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太平洋發展中國家繼續強勁推動全球增長,世行預計,東亞發展中國家2016年的增長預計將從2015年的6.5%放緩至6.3%。] 在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認為東亞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仍具韌性,預計2016年~2018年溫和放緩,其中,中國2016年和2017年增長預期分別為6.7%和6.5%,2015年實際增速為6.9%。 世界銀行是在其最新一份《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中作出上述判斷的,並指出這一預測顯現出中國逐步轉向速度減慢、更可持續的增長的影響。 世行預計,東亞發展中國家2016年的增長預計將從2015年的6.5%放緩至6.3%。 世行還在該報告中提出,這種溫和放緩的前景易受風險上升的影響,各國須繼續將貨幣和財政政策放在優先位置,以減少脆弱性和加強信用度,同時深化結構性改革。 需繼續推動結構性改革 “東亞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繼續強勁推動全球經濟增長。這個地區2015年對全球增長的貢獻幾乎達到2/5,是所有其他發展中國家貢獻總和的兩倍以上。”新任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地區副行長維多利亞·克瓦表示,“這個地區得益於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一些大宗商品出口國為增加國內收入所做的努力。但要想在極具挑戰性的全球環境中保持增長,就需要持續推進結構性改革。” 《半年報》審視了該地區經濟增長所麵臨的挑戰,包括高收入國家增速緩慢,新興市場國家增長全麵放緩,全球貿易疲軟,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迷,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等。 報告發現,不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其他發展中國家,2015年實際增長為4.7%,2016年預計增速小幅回升至4.8%,2017~2018年繼續升至4.9%。 其中,在東南亞大型發展經濟體中,菲律賓和越南的增長前景最強,預計2016年增速皆可超過6%。而印度尼西亞的增長預測為2016年5.1%,2017年5.3%,取決於改革的效果及公共投資計劃的進展。 包括老撾、蒙古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在內的一些小型經濟體將會繼續受到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和外部需求趨弱的影響。而太平洋島國有可能保持溫和增長。柬埔寨2016~2018年增速預計略低於7%,反映出農業大宗商品跌價、服裝出口受限和旅遊業增長放緩等因素的影響。 大宗商品出口國需求或疲軟 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增速低於預期可能導致東亞太平洋地區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大宗商品出口國需求疲軟和增速降低。 上述報告要求密切監測這些地區的經濟脆弱性,特別是高債務水平、物價通縮、中國增速放慢以及其他一些大型經濟體企業和居民債務高企所造成的脆弱性。此外,該地區須做好應對自然災害的準備,太平洋島國麵臨巨大的災害風險。 與此同時,報告要求繼續實行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推進結構性改革。對於中國,報告建議加強金融部門的市場紀律,包括采取允許信貸分配進一步市場化、逐步開放國有企業壟斷行業引入競爭、繼續推進戶籍製度改革等措施。 報告還敦促公共支出從基礎設施轉向公共服務,如教育、醫療和社會救助以及環境保護。 從地區整體而言,采取審慎的財政政策以防範未來的外部衝擊日益成為當務之急,這對那些通過增加公共或私營部門借債維持增長的經濟體或那些外部需求主要靠大宗商品漲價支撐的經濟體尤為重要。 《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是世界銀行對該地區各經濟體的綜合評述,每年發布兩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