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28日,我接到了東總的命令,調我到上幹大隊任大隊長。調6縱副政委劉其人任上幹大隊政委。8縱司令員黃永勝調任6縱司令員。
此時,賴傳珠剛剛從哈爾濱回來。縱隊召開了黨委擴大會,賴傳珠在會上傳達了東總政工會議精神。會議討論了部隊整訓計劃,以及幹部配備等問題。
4月1日,我同劉其人趕到雙城前方司令部。因為上幹大隊由林彪直接領導,我們向林彪報了到。
林彪先問了我6縱情況,我向他作了詳細的匯報。
林彪說:“你在新四軍辦過抗大分校。陳伯均辦了上幹大隊第一期,決定調你來辦第二期。以後3個月一期,調各縱領導輪流辦。進入東北以來,我就一直想辦這麽一個訓練師團營幹部的短期輪訓班。我們同蔣軍作戰的樣式已不同於紅軍時期,也不同於抗日戰爭時期。師團營幹部,甚至縱隊一級幹部,都存在一個重新學習的問題。讓你做這個工作,與當6縱司令員同樣重要。你們確定訓練內容要少而精,同時,理論要結合到訓練中。你要像我們組織一次戰役一樣,精心組織實施,一定要把第二期辦好,因為這一期很重要。以後我軍要打更大的仗,打更惡的仗。”
上幹大隊是林彪主張辦的,他對上幹大隊十分重視。
在我到雙城之前,東總向有關單位發了上幹大隊第二期招生的通知,提出第二期學員的條件是:現任營團級指揮幹部,包括副師長、師參謀長。學員總額360人,軍事幹部占三分之二。
東總指出,這種輪訓是提高部隊戰術素養的主要步驟。各部不應因幹部缺乏而猶豫,而應認真按照條件如數調來,並且最好是將準備提升的營團幹部調來訓練,3個月以後,回去即能完全勝任工作。
林彪很重視這些學員,決定來作開學動員講話。
當時,國民黨軍在東北地區的總兵力有4個兵團,連同地方保安團隊,共約55萬人,分別收縮在長春、沈陽、錦州3個孤立地區。東北野戰軍有主力12個縱隊、一個炮兵縱隊和17個獨立師,連同地方武裝共103萬人。
關於先打長春還是先打錦州問題,林彪正在考慮。
9月4日,他讓我和劉其人到他的司令部,同他研究先打哪一個點好。
林彪問:“對下一步我軍行動問題,你們有什麽看法,先打長春怎麽樣?”
我說:“我們認為長春工事比較堅固,有兩個軍堅守。我們要打,起碼需要4個縱隊。戰法是采取大分割辦法,先把敵人的配係打亂。敵人每個連有4門六○炮,輕火器、重火器火力很強。敵人在市區建有很多群堡和建築物,我軍要有對付敵人群堡的辦法。”
林彪問:“你們6縱攻下了鞍山,打鞍山是怎麽破壞敵人群堡的?”
我說:“我們接受攻打四平的教訓,人人學會了爆破,每個連、每個排、每個班都能爆破。打鞍山證明,連續爆破是對付敵人群堡的好辦法。”
林彪對我縱組織大爆破隊很感興趣,詳細問了許多細節,說:“你們要把經驗總結出來,在全軍推廣。”
我說:“打長春必須組織大爆破隊。首先,用4個縱隊,從東西把長春分開,然後分割包圍。這樣把敵人的指揮係統、火力配係打亂。從外邊打,可能形成平推,敵人的指揮係統、火力配係不容易打亂。”
“組織爆破隊需要多長時間?”
“因部隊都學會了爆破,組織爆破隊不需要多長時間。關鍵是要充分準備炸藥、雷管和導火線。”
“你們考慮敵人來增援不?”
“敵人一定會來。”
“敵人會來多少兵力?”
“敵人最多來五六個師。我軍需要兩個到三個縱隊打敵人的增援。”
“打援在什麽地方好?”
“我軍打援最好在四平至公主嶺之間。”
“敵人可能要集中更多兵力。”
“最多不會超過10個師。因為還有沈陽的守備問題,抽出兵力太多,沈陽就會空虛。”
“你估計我軍要付出多大代價?”
“準備1萬到1.8萬吧,不會超過兩萬。如果準備打,補充部隊要準備好。主力部隊傷亡後,馬上拉上去補充。炮彈、炸藥、挖工事的工具等等,都要準備得很充足。”
林彪很注意地聽著。他問劉其人政委,劉其人也同意我的意見。
他又問:“你們認為我軍打沈陽怎麽樣?”
我說:“沈陽城內、郊區有敵人好幾個軍。我們殲滅沈陽敵軍的條件不成熟,目前打沈陽有困難。將來把長春、錦州的兩個點拿掉了,把部隊集中到沈陽外圍在打好一些。”
他問我:“沈陽、長春、錦州三個點,你們同意先打哪裏?”
