礎,也就是說決定了我們的勝利。現在我們這樣一點根據地,被敵人割得相當分散,各個根據地都是不鞏固的,也沒有工業,有滅亡的危險。所以我們也要爭城市,要爭那麽一塊整個的地方。我們要有包括東北在內的一塊整個的根據地。這就全國範圍來說,就是勝利有了基礎,有了鞏固的基礎。”

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還提出:“要準備20到25個旅,15萬到20萬人,脫離軍區,將來開到東北去……東北四省極重要,有可能在我們的領導下。有了東北四省我們即有了勝利的基礎。”

6 月9 日,在七大會議選舉中央委員會時,毛澤東再度談到東北,指出:“東北是很重要的,從我們黨的發展,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隻要我們有了東北,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現在我們的基礎是不鞏固的,因為我們根據地在經濟上還是手工業的,沒有大工業,沒有重工業,在地域上也沒有連成一片。”

此後的6 月11日,毛澤東在(關於選舉候補中央委員問題的報告)中又進一步強調指出:“東北是很重要的,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及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隻要我們有了東北,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當然,其他根據地沒有丟,我們又有了東北,中國革命的基礎就更好更鞏固了。”

毛澤東還指出,如果東北四省被我黨我軍占領,中國革命不但有鞏固的後方,而且將使平津的國民黨軍隊處於我四麵包圍之中。相反,如果東北落人國民黨手中,就將使我敵後根據地陷人蔣介石的四麵包圍之中。

1945年8 月,當中國抗日戰爭進入大反攻階段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任弼時在26日的政治局會議上也曾指出:“我看我們控製東北將是遠東和平的保障。掌握東北是極重要的問題。掌握了可將革命提早若幹年,掌握不了可使革命遲延若幹年。東北可說是決定中國革命之命運的,所以掌握東北是首要問題,別的地方丟一點也沒有什麽。”

中共中央領導人的這些具有遠見卓識的預見,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東北戰略地位的認識,成為中共中央確定戰略方針,把戰略發展的重點指向東北的根本依據。正是在這一戰略思想指導下,隨著東北很快光複,中共迅即布置軍事力量以最快速度搶進東北和熱河地區,好比棋手對弈,剛一交手,棋藝高超的共產黨人已先勝一著。

急劇變化了的國內外政治格局,使東北成為不僅是中國,而且是國際兩大政治勢力爭奪、角鬥的一個焦點;也使中國共產黨人挺進東北,把東北變成奪取全國的戰略基地的理想變為可能。

朝氣蓬勃地創造曆史的共產黨人,以鐵的紀律、意誌和信念,把種種可能化作現實。

日本宣告投降時,國民黨400 萬軍隊的主力遠在西南、西北大後方;而中共領導的130 餘萬八路軍、新四軍及220 餘萬民兵,則遍布於同東北海上聯係和陸地接壤的華東、華北廣大地區。不僅如此,中共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早已在東北生根,有很好的群眾基礎。抗戰勝利後的形勢,極有利於中共向東北的發展。鑒於上述有利形勢和東北的戰略地位,中共中央審時度勢,確立了迅速發展東北的方針。

毛澤東確實看好了關東,還在8 月10日他就電示山東羅榮桓、黎玉等,令關東子弟兵“萬毅部東北軍人數、戰鬥力與幹部配備狀況請查明,即告並待命調動”。

蘇聯出兵東北第三天,中共中央就向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發出準備進占城市和交通要道的指示。第三天,朱德一口氣發出七號命令。

與關東直接有關的第二號命令指出:為了配合蘇聯紅軍進入中國境內作戰,並準備接受日滿偽軍投降,我命令:(一)原東北軍呂正操所部由山西、綏遠現地,向察哈爾、熱河進發。

(二)原東北軍張學思所部由河北、察哈爾現地,向熱河、遼寧進發。

(三)原東北軍萬毅所部由山東、河北現地,向遼寧進發。

(四)現在河北、熱河、遼寧邊境之李運昌所部,即日向遼寧、吉林進發。

總司令朱德1943年8 月11日8 時同日,中共中央又做出新的指示:晉綏分局晉察冀分局山東分局:本日延安廣播總部命令第二號係為對外宣傳,搶先取得國內外公開地位而發,除李運昌部隊外,並非要呂、張、萬等部馬上開往東北四省,而應依中央的指示,動員全軍執行當前任務勿懈。惟山東萬毅部,應準備待命出發。

