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政論文藝

學者匠人,德國政治學博士
正文

習要做一代青史留名的雄主,不是薄熙來等人所稱的『阿鬥』

(2013-12-20 11:15:19) 下一個

彭濤:此稿件不是我撰寫的,是由國內一名『知情人士』所提供,其中內容不代表我的任何意見和觀點。我隻是在這兒稍微編輯了一下並轉發而已。】

評判一個人我覺得不是應該看他說什麽,而是要看他做什麽,特別是要從長期的,曆史的角度來考察。

在福建時,習下班就回家,避開一切可能的社交活動

從習在陝北臥薪嚐膽的經曆來看,他是一個有大誌向與野心的人。他的誌向是什麽呢?野心有多大呢?

從他在福建時,小心翼翼地避開一切可能避開的社交活動,下班就回家的表現來看,他誌向不小。絕非一般職位與金錢可以滿足的。這裏所說的一般職位是指正部級,也是習這樣家世的人最終一般都能達到的職位。

但從他後來被立為王儲,依然韜光養晦,以至被薄熙來等人誤認為是『阿鬥』的表現來看,他的誌向顯然不止是掌國柄,而是要做一代青史留名的雄主。

外界被習故意展示的假象所誤導,習也有殺伐決斷的鐵腕

在習登基之前,西方媒體曾評價,從習在浙江主政期間來看,習總體走的是無為而治的路子。相對比較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對民間團體也比較寬容。當時西方媒體認為習在學識與眼界方麵都有著先天性的不足,習寬厚有餘,殺伐決斷能力不足。

在未來的十年間,習不可能有太大作為。但隻要習多少放鬆一些對民營企業,民間社團的控製,民營企業,民間社團的發展壯大就會為未來中國的民主轉型打下厚實的基礎

現在看來當時西方媒體對習性格的判斷也被習所故意展示的假象所誤導習在假象背後還是有殺伐決斷不留情麵的鐵腕的。

習準備走新加坡和緬甸式的發展道路

那麽習到底準備走什麽樣的道路呢?西方媒體敏銳地注意到,習在登基之前,曾通過潛邸(中央黨校)的媒體《學習時報》高度讚揚了新加坡和緬甸。含蓄地宣示,習準備走新加坡之路,以捍衛父兄的基業。如果環境與條件不許可,最少也要走緬甸之路,向反對派讓出部分權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執政階層的利益不受損害。

那麽從三種全會之後,習所采取的一些具體改革措施來看,習在集中權力的同時,是在邁向新加坡之路。

習在權貴、自由公知和毛左三大勢力之間走鋼絲

中國絕大多數民眾是盲目的沒有什麽主見,有的隻是隨大流,得過且過的心態。據西方媒體分析,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的主要有三股社會勢力:一是高居社會頂端的權貴階層。權貴階層的主流是希望保持現狀。維持自己的有利態勢;二是自由知識分子,他們呼籲改製,走西方自由民主之路;三是毛左憤青。所謂毛左憤青大多是失意的年輕人,城市中的無產者。他們仇恨社會不公,仇恨上流社會。但他們是受奴化教育長大的。他們無法理解專製是社會不公的根源。民主憲政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在強烈的仇恨與失落感中,他們更渴望文革式,毛澤東式的“改天換地”的革命,使自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從平民變為新貴,將所有現在的特權階層和富豪踩在腳下丅。這些人是最具有破壞性的社會群體。

習在三大勢力之間走鋼絲。因為新加坡模式不是任何一派的選擇,所以習在確立自己的絕對威權之前,隻能言不由衷地說一套做一套,在三大勢力之間維持平衡。直到自己和自己的團隊能夠乾綱獨斷,順利推行自己的改革計劃為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