我說:“沈陽、長春、錦州三個點,錦州是最弱的一個點。錦州兵力少,工事不堅固,另外鋼筋水泥的房子也少。錦州被我軍拿下後,長春、沈陽就孤立了。我軍不打,困也能困死敵人。長春、沈陽的機場,我軍用炮火能夠控製。”
“打錦州,傅作義會來增援。”
“蔣介石當然要傅作義老增援。但是,傅作義不會派自己的主力,可能來兩三個軍,我軍可以選擇好地形打援。我們可以先把鐵路翻毀,把鐵路橋炸掉,把葫蘆港也炸了。這樣,我們打援有兩個縱隊就足夠了。”
林彪沉呤了一會兒,說:“沈陽方麵敵人也會來增援。”
我說:“那是一定的。可以先派部隊采取突襲的辦法把巨流河橋炸了。”
“沈陽方麵敵人會占領鄭家屯、通遼,這樣,我軍的後勤供應線就斷了。”
“我軍可以不依靠鄭家屯、通遼的供應,依靠義縣、葉伯壽那條供應線。況且,敵人如果占領鄭家屯、通遼,他們兵力就會分散,增援的力量就會減少。”
林彪又說:“長春敵人突圍怎麽辦?”
我說:“鄭洞國不敢輕易突圍,長春到沈陽,路遠得很。他出長春,在那麽長的路途中,很容易被我軍吃掉。我認為打錦州,東北戰局會有大的變動;打長春,東北戰局不會有大的變動。”
他說:“打錦州,會出現援兵從東西兩個方向來。華北方麵,傅作義的17兵團會從錦西、葫蘆島增援錦州;沈陽方麵,衛立煌主力會直出遼西增援錦州,我軍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我知道林彪還記著我軍打四平最後吃了敵人援兵迅速趕到的虧,就說:“敵人的援兵會從兩頭來。但是隻要我們把外圍準備好,就可以阻止其行動。錦西方向,我軍可以在塔山一帶阻擊17兵團。沈陽方向,我軍可以憑借黑山地形打阻擊。況且衛立煌現在很膽怯,他不一定敢立即出動。他們吃夠了我們圍點打援的虧,恐怕不容易下決心。”
林彪說:“蔣介石一定會讓他們出援的。”
我說:“我軍要從最困難方麵著想,把兩頭打援的部隊準備好。”
“我們打錦州,衛立煌、廖耀湘會乘機拿下通遼、鄭家屯,切斷我們的後路,我們就困難了。”
“這完全可能。但是現在我軍不怕他們切斷後路,我們可以依靠寧城、葉伯壽方麵。現在是敵人孤立,我們後方不像剛進東北時那樣了。”
“蔣介石命令長春的敵人在我們集中兵力打錦州時,突圍跑掉,怎麽辦?”
我搖了搖頭,爾後解釋說:“我們以1個縱隊、6個獨立師、1個騎兵師、1個炮兵團圍困著長春,敵人怎麽能跑出來?往哪裏跑?跑出來,兵力分散,更容易被我軍各個殲滅。”
我進一步說:“長春敵人下不了決心突圍。況且,我軍也不怕他們突圍,他們突出來,也沒地方跑,到沈陽還遠呢。就是蔣介石下死命令,鄭洞國也下不了這個決心,不敢輕易出來。”
林彪一邊聽我說,一邊在擺弄地圖,在地圖上插了許多紅藍旗子。他問我:“我們大兵團集中錦州一帶,吃飯都成問題,怎麽解決?”
我說:“各縱隊自己會解決一部分。前線部隊實在不行,現在正是秋天,買老百姓的苞米吃,也可以解決臨時困難。”
“你說長春和錦州哪一個工事強?”
“當然是長春了,在長春,日本鬼子建了許多建築,都是水泥結構。錦州比長春差遠了,我到錦州一帶看過,錦州大一點建築少,水泥建築更少,敵人的工事也差。”
“錦州也是塊硬骨頭。”
“打下錦州,沈陽、長春之敵,成了甕中抓鱉。”
“你說指揮部設在哪裏?”
我想起我們在阜新時,阜新煤礦經理部有4棟樓房,是可以防B-29轟炸機的,有1棟被破壞了,另3棟還是好的,於是,我說:“第一步指揮部可以設在阜新。”
林彪與我和劉其人就這樣討論分析了3個半天。他對我的意見,一概不置可否。
7日,林彪說:“我要到東北局開會去,這樣上幹對學員開學,我就不去講話了,你們自己講吧。”
經過3個月的培訓,上幹對第二期學員畢業了,他們回到部隊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林彪讓我和劉其人等幾個領導同誌,總結他的戰術思想,主要是“三三製”、“一點兩麵”、“四組一隊”等。我們把這些戰術原則寫成一本材料,送給東北野戰軍的幾位領導同誌。
我們上幹隊的幾位領導一直隨東總前指行動。
譚政同誌照我談話,問我:“上幹隊任務完成了,你考慮是回6縱,還是到8縱?”
我說:“黃永勝在6縱,那我就到8縱吧。”
譚政說:“我同林總、羅政委研究過了,6縱是你的老部隊,你還是回6縱,黃永勝回8縱。”
《洪學智回憶錄》 解放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