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我家兒子做起了線上教育
在文學城潛水多年了,可很少敢踏足“子女教育”論壇,原因很簡單,那壇裏全是“百尺杆頭撐杆跳”的牛娃,一個更比一個牛;而家長們更是談笑間,如數家珍般指點藤校江山。我這熊娃父母,連偷學經驗的心都淹沒了,老老實實承認咱娃不是那塊布料,硬學不來。再說,老看著別人家牛娃流口水,對中年婦女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驗不免太大,是以,每每不慎闖入,也都趕快掩麵奪路而逃。
話說我家熊娃偶爾也給父母一點亮光看看。記得娃5年級的時候,一次他們班級不知怎麽,竟然獲得了一個國際比賽”time project”的全球第一名。我估計是牛娃們都忙別的事呢,不慎讓他們撿了個漏子。我村的教育局也不常碰到這樣的事啊,自然也是十分激動。那一天呢,就把大小官員召集起來,再把獲獎班級的學生,老師,和家長都請過去,找了個禮堂,呼啦啦坐得滿滿當當的,大肆表彰慶祝了一通。等老師和學生代表按照程序介紹完先進事跡以後,主持人多話的來了一句,“那啥,還有沒有誰想說兩句啊?”
在我和老公來不及反應的錯愕的表情和眼神追蹤下,就見我兒子拽了拽褲子(第一次穿西褲有點不習慣),撥開人群,徑直走到麥克前麵。話說事發突然,那一刻我已經僵住了,不知是為兒子擔心,還是為他驕傲,連呼吸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當然也就沒聽清他說了個啥。他很快就說完了,大概就一句半的樣子吧,台下觀眾隨即一陣會意的笑聲。我旁邊的家長大概根據我的亞洲臉和我的緊張神態判斷出了我們和台上說話的小子關係不一般,很善意地向我點頭致意,眼神裏都是“真是好笑,是不是?”的會意樣子,我也趕緊陪笑點頭。
實在不好意思去問人家“我家傻兒子他說了點啥呀這麽好笑”是不是?
一直憋到上車,才虛心地問他說了點啥把大家逗笑了,結果他解釋了半天,還說了個啥典故,我和老公還是沒get到笑點,隻好心裏暗自慶幸,好在沒問鄰居,問了也是個不懂。還得不懂裝懂。
所以說呢,家有熊娃也好,一旦閃那麽點亮光,家長不小心就變成低配了,這也不行那也不懂,保不齊會給娃添堵。
熊娃也會長大,小子長著長著就上了高中。小時候都沒怎麽雞娃過他,青春期更不敢隨便惹了,他就自己想幹嘛幹嘛,想咋學咋學。10年級去參加DECA(北美高中生商賽),在省裏比賽的時候記錯了時間,又在市中心走丟了,一個人穿著單薄的西裝在寒風裏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回到比賽的酒店。
熊成這樣,哪還敢指望啥呀!
但是小子自己有點愈挫愈勇,11年級又去比賽,省裏比賽的時候,不知他咋弄的,竟然還拿到了去ICDC (北美高中生商業聯賽,算DECA一年一度的最高級別總決賽)的比賽資格。有了比賽資格自然是不能攔著不讓去啊,但家長的小心思是說,不敢奢求有啥成績,就當花點錢讓你出去見識見識牛娃們長啥樣吧。據說美國和加拿大各州各省加起來去了一萬多高中生,有人比賽,有人得獎,也總得有人鼓掌吧。我娃就當是去給鼓掌的好了。
雖說家長沒報希望,然而到了發獎的時刻還是忍不住點開了實況直播,在屏幕前對著一個個獲獎的牛娃悄悄流口水,還悄悄給人家相麵。哇,這個亞裔孩子,儀表堂堂,一看就前途無量;這個小印,看著就是聰明的直冒煙的那種娃。。。 想著咱家熊娃竟然混進了這個隊伍裏,盡管是個打醬油的吧,那也是與有榮焉啊!正看著呢,忽然聽到了咱娃的名字,看到了咱娃的那張小臉。哎第一感覺是咱的last name那個拗口啊,真有點對不住人家廣播員。家長自然是不敢相信了,咱娃竟然也楞在了原地,遲疑了一兩秒,還用手指了指自己問發獎牌的人,是在叫他嗎?得到人家的肯定後,才開心地走上去領獎。後來又被叫上台去領了兩塊不知啥牌子。話說此刻看直播的父母倆都傻了,半天才想起來互相安慰:沒眼花,是咱兒子沒錯了。然後又互相問,哎他到底得了些啥獎啊?這是得好好問問,回頭萬一需要跟人吹牛也得有點素材不是。
12年級再去參加ICDC拿獎牌,家長嘴上雖然強忍住,心裏自然是樂開了花。熊娃也有閃光的時刻,有苗不愁長啊。
然而光芒一閃而逝,上了大學以後,兒子重返熊娃本色,不急不慌地,把各門課的平均成績目標定在了80。80啊,隻有80,而不是90或者95,讓身為教授的他爹唉聲歎氣,無可奈何,情何以堪。尋思著由他去吧,愛咋咋地,畢竟在加拿大想要混口飯吃還是不難的,沒理由為娃操心到白頭。
2020年,一場忽然而來的pandemic更是把人們都圈在了家裏,能不出門就不出門,我那熊娃,這下更有懶惰的借口了。正預備著看他如何懶出天際呢,然而,亮光仿佛再次出現,這孩子開始悄沒聲地參與起了線上教育,專門麵向中學生,開公開課,擬定授課內容,定講義,還忙的有條不紊的。他爹聽了一耳朵小子的公開課,竟然破天荒地給了兒子很好的評價。要知道這人當了20幾年教授,最拿手的功夫就是“嚴於律人",難得給誰個嚴肅的正麵的肯定。這次聽了他兒子兩分鍾公開課,他爹按捺著內心的波動,這樣跟我拽的:
“會講課的人分兩種;一種是心裏有激情的天才型講員,他/她對所講的內容有很深的看見,他們往往任意揮灑,放飛自我,渾然忘了聽眾是否跟得上;一種則有條有理,懂得和聽眾互動;能夠把聽眾engage進來。“
那你說說咱兒子是哪種呢?
隻見這人思考片刻,“他兩種都有一些”。嗨!他這是逗我呢吧。
我家有熊娃,不是一個,不是兩個,是仨。但我不急,英文諺語不是說了嗎,“every baby was born with a loaf of bread”,對應中文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熊娃牛娃最終都會找到各自的位置,咱們做家長的稍安勿躁,耐心等待吧。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地再加一句,牛娃的父母估計也沒那麽好當的,娃越牛,父母更得緊著提升自己,不敢拖了娃的後腿啊。搞不好會讓娃直奔鳳凰男的目標飛奔而去。
都寫到這了,不趁機給自己娃打個小廣告也不像親媽啊。順手貼個他最近一門培訓課(Public Speaking)的大綱在這,感興趣的親們聯係這個公眾號(Pontem谘詢: liuxuemeijia_pontem)詢問詳細信息哈。要價公道,幹貨滿滿。當媽的也隻能幫到這了。
願天下熊娃都有撥開雲霧光芒閃現的時刻,那一刻的到來,有的早,有的晚,希望都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