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286)
2017 (160)
2019 (124)
2021 (91)
2022 (160)
2023 (160)
這輩子大病沒有, 小小的不舒服總是不斷.
前陣看了"Brain Maker", 發覺自己很多小毛病都和書上講的跟腸道菌群不正常有關.
腸道菌群不正常可以使腸粘膜的滲透性加大, 一些炎性物質進入機體, 讓身體產生炎症反應, 同時機體的自由遊離基也增多, 這些都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功能而產生疾病: 比如過敏, 感冒, 皮炎, 肥胖, 便秘, 甚至抑鬱, 多動症, 肌肉硬化, 老年癡呆等等.
腸道90%是由2大菌群, Bacteroidetes 和 Firmicutes 組成, Bacteroidetes 比例如果大於 Firmicutes 就是有好的菌群. 要維持正常菌群就要吃: probiotics (酸奶, KIFIR), prebiotics (大蒜洋蔥青豆等), 發酵食品(壇子酸菜, 炮菜等).
在國內我相信自己用過不少抗生素, 8年前在這裏用過一次3聯抗生素治療胃螺旋菌, 可能從那以後腸道菌群就沒回複正常. 雖然自己吃的相對較素, 但吃的素並不代表吃的好. 比如牛奶我一直很少喝, 每次喝咖啡都代糖和牛奶, 45歲以前我每天都吃不少米飯, 還有很久的一段時間我吃的酸奶也是0脂肪 (裏麵含糖挺高的).
調整腸道菌群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改變飲食生活習慣, 2個月前我開始改變一些飲食結構, 比如喝咖啡不再用代糖(習慣了不放糖也蠻好), 酸奶改用1%的希臘不加糖酸奶, 這個來月開始加喝Kifir奶, 平時也很少吃甜的東西, 買些德國酸菜豆腐乳吃, 洋蔥比以前吃的多些.
鍛煉日程基本沒大變, 不管多累堅持每天鍛煉30-60分鍾, 一個月最多休息1-2天. 原定的每天高強度鍛煉一分鍾改成隔天一次, 每次9邁跑步30秒, 一共4組, 一次下來大概10分鍾1邁.
有心無意的改變的確嚐到一點甜頭, 睡眠好了很多, 原來每天要吃安眠藥才能睡的我快2個月沒吃藥了, 其中也隻有1-2晚睡不好; 第二, 一輩子騷擾我的腳病(什麽藥都用過治不好)這半個月好象也沒事了; 第三, 非常安定非常知足, 一點也不緊張(stressful), 不輕易受外界條件左右 (當然可能和家庭生活開心自己對生活的欲望不高有關).
那位神經科醫生的第二本書"brain grain", 主要提倡Gluten free飲食, 這個很難做到, 因為領導不願意, 才2個的家庭一人一個完全不同的飲食很難實行; 何況吃貨我有時手癢癢想做麵食想吃意麵 (今天做了一盤麵包又沒發起來, 失敗告終).
網上雜誌上越來越多的關於腸道菌群和人體免疫疾病,肥胖等等的關係, 看起來就是調整飲食那麽容易, 做起來肯怕很難, 相信對於天天泡在牛油甜食環境下長大的人更是難上加難. 比如我家領導, 當我要他少買甜味酒喝, 咖啡裏不要放糖時, 他說以他64高齡這麽好的身材還這麽注意飲食能有多少? 他說他已經減糖很多了, 要剝奪他從小養到大的愛好真做不到, 完全不吃那活著還有什麽意義? 想想也是, 連他這麽自律的人都難做到, 一般人肯定是很難的了.
關於文中提到的高脂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 我也隻能適可而止. 現在我倆米麵吃的很少, 每天半個牛油果, 每天一把堅果(好多年了), 一周2次魚, 肉吃的比較瘦, 能不能改成喝全脂奶,吃牛肉不切掉肥肉邊, 炒菜放很多橄欖油, 不吃那些鮮美的水果, 我覺得很難很難......
很少拍飯桌上的正餐, 前幾天興致大發, 主動請纓做了一頓晚餐, 當然談不上做, 現成的東西切好擺盤, 領導說這麽漂亮你要照張哈:), 這一盤是他的晚餐, 我的量不到一半.