中央1945年8 月11日毛澤東及其中共中央核心層的領袖們眼睛盯住了整個大東北。然而消息傳來,蘇聯8 月14日與國民黨政府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以及《關於大連之協定》《關於旅順口之協定》《關於中國長春鐵路之協定》,兩國政府還互換了關於中國政府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獨立的照會。這些條約和協定,保證了蘇聯在中國東北的特殊權益。作為交換條件,蘇聯政府承認國民黨政府是中國惟一合法政府,並確認在東北“一俟收複區任何地方停止為直接軍事行動之地帶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好擔負管理公務之全權”,準備把占領的沈陽、長春、哈爾濱三大城市及長春鐵路幹線交給國民黨。蘇聯的此種以己利益為中心的對華政策條文猶如一盆涼水潑到了中共領袖們頭上。僅從條文上理解,形勢對中共很不利。決定變不變?東北還去不去?

久經腥風血雨鬥爭考驗而又經驗豐富的中共領袖們認準了大東北這塊寶地,幾乎沒有絲毫的動搖,不管你“老大哥”如何態度(此間斯大林與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一直未直接聯係,中共對蘇聯的態度一時不十分清楚)。

為了關東,中共中央動員了全黨和全國各個解放區的力量。

8 月17日,政治局委員、中央候補書記彭真代表中共中央書記處致電晉察冀晉綏分局和太行太嶽區黨委,指出:“你處所有東北籍及曾在東北工作過之幹部,凡可能調出者,望立即集中待命;其工作不能立即離開者亦望即找人接替,準備第二批集中待命。”

8 月18日,毛澤東致電羅榮桓、黎玉,做出具體部署:萬毅支隊即調東北,經河北至熱河邊境待命。該支隊現有2500人,汰去老弱及開小差者外,能有1500人到達目的地即好。東北幹部凡能調動者,盡可能調至萬部。萬電台與軍委聯絡。

為適時發展東北,中共中央繼電令冀熱遼軍區和山東軍區萬毅部率先北上之後,由毛澤東擬稿,以中央軍委名義電示各地布置挺進關東事宜。毛澤東指出:紅軍占領東北,國民黨力圖爭奪東北。我方除李運昌率三個大團深入遼寧,冀東、冀察兩區各有一部深入熱河之外,中央決定從山東調兩個團(萬毅支隊在內),冀魯豫調一個團,冀中調一個團,共四個團,歸萬毅率領開赴東三省。山東之兩團,限在10天內準備完畢,即行出發,經河北會合冀魯豫及冀中之兩團,開至熱河邊境待命。

……另有陝甘寧邊區配備一個團,晉綏軍區配備三個團,中央配備一個幹部團,共五個團,由呂正操、林楓率領開赴東三省。

依地理位置而言,從山東進入東北最為便利,故毛澤東對於八路軍山東軍區出人出槍進入關東寄予的希望和托付也最大。

8 月22日,毛澤東發出關於派人打人滿洲開展地方工作給山東分局的指示,要求:……為迅速爭取滿洲起見,分局應即抽調大批幹部在紅軍占領旅順大連之後,穿便衣到滿洲去,進入建立地方黨、地方政權,發動與組織群眾,……如果紅軍能允許山東八路軍部隊進入滿洲(先去交涉)肅清散敵與漢奸,則應從山東抽調部隊用東北義勇軍名義進入滿洲。

毛澤東不僅戰略眼光過人,而且十分善於集中政治局請成員的智慧。8 月26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指出:隴海路以北迄外蒙一定要由我們占優勢。

東北行政大員由國民黨派,我們去幹部,一定有文章可做。如果這些還不行,那麽城下就不盟,準備坐班房。如果是軟禁,那倒不怕,正是要在那裏辦點事。紅軍不入關,美軍不登陸,形勢上是中國自己解決問題,實際是三國過問。三國都不願意中國內戰,國際壓力是不利於蔣的獨裁的。根據政治局擴大會議精神,中共中央決定先派千餘名幹部在林楓率領下去東北;萬毅(原係東北軍將領)等所率部隊仍需在熱河待命,可去東北則去,不可去則在熱河發展,以造成強大的熱河根據地。

