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陽光

原創文章,請勿轉載!
個人資料
正文

柔情的威尼斯:教堂們(文 圖)

(2014-10-22 03:34:23) 下一個

從利多島到威尼斯主島許多條線的水上巴士,平均不到5分種就有一班。

上了船,船在清澈湛藍的海水中突突前進,迎麵的海風徐徐,看著船尾掀起的層層波浪,俺家的那位突然詩興大發:“啊,從滔滔的東海之濱,到皚皚的天山之顛。。。”然後,他忘了後麵的句子了,等著咱接,不過,咱也忘了,好像應該是 “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的大地上,姹紫嫣紅,氣象萬千”?哈哈哈。。我們會心地一起大笑起來!。。。轉眼之間,主島到啦!激動!激動!

威尼斯島是文藝複興的精華,其建築、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島上的房子都很漂亮很古老。威尼斯島上的絕大部房屋是建築在水裏的。我曾經很好奇,這些房屋當時是用什麽打的地基?因為,威尼斯周圍是海水,不能用鋼柱或鋼筋混凝土來做地基的,而且在那個時代,也是沒有水泥的。

從網上資料看:威尼斯的曆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這個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似刀兵的遊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裏亞海中的這個小島。肥沃的衝積土質,就地取材的 石塊,加上用鄰近內陸的木頭做的小船往來其間;在淤泥中,在水上,人們建起了威尼斯。威尼斯10世紀開始發展,14世紀前後,這裏已經發展成為意大利最 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譽為整個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業貿易旅遊於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紀為威尼斯全盛時期,成為意大利最強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 、地中海貿易中心之一。而威尼斯水中房屋的建築方法,是先將木柱插入泥土之中,然後再鋪上一層又大又厚的伊斯特拉石。這種伊斯特拉石防水性能極好,是從亞德拉亞海的伊斯特拉運來的。然後在伊斯特拉石上砌上磚,建成一座座建築。由於磚比伊斯特拉石輕的很多,所以不會出現房子嚴重下沉的問題。

威尼斯城內古跡眾多,有各式教堂、鍾樓、男女修道 院和宮殿百餘座。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廣場東麵的聖馬可教堂建築雄偉、富麗堂皇。可惜我們去的時候正在裝修:

和聖馬可廣場相隔運河,對岸的安康聖母教堂,也很漂亮宏偉,但是遊人不多,我們到此處遊覽之時,正是中午的彌撒時間。被其莊嚴的氣氛感染,我走進內堂,像信徒一樣在上帝的這間廳堂裏跪下。木板很硬,分種後俺的膝蓋就酸疼難忍,看看兩邊巍然不動的禱告者,自覺心有慚愧,於是開始集中注意力到一特定的空間。。。漸漸地,膝蓋就沒有疼的感覺了。。。上帝保佑!大約半小時左右,聽著牧師不停地用意大利語在禱告。。。俺是聽不懂的,但是,誰又能真正聽懂上帝之音呢?意會!意會就行啦!真正的上帝存在於善良人們的心中。

祈禱過後,隻見牧師拿起一個純銀的器皿走到前台,啊!要發聖餐啦!俺拿的是最理工科中最不濟的生物學博士,曾經培養離心分離收獲公斤量的活細菌,曾在掃描和透視電子顯微鏡下拍過無數張“美麗”的細菌外部和內裏的照片,深知2微米左右長的細菌雖然肉眼不可見卻是無處不在的。職業習慣所使,朋友們都知道綠島有潔癖,嗬嗬。俺不是教徒,從未領過聖餐,俺曾說過,假如俺要成為教徒,要過的第一關就是領聖餐!此時看見人們排隊一個個從牧師手中接領聖餐,我腦子裏閃第一個念頭是:牧師洗沒洗手呀?俺想著要逃跑,但是卻沒有邁開腳步----心一定,跟著領吧,怕啥呢?也許在安康聖母教堂,在這上帝的廳堂裏,細菌也都在朝聖涅?原來,聖餐是很小的一小圓形薄麥麵片餅,應該是專門廠家製造出來的。還好,省略了從同一酒杯中一人喝一口紅葡萄酒的步驟。

俺作了祈禱,吃了聖餐,頓時覺得心身都沐浴在上帝的祥和光芒之中,阿門!


安康聖母大教堂:



裏麵的牧師準備發聖餐啦:


綠島攝鏡中的的其他各座教堂建築:
















(圖均為綠島們拍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