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萬聖節在北美》

(2024-01-31 19:20:07) 下一個

《萬聖節在北美》

青荷居
2001.10.26於美國密西根州 Kalamazo市

每年十月的最後一天便是萬聖節(Halloween)了,在美國和加拿大這是令孩子們歡天喜地的節日。 萬聖節源於一個天主教用來慶迎聖人的節日,其實真正的萬聖節(All Hallow’s Day)是在十一月一日。而今的萬聖節隻是它的“除夕”。在北美,早期來自英國的新移民由於追求自由和立誌放棄舊式生活習慣的緣故,對萬聖節曾經是嗤之以鼻的。所以萬聖節今天能在這塊新大陸上成這麽大的氣候,多少還是得歸功於講究傳統、信奉天主的後期來自愛爾蘭的那些移民們。隨著宗教色彩的淡出,北美多元移民文化的優勢已使今天的萬聖節幾乎齊名於感恩節和聖誕節,成為一個大眾性的節日了。

不誇張的說,北美的萬聖節有些近似於中國的元宵燈會。所不同之處在於一是萬聖節的活動地點不象元宵燈會那麽集中於某幾處熱鬧的市集街區裏,而是分散以家庭為單位的;第二點區別是萬聖節實際上是鬼節,卻給人們在熱鬧的過著。一到萬聖節這天晚上,無論在社區或者商業區的街頭,滿眼望去都是成群結隊的孩子的溪流。他們頭戴麵具,身著怪裝,手提小籃,就這麽“全副武裝”地挨家挨戶去叫門呼喊“TRICK OR TREAT”(給我糖果,否則要搗亂)。幾乎每家的戶主或店主都早早準備好了各種糖果、巧克力和小玩具相送,以求得平安。整個晚上“敲詐”下來,一個小孩子常常可以收獲到足夠自己吃半年的糖果(2-5公斤不等)。大部分的小孩子在此時似孚都有成就感。

萬聖節為什麽在每年的深秋呢?據說過去的人們相信各種鬼神會在豐收的季節(比如十月)出來遊蕩。這與我們中國的清明節在春播時分在時間上剛剛相反(進一步深究這其間中西文化差異的緣由恕不屬本文的範圍)。於是那時的人們覺得在萬聖節必須裝扮成想象中的神鬼一樣才能把鬼神嚇退,拿中國成語來形容,這算是“以毒攻毒”了。在萬聖節裏最讓人眼花撩亂的是孩子們化妝用的那些麵具和裝扮。它們大部分購置於商店,小部分是自產自銷。在高度商業化的北美,稍有規模的購物中心或商店總是在萬聖節來臨之前就設立專櫃銷售這類商品。一些別具匠心的設計和那些融聲光色為一體的高科技組成的場景有時會讓人一不小心就產生走進“地獄”的錯覺。萬聖節裏個人的裝扮式樣主要取材於兩大部分:傳統的和現代的。傳統的題材主要包括鬼怪、巫婆、骷髏和黑貓。黑貓在中國也是不吉祥的象征,這是中西文化的相通之處。而現代的裝扮題材主要源於一個時候所流行的寵物,卡通片以及熱門小說裏的人物造型等。有興趣者可進一步去查找:‘http://familyternet.about.com/library/bl_halloweencostumes’。在萬聖節,什麽又驚又恐的花色品種是層出不窮的,但是其中有一樣東西必不可少。這就是用空心南瓜做的燈, 叫傑克燈籠(Jack-o-Lantern):傳說以前有一個叫做傑克的小夥子喜歡愚弄魔王(the Devil),魔王於是施術讓傑克提著一盞燈,從此開始讓他在世界上永無休止的漂遊。大家在萬聖節期間點燈,是想給孤獨的傑克做伴嗎?

其實,萬聖節活動不僅僅是小朋友的節日。在外帶領小孩的家長常常是開著車陪著小孩去TRICK OR TREAT;在家留守的大人得耐心的等待小朋友流水樣的造訪。窗裏屋外那些萬聖節嚇人的裝飾,既是精心地設計,又是不小的工程。可是,萬聖節又不是大人的節日,不象緊接其後的感恩節和兩個月之後的聖誕節,美國和加拿大目前都沒有規定萬聖節為法定的假日。

今年的萬聖節,多多少少伴著“9.11”事件一層慘淡的陰雲。盡管對大半個北美來講,萬聖節時已是初冬始雪,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帶著較小的小孩的家長們卻一改往常的習慣,已不再願把孩子帶往溫度適宜但人群集中的購物中心去要糖。另外有關當局開始提醒家長要在小孩吃要來的糖果之前做一般檢查。原來萬聖節也不在真空中,如同一個溫度計,反映著時局的起伏。

北美的萬聖節,是個寒冷而又溫暖的日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