8 月26日,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致各中央局、各區黨委的電報中又以正式文電的形式強調了以上思想,該電文指出:東北四省為中蘇條約規定範圍,行政權在國民黨手裏,我黨能否派軍隊去活動,現在還不能斷定。但是派幹部去工作沒有問題。

但時隔3 天後,具有遠見卓識的毛澤東及其他中共中央領袖們就已經作出了對形勢的進一步判斷,並消除原先隻能派幹部暫不能派部隊的顧慮,而大膽地向關東派遣部隊了。

8 月28日,朱德在延安為即將去東北開辟工作的幹部作報告時就重申了中共中央的決心。朱德說:我們要積極向東北發展,東北大有文章可作。蔣介石的部隊大部分在南方,到東北要走半年。即使他到了東北,頂多是他占城市,我們占鄉村。

有同誌這幾天看到蘇聯和蔣介石訂了條約,有些灰心。過去以為蘇聯會大大幫我們一手,現在失望了。這是因為過去希望過奢。但是要知道雖然有個條約,東北的工作還大得很。蘇聯三個月撤兵,中國要歸中國人自己管,東北要歸東北人管,我們當然可以管,條約上沒有規定不要我們去,不要我們管。現在要派五萬部隊插過去,再派萬把幹部,將來還要去。這是很長遠,很鞏固的路。

朱德的上述講話,是在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後講的,代表了中共中央領袖們的一致意見。劉少奇在這次會議上也指出:東北“我們決定還是派軍隊去,能走路的先走,能快走的先到,到了熱河邊境瞪著眼睛望一望,能進去就進去,以後再抽些隊伍抽些幹部去東北,抽八萬去。一切要看情況,有空子就鑽,鐵路不能走就走公路。

大路不能走就走小路。日本人垮了,滿洲皇帝博儀捉到了,蘇聯紅軍走了,國民黨還沒有去,你們要趕快去搶“。

當然必須承認此時中共中央對於東北究竟能否進入,以及怎樣進入尚未有很大的把握,但並未停止發展東北的部署。

8 月29日,代理中共中央主席的劉少奇以中共中央名義向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山東分局發出指示。指出:由於中蘇條約明確規定所有中國籍人員,不論軍民均歸中國管轄,蘇聯不幹涉中國內政。如此,我黨我軍在東三省之各活動,隻要它不直接影響蘇聯在外交條約上的義務,蘇聯將會采取放任的態度並寄予最大之同情,同時國民黨在東三省與熱、察又無基礎,國民黨派軍隊去尚有困難,現在道路還不通,蘇聯紅軍將於三個月內全部撤退,這樣我黨還有很好的機會爭取東三省和熱。察。

要求晉察冀和山東準備派到東三省的幹部和部隊,應迅速出發。還指出:晉察冀與山東應派得力幹部帶電台到蘇聯紅軍後方了解情況,隨時報告。中共中央在給各地的電示中還要求“山東幹部與部隊,如能由海道進入東三省活動,則越快越好。”

該電示中還要求晉察冀解放區、山東解放區進軍東北的部隊和幹部應迅速出發,“但要用東北地方軍和義勇軍的名義,非正式進入東北,不要聲張,不要發表消息……不要勉強與紅軍作正式接洽與聯絡……”這說明,中共中央雖然早已有爭取東北的預案,但由於對東北的情況不大了解,又考慮到條約的限製和不明蘇軍的態度,因此尚未最後定下派大部隊前去爭取東北的戰略決心。但是,隨著形勢的變化,中央對於東北的了解越來越清楚,對於爭取東北的決心也越來越大了。解越來越清楚,對於爭取東北的決心也越來越大了。
[ZT]

 相關的評論請看:
        幾曾回首:挺進東北(1) 


 相關的文章請看:
        83。挺進東北(10) 
        82。
挺進東北(9) 
        81。
挺進東北(8) 

        80。挺進東北(7) 
        79。挺進東北(6) 
        78。
挺進東北(5) 
        77。挺進東北(4)  
        76。挺進東北(3) 
        75。挺進東北(2) 

        74。挺進東北(1) 
        73。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5) 
        72。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4) 
        71。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3) 
        70。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2) 
        69。國民黨高官日記  記錄接收東北全過程(1) 
        68.  山東大軍挺進東北
        67.  挺進東北前山東軍區戰鬥序列  
        66。
揭秘:蘇聯軍隊屢次進入新疆境內作戰內幕 
        65。中共十萬大軍挺進東北:蘇聯紅軍暗中相助 
        64。1945年蘇軍威脅:中共軍隊被迫退出長春 

        63。
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1。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的形成 
        62。
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2。遼沈戰役與蘇聯 
        61。
蘇聯與東北革命根據地:3。從東北到北京 
        60。
蘇聯對華的軍援:1。蘇聯早期對黃埔軍校的援助 
        59。
蘇聯對華的軍援:2。蘇聯對國民黨抗戰時期的援助
        58。
蘇聯對華的軍援:3。斯大林對新中國的援助 
        57。抗戰時期國民黨軍武器裝備的進口和生產情況 
        56。東北軍工考察記 
        55。大連建新公司——共黨創建的第一個大型兵工聯合企業 
        54。共軍兵工生產解放戰爭時期概述 

        53.  潘峰回憶:林彪同誌和我們一起戰鬥
        52.  羅舜初:
我所接觸和認識的林彪(1) 
        51.  羅舜初:我所接觸和認識的林彪(2)
        50.  羅舜初:我所接觸和認識的林彪(3)
        49.  孫立人 林彪誰更厲害
        48.  東北解放初期的朝鮮走廊  
        47.  紀實文學 林彪將將
        46.  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的林彪同誌[ZT]
        45.  以巧取勝的林彪 
        44.  林彪創新妙用孫子兵法:九地
        43.  林彪—毛澤東嫡係中的嫡係
        42.  一次次的戰役成就了曆史上的林彪
        41.  林彪的“六大戰術原則”
        40.  不可抹滅的軍功——林彪一生十大經典戰役回眸
        39.  四野中朝鮮族部隊的曆史淵源  
        38. 
四野送回朝鮮的部隊
 
        37.  劣勢情況下林彪粟裕指揮能力比較
        36.  林彪與粟裕
        35.  四野的開國元帥、將領名單
        34.  譚雲鶴:遼沈、平津戰役我給林彪當秘書
        33.  萬毅將軍回憶林彪
        32.  洪學智上將:林彪考我戰法
        31.  衛士長回憶:林彪在東北

        30.  林彪和粟裕:誰打掉的黃埔係將領多?
        29.  林彪向斯大林索要戰利品未果 東北軍工自己造
        28.  東北野戰軍“二局”:林彪決勝遼沈的秘密機構 
        27.  終極揭秘:林彪和粟裕的軍事才能誰更強

        26.  1959年黃克誠激辯毛澤東:四平保衛戰打錯了
        25.  林彪粟裕:是誰締造了中國第一王牌軍
        24.  杜聿明評價與其交手過的林彪和粟裕的軍事素養差別

        23。蘇聯紅軍進駐旅大
        22。抗日戰爭勝利後蘇聯紅軍進駐旅大地區並實行軍事管製的曆史作用
        21。東北解放蘇聯紅軍留下的曆史痕跡
        20。戰後旅大接收問題研究
        19。
赫魯曉夫與蘇聯歸還旅順海軍基地
        18。王一知: 痛悼周保中同誌 
        17。周保中: 憶東北抗日遊擊戰爭 

        16。穆青:東北抗日聯軍鬥爭史略 
        15.    周保中與抗日聯軍
        14.  日本關東軍的覆滅(一)
        13.  日本關東軍的覆滅(二)
        12.  日本關東軍的覆滅(三)    

        11。
當年承認偽“滿洲國”的國家有哪些
        10。真實的蘇日 - 諾門坎之戰  
        9。中東路事件
        8中國未收回領土--唐努烏梁海 
        7。北洋政府出兵西伯利亞:收複外蒙、唐努烏梁海等失地
 

        6。日俄戰爭 -- 203高地之戰
        5。日俄戰爭 -- 日本成為大國
        4。日俄戰爭與清廷的局外中立
        3。 抗擊八國聯軍的大沽、天津之戰   
        2。 抗擊八國聯軍的北京之戰    
        1。 東北軍民抗擊沙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